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炎怎么治疗
肺血管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血浆置换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肺血管炎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感染、药物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肺血管炎的基础治疗药物,常用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地塞米松片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血管炎症,适用于活动期患者。使用期间需监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长期应用可能诱发骨质疏松或感染。
2、免疫抑制剂治疗
环磷酰胺片、甲氨蝶呤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可用于重症或激素抵抗型肺血管炎。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控制血管壁损伤,可能伴随骨髓抑制或肝肾功能异常,需定期复查血常规。
3、生物制剂治疗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托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生物制剂适用于特定类型肺血管炎。通过精准阻断炎症因子通路改善血管病变,治疗前需筛查结核等潜伏感染,可能引起输液反应或增加感染概率。
4、血浆置换治疗
对于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的急进性肺血管炎,可采用血浆置换快速清除致病抗体。该治疗需配合免疫抑制剂维持疗效,可能发生低血压或凝血异常等并发症。
5、手术治疗
出现致命性大咯血或气管狭窄时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或气管支架植入术。手术治疗多为急救措施,术后仍需药物控制原发病,可能发生再狭窄或支架移位。
肺血管炎患者应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等刺激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缓解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限制高盐摄入。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及炎症指标,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加重时需急诊就医。长期用药者须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