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眼外伤如何处理
化学性眼外伤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15分钟以上,并尽快就医。处理方式主要有冲洗眼睛、避免揉眼、覆盖伤眼、及时送医、遵医嘱治疗等。
1、冲洗眼睛
发生化学性眼外伤后,第一时间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伤眼至少15分钟。冲洗时需翻开上下眼睑,确保结膜囊内化学物质被彻底清除。若为固体化学物,应先清除残留颗粒再冲洗。碱性物质损伤需延长冲洗时间至30分钟,因碱性物质可穿透角膜深层。冲洗液可选择生理盐水或洁净自来水,禁止使用中和剂以免产热加重损伤。
2、避免揉眼
受伤后禁止揉搓眼睛,该动作会导致化学物质扩散并加重角膜上皮损伤。疼痛刺激可能引发反射性闭眼,需用食指和拇指撑开眼睑完成冲洗。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哭闹抗拒,家长需固定其头部防止挣扎。冲洗后仍存在明显异物感时,可能提示角膜上皮缺损,需由医生使用荧光素染色检查。
3、覆盖伤眼
冲洗完成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敷料松散覆盖伤眼,避免压迫眼球。不可使用棉絮类材料以防纤维残留。覆盖目的为防止继发感染和减少光线刺激,但需保证敷料透气性。若双眼同时受伤,须分别覆盖以隔离化学物质交叉污染。送医途中保持仰卧位,防止分泌物倒流至健眼。
4、及时送医
所有化学性眼外伤均需急诊处理,即使症状轻微也应于1小时内就诊。就医时携带化学物品包装或说明书,帮助医生判断损伤机制。重度损伤可能出现眼睑痉挛、角膜混浊、结膜苍白等体征,需通过裂隙灯检查评估损伤深度。强酸强碱损伤可能需住院进行前房穿刺等专科治疗。
5、遵医嘱治疗
医生可能开具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角膜修复,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配合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严重碱烧伤需应用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中和毒性。恢复期需定期复查眼压,警惕继发性青光眼。视力恢复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浓度和接触时间,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角膜白斑。
化学性眼外伤康复期间应避免强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保持眼部清洁,按医嘱使用人工泪液防止睑球粘连。饮食增加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摄入,如胡萝卜、深海鱼等促进上皮修复。三个月内禁止游泳和眼部化妆,复查发现角膜新生血管需及时干预。工作接触化学品者应配备防护面罩,家中强酸强碱物品存放于儿童不可触及处。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