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会分级吗

56091次浏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功能会进行分级,临床上常用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心功能分级主要有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种类型。

1、Ⅰ级

患者日常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会引起呼吸困难、乏力或心悸等症状。此时心肺功能代偿良好,但需定期监测肺功能和心脏超声,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因加重病情。治疗以控制原发肺部疾病为主,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规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药物。

2、Ⅱ级

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但日常活动如爬楼梯、快步行走时会出现气促、胸闷。此阶段可能合并轻度肺动脉高压,需通过右心导管检查确诊。除基础治疗外,可加用西地那非片降低肺动脉压力,并配合低流量吸氧改善缺氧。

3、Ⅲ级

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微活动如穿衣、洗漱即可诱发症状,常伴有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右心衰竭表现。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扩大,三尖瓣反流加重。需联合利尿剂如呋塞米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片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住院治疗。

4、Ⅳ级

患者无法进行任何体力活动,静息状态下即存在呼吸困难,可能出现腹水、肝淤血等严重并发症。此阶段易发生呼吸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需紧急医疗干预,包括无创通气、静脉使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强心治疗,部分患者需考虑肺移植评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严格戒烟限酒,保持低盐饮食并控制每日饮水量。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遵医嘱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和6分钟步行试验,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肺源性心脏病吃什么药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用抗生素治疗,出现心律失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力衰竭者则需应用利尿剂或血管扩张药。
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而且这个疾病会分为急性和慢性疾病,一旦患病会出现血尿的情况,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胸前疼痛会加重,发生头晕恶心、呕吐气短。其次就是肺源性心脏病很容易发生血栓,手臂四肢变得麻木。
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
患有肺源性心脏病是因为支气管、肺疾病导致的,其次就是如果患有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也很可能会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其次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慢慢的也会发展成肺心病。
肺源性心脏病用什么药
患者发生肺源性心脏病严重的会危及到生命。出现症状之后,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治疗。可以使用中药来进行治疗,或是红霉素、交沙霉素、克拉维酸钾等等药物来做治疗,效果很不错。同时在治疗时候还需要注意的饮食,以及多运动。
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怎么回事
心脏病现在十分常见,而肺源性心脏病则是需要及时重视起来的一种,而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因为患病之后,不仅仅是需要观察心胸比例,同时也需要检查一下心脏大小,因为心脏位于胸腔内,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比例大约在0.5左右,即心脏和胸廓比例大约为0.5,如果超过正常值称为心脏增大。
01:3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指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由于各种病变导致肺循环的阻力增高,右心负荷增加所致的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更为常见。其症状包括:一、慢性肺部疾病症状,如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感冒或受凉后,症状可加重。二、心肺功能衰竭的症状,表现呼吸衰竭、口唇紫绀,部分患者出现腹胀、恶心纳差、下肢水肿等症状,严重者由于呼吸衰竭可出现谵妄、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01:5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怎么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程较长,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总体治疗目标包括:一、缓解病情进展,平日注意预防感冒、增强抵抗力,可于家中吸氧治疗,避免疾病急性加重。二、控制症状,当疾病由于感染等诱因急性加重时,需要早期应用抗生素加强抗炎,尽早控制感染;当痰液增多时,积极应用化痰药物促进排痰,避免痰液潴留,部分患者甚至需要通过理疗、吸痰护理等方法排痰;当合并呼吸困难以及水肿症状时,需要给予平喘、利尿消肿的药物缓解症状。三、注意预防并发症,如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同时加强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