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运动障碍如何康复训练

55933次浏览

孩子运动障碍可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矫形器具辅助等方式进行康复训练。运动障碍可能与脑瘫发育迟缓、肌营养不良脊髓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平衡能力差、动作协调困难等症状。

1、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通过运动训练改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针对肌张力低下可采用悬吊训练、平衡垫练习;针对痉挛型障碍可使用Bobath技术抑制异常姿势。水疗利用浮力减轻负重,适合下肢承重困难患儿。治疗需由康复师制定个性化方案,家长需每日协助完成家庭训练计划。

2、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侧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穿衣进食等精细动作。对于手部功能障碍可使用橡皮泥捏握、串珠练习;躯干控制障碍者通过坐姿投掷球类训练核心稳定性。建议家长改造家居环境,如使用防滑餐具、加装扶手等辅助设施。治疗周期通常需要持续3-6个月。

3、言语治疗

言语治疗适用于伴随构音障碍或吞咽困难的患儿。通过口部肌肉按摩改善下颌控制,用冰刺激增强口腔敏感度。对于流涎症状可进行吸管分级训练,从粗管逐步过渡到细管。家长需记录孩子进食呛咳次数,定期反馈给治疗师调整方案。

4、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针对前庭觉和本体觉失调患儿。采用秋千摆动改善平衡反应,触觉刷降低皮肤敏感度。大龙球翻滚训练有助于增强躯干稳定性,建议每周进行3次以上训练。训练初期可能出现情绪抗拒,家长需保持耐心鼓励参与。

5、矫形器具辅助

踝足矫形器可矫正马蹄内翻足,膝矫形器帮助维持站立姿势。定制前需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每3个月评估调整器具参数。夜间使用静态矫形器预防关节挛缩,日间改用动态型辅助行走。家长需每日检查皮肤受压情况,发现红肿立即停用并复诊。

康复期间应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每日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发育。避免高糖饮食加重肌无力症状,可多食用三文鱼、鸡蛋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建立规律作息时间,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定期进行游泳、骑三轮车等低冲击运动,注意预防跌倒外伤。建议每3个月评估康复进展,根据功能改善情况调整训练方案。若出现肌肉僵硬加重或关节变形,需及时复查神经科和骨科。

相关推荐

运动后大腿感觉酸痛处理办法
第一按摩,可以按摩大腿的肌肉,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能逐步去缓解酸痛的症状。第二点可以热敷,热敷,同样的温度升高以后,会增加局部的血供,局部血供增加以后,带来的氧气和营养,能促进乳酸的代谢,能解除疲乏。酸痛比较明显或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做理疗,在医院或者诊所都有相应的针灸理疗科。另外是运动适量,循序渐进,能减少运动后不适的感觉,如运动以后大腿的酸痛、酸胀的感觉会减少。另外要防止运动损伤,有的人特别是运动以后出现大腿韧带或肌肉损伤,可能会引起酸痛,此种情况要尽量避免。
语音时长 02:08

2021-09-29

70445次收听

运动神经损伤能恢复吗
运动神经损伤并不完全能够恢复,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做决定,而且每个患者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所以恢复的时间以及恢复的程度也会有一定的差别。运动神经损伤也分为轻度和重度,如果只是轻度的神经损伤,只是单纯的出现了水肿或者是神经挫伤,只需要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人体带来的副作用也比较少。但如果神经已经出现了坏死、变性的情况,任何的治疗手段都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有比较明显的后遗症存在。
语音时长 01:00

2021-05-10

71849次收听

运动障碍的分类有哪些
运动障碍其实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组以随意性的运动迟缓等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运动障碍按临床症状主要分为两大类疾病,其中一类是肌张力过高伴有运动减少的疾病,另一类是肌张力降低伴有运动过多的疾病。
运动障碍是什么
运动障碍是指随意运动不受意志控制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能完成既定运动动作,或是不受意识控制的运动,多是由于疾病、精神障碍或外伤等原因引起。运动障碍可分为痛性、间歇性、职业性、迟发性等几种类型,其症状表现及发生原因各不相同,需针对性治疗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婴儿运动障碍如何治疗
婴儿运动障碍的治疗主要是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前要进行康复评估,准确的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对儿童的预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采集患儿详细的病史,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喜好,完成患儿运动、认知及语言方面信息的初步采集,然后进行功能评估,评估后结合期望值,制定与患儿实际功能相符的康复目标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