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发烧发冷打寒颤怎么办

60802次浏览

宝宝发烧时出现发冷打寒颤的症状是由于体温较高而引起的机体正常反应,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这种情况下,只要积极退烧,宝宝发冷、打寒颤的症状会逐渐消失。对于发烧超过38.5度的宝宝,家长应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同时给宝宝物理退烧,如果体温超过39度,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宝宝的身体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而出现发烧的现象。宝宝在发烧时会出现食欲下降、精神疲乏等症状,还有一些宝宝在发烧的同时还伴有发冷、打寒颤的症状,令家长不知所措。那么,宝宝发烧发冷打寒颤怎么办呢?
  一、宝宝发烧发冷打寒颤怎么办
  宝宝在发烧时出现发冷、打寒颤的症状,是由于体温较高而引起的,家长不必过于惊慌,一般经积极退烧治疗后宝宝发冷打寒颤的症状也会消失。宝宝体温如果高于38.5度,家长应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烧药,适合宝宝服用的退烧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一些中成药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于退烧也有很好的效果。
  在药物退烧的同时,家长还应为宝宝物理降温,通过多喝水、贴退热贴、洗温水澡等方式让宝宝的体温顺利降下来。家长还应随时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应用羚羊角粉等镇静类药物,预防宝宝出现惊厥的症状,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9度,家长不宜在家自行处理,应及时将宝宝送往医院治疗。
  二、宝宝发烧时如何护理
  宝宝发烧时,家长首先要为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给宝宝喂食白开水或者新鲜的果汁。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的流失,再加上退烧药的服用会导致大量的出汗,使宝宝体内的水分与盐分大量流失,因此,适当为宝宝补充水分、盐分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体温不超过38度的宝宝,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不用急着吃药,家长可以为宝宝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在宝宝发烧期间,食欲会有所下降,因此家长为宝宝准备的食物要以清淡为主,比如清粥、面条等,也可以给宝宝多吃蔬菜水果。

相关推荐

02:14
宝宝低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宝宝低烧指体温在37.5℃-38.5℃之间的病症,可能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持续低烧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和免疫力,甚至导致并发症。如果宝宝出现持续低烧症状,可服用临床常用的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宝宝发烧身上起红疙瘩什么原因
如果宝宝发烧的同时身上起了红疙瘩,考虑出疹性的疾病引起发烧。出疹性疾病常见于幼儿急疹,还有水痘病毒感染、过敏性的疾病如荨麻疹。幼儿急疹初期的时候发烧一般3~5天,发烧逐渐退的过程中会出现出疹。如果没有一些并发症,疾病会逐渐的痊愈。水痘病毒感染属于传染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给予相应的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隔离。如果没有明确原因,宝宝发烧同时起红疙瘩,跟病毒感染和患儿抵抗力的下降有一定关系。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明确病因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31

2021-12-30

82828次收听

02:20
小孩发烧手脚发凉好吗
小孩发烧手脚发凉是不好的。一般儿童发热的时候,手脚热一点会比较好,这个时候孩子的循环是比较通畅的,有利于体温的下降。但是临床上有很多孩子,在高烧之前会出现手脚发凉、皮肤发白、全身寒颤、发抖,孩子会怕冷,其实摸手和脚是冷的,再摸额头、躯干部,尤其是腋下是很烫的,这时用体温表去量,孩子体温多半都会在38.5°C以上,或再隔十几分钟再量,一般都会甚至到39、40°C这样的超高热的出现,所以孩子在发烧时,当摸到手脚发凉,一定要及时解决。
02:20
怎么判断孩子积食发烧
孩子积食发烧表现为发热伴有腹胀、口中有酸腐气味、食欲不振、夜间睡眠不安稳、大便干燥、舌苔厚腻、肚子比后背热等表现。孩子出现积食发热前,往往会有一些饮食过饱,嗜食肥甘厚味或油炸食物,并且有感受寒凉的病史。体温在38.5度以下,没有明确的异常,可以不用吃退烧药,多喝水,物理降温即可。体温超过38.5度,要用儿童专用的退烧药物。另外,如果孩子经常积食,多数是脾虚引起,要健脾,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药物调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儿童专用的健脾益胃药物,如薏芽健脾凝胶,可以从根源上调理脾胃。
宝宝体温37.5度是不是发烧
宝宝的体温37.5℃肯定是发烧了,一般小孩的体温超过37.3℃就是体温增高的表现,更何况是37.5℃,那肯定是发烧了。当然测量体温往往受外部环境,孩子的状态都有关系,而且跟测量的位置也有关系,常用的位置是腋下用体温计测量的体温,现在随着电子体温计的增多,测额头这些位置,可能有一些变化,有一些改变,但是最经典的、最准确的,还是从腋下的水银体温计测量的体温。如果是超过了37.5℃,而且不能是在马上喝完热水或者吃完奶以后进行测量,至少要是喝完奶或者是喝完热水以后,隔上半小时以后测量的体温,才是准确的,如果这时候体温超过37.5℃,肯定就是异常、是发烧了,这时候就要去看病了。
语音时长 01:00

2021-06-25

85650次收听

宝宝发热推拿哪个部位
宝宝发热推拿的部位主要是以下三个部位是合谷穴在宝宝手上虎口的位置,推拿合谷穴能很好的帮助宝宝身体退热,但要控制推拿的时间,一次时间要控制在5分钟左右。风府穴。风府穴是在后脑勺凹陷的地方,推拿风府穴有解表散寒的作用,也能帮助身体体温退热。大椎穴。大椎穴是在颈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的下面,大椎穴有升阳强壮的作用,可以增强身体的阳气,推拿大椎穴能治疗发烧、感冒等病症。推拿只能辅助退烧,宝宝身体发烧时,家长还是要带宝宝到医院就医,接受医生的针对性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1-06-09

70300次收听

03:01
3岁小孩发烧38度怎么办
物理降温可以选择降温贴、洗热水澡、泡脚,或者家里人会刮痧的话,做推拿、刮痧大椎,这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热作用,选择一些中成药的小儿退热的药物。持续超过了38.5℃药物的降温比如口服布洛芬或者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还预防高热惊厥,有高热惊厥史,那么这时候38度照样可以口服布洛芬或者泰诺林。
宝宝低烧没有其他症状怎么治疗
若宝宝低烧并没有其他症状,可应用物理疗法治疗,如温湿敷和冰敷。若宝宝持续性发烧,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药物治疗,如退烧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
小儿发烧如何物理退烧
发烧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是容易出现发烧的。小儿发烧需要引起注意,因为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脑炎的出现,这对于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小儿发烧的物理退烧方法包括:泡澡退烧、热毛巾擦拭退烧以及酒精擦拭退烧。
小儿发烧流鼻涕吃什么药
小儿发烧出现的症状比较多,流鼻涕就是典型的一种。首先可以喝清热解毒的药物,能够去除身体中的毒素,另外就是服用西药物也可以适当的使用抗生素的药物,最后也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根据孩子的不同症状选择服用不同的药物。
小孩发烧后腿疼怎么办
小孩发烧后腿痛可适当的按摩理疗或热敷减轻疼痛。小儿发烧后腿疼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有以下几点:1、发烧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堆积在腿部,引起腿部疼痛。发烧可以引起体内前列腺素增多,从而导致肌肉疼痛。2、由于发热对植物神经产生了刺激,造成植物神经紊乱,血管收缩出现腿部疼痛。3、腿的局部出现缺血现象,引起腿部疼痛。4、腿部炎症引起发烧,炎症引起腿部疼痛。5、腿部血管堵塞,全身反应是发热,局部反应是腿疼。如果发烧时腿部疼痛,但明显感觉不是肌肉疼时,应到医院拍x光片,或者去医院的血管外科看是否是血管堵塞造成腿部疼痛,如果不是以上2个问题造成腿疼,不用担心。一般发烧后的腿疼会在3-5天会逐渐减轻并消失。另外,还要考虑是不是缺钙造成腿疼,对于缺钙,要适当补充钙元素,尤其是个子长得快的孩子,要注意生长痛的问题。
语音时长 01:32

2020-01-09

59240次收听

小孩出现发烧处理方法
小孩退烧常用湿毛巾在孩子的头部、脖子、腹股沟等部位进行反复擦拭;或用退热贴、栓剂;如因感染导致发烧,需及时使用抗炎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孩子发烧,是由于普通感冒,肺部感染,扁桃体炎及腹泻等多种原因引起,如炎症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药物反应、食物中毒、感冒及化学放射性等,要查明原因,对症治疗。让孩子多喝温开水,出门戴口罩进行防护。体温在三十八点五摄氏度以上时,要采取药物降温方法,避免体温过高对孩子造成伤害,可以使用泰诺林或美林口服液治疗发烧症状。尽量不要给孩子穿着用厚的衣服,会影响体温的散热。平时要注意休息,多喝热水,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软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语音时长 01:40

2020-01-09

64642次收听

儿童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孩子的免疫力比较低,常会出现发烧、咳嗽的情况。当出现反复发烧以后,家长先不要慌,找到反复发烧的原因。反复发烧一是身体内有炎症,二是病毒性感染,三是中枢性发烧,四是不明原因的发烧等等。在额头的温度较高的时候,家长需要马上带着孩子去看医生,进行及时的治疗。
01:46
孩子发热饮食注意什么
孩子发热一般要注意清淡饮食,尽量吃些流食、易消化的食物。孩子发热可以导致消化功能的紊乱。根据不同疾病控制饮食的方式也不一样:一、发烧是消化道的疾病,比如肠炎,这时生冷、易过敏的食物要控制,尽量吃稀软的食物。二、发烧还有其他的疾病,比如肺炎,就没必要严格的控制饮食,一般只要清淡饮食就可以。三、发烧跟季节有关,比如孩子在夏天发烧,油炸、红烧的的食物尽量不要给孩子吃,要根据孩子发烧情况,控制饮食,比如孩子高热,那就要控制饮食,尽量吃些流食,如果孩子发烧的温度不是太高,又不是在夏天,可以维持正常的饮食,容易消化就好。
婴儿发烧怎么办
婴儿发烧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这个时候父母可尝试给婴儿进行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洗温水澡以及用冷水袋作枕头;要是发烧的温度比较高,可使用药物降温,并做好护理工作,包括通风散热和多喝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