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炎都有什么症状
食道炎的症状主要有胸骨后灼痛、吞咽困难、反酸、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食道炎通常由胃酸反流、感染、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胸骨后灼痛
胸骨后灼痛是食道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方的烧灼感或疼痛,尤其在进食后或平躺时加重。这种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或肩部,与胃酸刺激食道黏膜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抑制胃酸,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常见于食道炎进展期,因炎症导致食道黏膜水肿或狭窄所致。患者可能感到食物卡在胸部,需多次吞咽或饮水辅助。严重时可伴随体重下降,需通过胃镜检查明确狭窄程度,必要时行食道扩张术。
3、反酸
反酸表现为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伴有酸苦味,夜间卧位时更明显。长期反流可能引发慢性咳嗽或声音嘶哑。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配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缓解症状。
4、恶心呕吐
食道炎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引发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偶见血丝。频繁呕吐需警惕食道黏膜撕裂,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同时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
5、上腹部不适
上腹部胀痛或隐痛多与食道炎合并胃炎有关,进食后加重。患者可能出现早饱感,需少食多餐,避免高脂饮食。胃镜检查可鉴别是否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必要时采用四联疗法根治。
食道炎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饱、烟酒及浓茶咖啡。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如燕麦、南瓜,细嚼慢咽减少食道负担。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可减少反流,肥胖者需控制体重。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出现呕血、黑便,须立即就医排除Barrett食道等并发症。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