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颅内肿瘤分类有哪些

50224次浏览

颅内肿瘤按病理性质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见类型主要有脑膜瘤胶质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转移瘤等。

1、脑膜瘤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多数为良性肿瘤。常见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等部位,生长缓慢。典型症状包括头痛、癫痫发作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确诊需结合磁共振成像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部分病例需辅以放射治疗。

2、胶质瘤

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脑肿瘤的较大比例。根据恶性程度分为Ⅰ-Ⅳ级,其中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最高。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相关,可能出现运动障碍、语言功能受损等症状。治疗需综合手术、放疗和化疗。

3、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发生于垂体前叶,多为良性肿瘤。按功能分为无功能型和分泌型,后者可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常见症状有视力视野缺损、头痛及内分泌紊乱。微创经鼻蝶窦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部分病例需药物控制激素水平。

4、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早期表现为单侧耳鸣、听力下降,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面瘫、平衡障碍。诊断依靠听力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治疗选择包括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5、转移瘤

转移瘤是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经血行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肿瘤,常见原发灶为肺癌、乳腺癌等。临床表现呈多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病情进展较快。治疗需针对原发肿瘤制定方案,结合姑息性手术、全脑放疗等方法缓解症状。

颅内肿瘤患者需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术后康复阶段应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进行神经功能训练。出现头痛加重、呕吐或新发神经症状时须及时就医。日常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以降低癫痫发作风险。

相关推荐

什么是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是指发生在颅骨内脑组织、脑膜、神经、血管等部位的异常增生组织,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两大类。常见类型主要有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转移瘤等,症状多与肿瘤位置和压迫程度相关。
颅内外沟通肿瘤必须手术治疗吗
颅内外沟通肿瘤不一定必须手术治疗,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肿瘤性质、位置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颅内脉络丛肿瘤的详细介绍是什么
颅内脉络丛肿瘤是一种起源于脑室内脉络丛上皮细胞的罕见肿瘤,可分为脉络丛乳头状瘤、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脉络丛癌三种类型。
02:23
颅内囊肿严重吗
颅内囊肿是否严重主要取决于囊肿的类型、囊肿的部位、囊肿的大小以及是否引起症状等一系列的因素。因为颅内的一部分囊肿是先天性的,如果囊肿的体积比较小,有可能一部分囊肿会终生保持稳定状态,体积不会增加。这类囊肿并不严重,在长期的临床随访过程中并不引起患者的症状,甚至在患者七八十岁的时候也不会引起症状,这类囊肿是完全可以进行临床随诊观察的,比如通过ct或者磁共振检查,发现的疟疾的蛛网膜囊肿、枕大池的蛛网膜囊肿、松果体的囊肿;这些囊肿通常是保持稳定状态,无需进行临床治疗,更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也有一类囊肿,在这个疾病的进展过程中会逐渐增大,并且引起患者的症状,这类囊肿需要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干预,比如Rathke类囊肿、桥小脑角区的表皮样囊肿等,这类囊肿常常会逐渐增大,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结构,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这时就需要进行神经外科的手术干预,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囊肿,有助于患者的症状缓解和整体病情的控制。这类手术也是神经外科比较微创的手术,是比较安全的,如果患者出现症状,应该及时到神经外科进行治疗。
02:03
开颅后怎么护理
主要取决于开颅手术的难易程度及原发基础疾病等情况,术后意识正常,无需特殊护理;病情危重者,注意观察其意识情况、生命体征;合并肢体偏瘫者,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意识不清者,注意卧位;长期卧床者,使用弹力袜和下肢的蠕动泵。一、患者开颅手术后,意识情况完全正常,在卧床一两天之后,就可以下床自主活动,护理上也无特殊。二、病情危重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生命体征,必要时及时进行头颅CT的复查,了解颅内有没有水肿、有没有比较严重的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等情况。三、合并肢体偏瘫的患者,要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四、意识不清的患者,要注意患者的卧位,防止呕吐造成误吸。五、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注意使用弹力袜和下肢的蠕动泵,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02:02
开颅手术后恢复期饮食
开颅手术后恢复期内饮食,需要根据具体健康状况来量身定做。意识状况比较清晰,也没有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可正常均衡健康饮食,以富含优质蛋白、低盐、低糖的饮食为主,注意饮食的合理配比和均衡,酌情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尽量少食用那些长期腌制的食品以及烧烤类的食品,还有能够比较明显兴奋神经系统的食品。术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以及存在饮水呛咳的患者,需要考虑进行鼻饲饮食,在鼻饲期间可以使用临床上营养比较均衡的鼻饲营养液,也可以酌情鼻饲一些牛奶、豆浆、米汤等食物。
02:04
开颅手术脑水肿持续多长时间
开颅手术脑水肿持续时间取决于患者的基础疾病以及手术操作的范围、术后是否合并颅内出血等一系列因素。一般来讲,大部分的开颅手术之后在1~2周,患者的颅内水肿都可以得到明显地改善和恢复。比如对于脑部的一些恶性肿瘤,像脑部的胶质瘤、脑部的转移瘤,这些病变周围的水肿常常和肿瘤本身有关,如果能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肿瘤全切,那么诱发脑水肿的因素就得以消除,大部分患者在术后一周左右,水肿就能够得到明显缓解。有一些患者虽然进行了手术治疗,但是病变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完全切除,那么诱发脑水肿的因素还会存在,或者脑水肿持续的时间也会相对比较久,有时甚至2~3周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脑水肿的情况,是因为患者的具体病变的情况而有所差异的。在脑水肿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酌情给患者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以及β-七叶皂苷钠等药物来减轻水肿。
02:05
开颅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什么
开颅手术之后最危险的并发症是术后出血。如果发生了急性颅内出血,可能会引起脑疝,甚至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当然还可能发生开颅手术之后的颅内感染,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虽及时发现,未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危及患者生命。其他的并发症,还包括肢体的偏瘫、肢体的无力、肢体的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神经功能障碍,一般来说在短时间内,都不太容易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此外还有一些患者会发生开颅手术之后的张力性气颅,如果及时发现,对患者不会造成生命威胁。
颅内肿瘤有哪些早期症状
颅内肿瘤发作早期,可出现运动障及视觉障碍,伴意识和精神障碍等状况,少部分人可出现生命体征异常。
颅底肿瘤是什么情况
颅底肿瘤常发病于前颅底、中颅底甚至部分后颅底。颅底肿瘤本身是一个解剖结构名词,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他们的涉及范围和处理方式都比较广泛。另外一部分颅底肿瘤也涉及到眼眶、鼻腔,或者涉及到部分向颅内生长都可以称为颅底肿瘤。
语音时长 01:16

2018-09-29

6112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