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0-01-0350458次浏览

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出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药物、化学毒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患者需要遵医嘱积极治疗。

1.药物:药物是很常见的危险因素,通常与剂量有关,药物毒性大,达到一定剂量会引起骨髓抑制,一般可逆,常引起持续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这类药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氯霉素片、三甲双酮等。

2.化学毒物:苯及其衍生物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间的关系,已被许多实验研究证实,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3.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或中子可以穿过或进入细胞,直接破坏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长时间过度辐射(如放射源事故)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4.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已被证实,被称为病毒性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病毒性肝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引起再生障碍性缺陷的肝炎类型至今未被证实,多为血清学阴性肝炎所致。

5.免疫因素:再生障碍可继发于胸腺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在患者的血清中可以发现抑制造血干细胞的抗体。部分原因不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能有免疫成分。

6.遗传因素:Fanconi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Schwachman-Diamond综合征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家族性。

7.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PNH和再障关系相当密切,两者都是造血干细胞疾病。明确地从再生塑料转换为PNH,但再生障碍性缺陷不明显,或明确地从PNH转为再障,而PNH表现已不明显,或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红细胞,可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PNH综合征。

除了以上原因以外,还有其他可能的因素,如罕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在妊娠期间,分娩或人工流产后缓解,并在第二次怀孕时复发,但大多数被认为是巧合。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继发于慢性肾衰竭、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前(腺)垂体功能减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治疗等治疗方式改善病情。

相关推荐

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下一代吗
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吗?一般不遗传。大多数再障与遗传无关。但少数病人再障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如范科尼贫血、家族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角化异常等。此外,再障可见于双胞胎。再障亲属中,血细胞减少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
怎么才能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
怎么才能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化学、生物、物理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以致红髓被脂肪髓代替,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对于我们来说,当患上疾病的时候肯定是要进行治疗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人体都有哪些危害
很多人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不是太了解,错误的将其认为是一种贫血型疾病,对此凤凰中医频道的专家表示:该病不同于贫血,贫血只是该病的症状之一,其还伴有出血,高热,易感染的症状,在血液病中,该病属于比较敏感,且易复发的一种综合症。
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哪些危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些人可能听说过,它属于贫血的一种,但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多的危害,轻者会导致头昏、乏力等,严重的会导致出血的发生,主要以咯血、尿血为主,给患者的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具体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哪些再障患者需行脾切除术?
脾脏是阻留和破坏血细胞的场所,它是产生抗体和抑制T淋巴细胞的场所,故脾切除有可能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象.但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是否要行脾切除,至今各家意见仍不完全一致.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预防
再生障碍性贫血要避免接触化学物质,注意饮食营养,避免病毒感染,避免过度劳累。有家族病史的,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小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它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药物性再障。吃了某些药物比如雌激素,像苯妥英钠等;或是摄入药物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免疫性的异常,导致再障。二、化学毒物引起再障,临床上由于化学毒物导致再障发生的案例在逐渐增多。三、病毒感染,比如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感染会破坏骨髓的微循环,引起再障。四、免疫因素,免疫的紊乱,比如胸腺瘤,系统性红斑狼疮也会引起再障的发生。五、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再障的发生有一定的家族性的。六、妊娠因素,再障与妊娠有一定的关系,是与怀孕期间接触了化学物质或被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系。
语音时长 02:03

2020-03-18

59558次收听

02:49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它是因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出现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严重会导致衰竭。不同患者有不同的表现,一些患者因为红细胞减少出现贫血,所以再障又叫再生障碍性贫血;也会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液凝固机制下降而出现皮下出血;也有由于白细胞减少免疫力的下降导致身体易被感染,容易发热感冒。再障又分为慢性再障和急性再障。慢性再障比较容易治疗,而急性再障比较危险,可能会危及生命。急性再障的诊断指标,首先是骨髓细胞增生的程度小于正常细胞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外血象中应该具备在三项中的两项,比如说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小于零点五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比如环孢素胶囊、康力龙、氯化钴、左旋咪唑等。重型再障,主要采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增加造血干细胞数量,也能改善明显的贫血问题。而且平时也要做好护理工作。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表现为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此疾病通过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孩子也要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如没有合适干细胞提供,就需要用ATG治疗。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患儿的感染,避免让孩子去人群聚集地,减少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接触,并要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增强孩子的营养,结合营养的调理方法,包括钙元素、铁元素以及维生素C的补充,然后身体有更加充分的吸收,这样才能够促进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形成,也能改善贫血的表现症状。
语音时长 01:45

2020-01-09

59459次收听

慢性障碍性贫血能怀孕吗
慢性障碍性贫血能不能怀孕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其治疗主要是服用雄性激素或者是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若剂量相对比较高,可能会对怀孕或对胎儿有影响。如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在80克以上,甚至是11克已经正常的情况下,血小板也维持在5万以上,那么病人有生育的要求,慢慢的减药,甚至停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怀孕。
语音时长 01:16

2019-06-20

60470次收听

01:54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有三大症状:出血、感染和贫血。根据病症的轻重程度也可分为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重型再障的患者常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口腔血泡和鼻腔出血,出血程度重甚至出现内脏出血。重型再障导致贫血往往是重度贫血,患者常表现心悸气短,甚至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心衰情况。并且重型再障患者的感染现象也较为严重,常出现高热,包括呼吸道感染,皮肤粘膜感染,甚至菌血症。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三大症状都会相对较轻。
01:55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区别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主要在于起病情况、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治疗方法。急性再障的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慢性再障起病相对缓慢,病情较轻。从病程上说,一般以半年以上划分为慢性再障,半年以下划分为急性再障。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如慢性再障,主要是以刺激骨髓造血治疗和服用中药的办法来进行治疗,而部分病人也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方法进行治疗;重型再障主要是以调节免疫为主要治疗方法。
01:38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大部分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都是有机会治愈的。如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的功能,配合中药的调理,和如环孢素免疫制剂的治疗,70%-80%的病人可以得到治愈。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由于该病病情比较严重,发病较急,病程比较短,临床上一般采取免疫抑制的治疗或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如采取ATG与ALG的有效率可以达到60%~80%的程度。所以患者只需配合医生,规律坚持、规律用药,大部分病人都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01:30
慢性障碍性贫血能生孩子吗
慢性障碍性贫血是否能生孩子取决病人服药的时间和药剂的服用量。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服用雄性激素或者是如环孢素的免疫抑制剂,而此药剂若病人服用相对较多则可能对病人的怀孕或是胎儿有影响。若病人的血红蛋白稳定到80克以上,血小板也维持在5万以上,并且病人有生育的要求,临床上医生可以考虑缓慢减药,甚至是停药。同时给予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并注意口腔或肛周的清洁等等,病人是可以考虑怀孕的。
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治疗,很多病人是轻型或是普通型再障,甚至不治疗就能跟正常人类似生活,绝大多数再障通过治疗后,能够得到一定缓解,有效率大概在70%左右。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病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造血功能障碍。
语音时长 01:06

2018-09-14

50581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影响寿命吗
如在生育年龄期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要积极治疗,血色素,红细胞,白细胞接近正常或在正常范围可以怀孕。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控制不好,盲目怀孕,此时风险较大,会有出血或感染的风险,增加孩子患病几率。建议一定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怀孕。
语音时长 01:15

2018-06-13

4776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