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卵巢囊肿患者能吃生姜吗

54733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卵巢囊肿患者能吃生姜。具体分析如下:

生姜是一种很常见的调味食材,可以起到去除食物腥味的作用,还可以达到止吐和胃、活血、祛风散寒效果,让血液流通速度更快,让痛经问题消失。卵巢囊肿是女性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可能是血瘀、脏腑虚弱、气血亏虚、寒凉体质等原因造成的。患有卵巢囊肿可能会出现下腹肿块、月经紊乱、下腹不适感、压迫症状、腹痛等症状。卵巢囊肿患者把生姜泡成茶来喝或者在食物里面添加一些生姜,都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还能起到止痛、活血、散寒的作用。所以卵巢囊肿患者能吃生姜。

相关推荐

多囊卵巢囊肿的治疗
多卵巢囊肿治疗方法?这是咨询女性最常问的问题,多发性卵巢囊肿的原因和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
引发卵巢囊肿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引起卵巢囊肿的可能有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功能下降等原因。
引起卵巢囊肿的四大详细病因
卵巢囊肿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与持续排卵、内分泌失调、家族遗传、环境污染有关。
右边卵巢囊肿要怎么治
右边卵巢囊肿主要以手术剥除为主。首先要判断囊肿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生理性的囊肿在每个月会出现排卵,而形成一个大的卵泡,直径是二到三公分,甚至更大,当排卵以后形成的黄体,有可能会出现黄体的囊肿,囊肿的直径甚至能超过五公分,但是不可能超过八公分,生理性的囊肿,自己会消失,病理性的囊肿,就要考虑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如果是良性的囊肿,可以通过穿刺、抽液,或者是囊肿的剥除进行处理,如果是恶性的囊肿,治疗就比较复杂,在第一次确认病理性的囊肿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时候,需要把囊肿通过手术把它拨除掉,对囊肿的囊壁进行病理检查,来确认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如果以后复发,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抽液进行处理。卵巢囊肿到底该怎么治疗取决于囊肿的性质,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不同性质的囊肿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正常的女性在盆腔子宫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卵巢,当卵巢出现了一个囊性的包块的时候,就叫卵巢囊肿。
语音时长 02:04

2020-02-24

54637次收听

卵巢囊肿不可以吃什么
卵巢囊肿没有什么禁忌的食物,但还是建议用高热量、高营养、高蛋白食物、易消化食物。卵巢囊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囊肿是生育期的年龄女性,排卵出现了大卵泡,排卵后的形成的黄体,可能导致黄体的囊肿或血肿,会自行消失,不需做任何处理,也不需药物治疗。病理性的囊肿有良性和恶性的,良性的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对患者的生活不造成什么影响。恶性的肿瘤在早期时没有症状,但到了晚期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卵巢囊肿在饮食上没有什么忌口,不会导致消化不良都可以吃。对于卵巢的恶性肿瘤,会消耗患者体内很多营养,应该要提高饮食的质量,要高营养、高蛋白食物、易消化食物,来补充患者体内的消耗。
语音时长 01:58

2020-02-24

54789次收听

卵巢囊肿做什么运动
女性生殖器肿瘤比较高发的一种是卵巢囊肿,刚开始的时候症状并不是非常明显,慢慢的会出现下腹疼痛,月经紊乱症状,患者平时应该坚持慢跑,做仰卧起坐,提肛运动,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让疾病更快恢复,不舒服的症状尽快消失。
卵巢囊肿吃什么比较好
卵巢囊肿营养要均衡,多吃绿叶的蔬菜,富含矿物质、坚果类的东西。育龄期的女性得了卵巢囊肿,如果在月经的后半周期,可能卵巢的囊肿是个生理性的囊肿。可以等过两三个月在月经干净三天之内再来做一次B超,可能卵巢囊肿就能自然的消失。当然如果过了两三个月,肿物没有明显变化,建议女性朋友要注意少吃含有雌激素的东西,比如说蜂胶、阿胶、花粉、鱼籽、虾籽、蟹黄等,可能会含有雌激素的这种食物,对卵巢的增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女性朋友要减少烟酒的摄入,少吃烧烤类的食物,均衡了饮食之后,过三个月到半年再去复查,可能卵巢的囊肿就消失了。如果过了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卵巢肿物还在逐渐的生长,甚至变大了,要及时的做手术,来明确肿物是什么性质的。绝经后的女性如果绝经前没有发现卵巢囊肿,绝经后刚刚长出来的卵巢囊肿,治疗要更积极。可以查肿瘤标记物,复查卵巢肿物,如果三个月肿物还再长,肿瘤标记物还在升高,就要做手术。
语音时长 02:11

2020-01-02

61404次收听

02:22
卵巢囊肿会引起出血吗
卵巢囊肿大部分情况下是固定的,有时会逐渐长大,甚至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也可能引起非常罕见的腹腔内出血。卵巢囊肿分为非功能性与功能性肿瘤,功能性肿瘤一般会引起月经紊乱,干扰月经情况,但是比较少见。卵巢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可能会造成囊肿破裂,产生腹腔内出血的情况。卵巢囊肿引起内出血常会出现急腹症,表现为急性下腹痛、发热,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查体可发现卵巢囊肿增大,局部有压痛。B超可发现内出血的相应表现,一旦诊断卵巢囊肿内出血,需及时行囊肿剥除术。
卵巢囊肿怎么办
卵巢囊肿分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生理性囊肿小于5cm,B超和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均无异常时,定期复查即可。大于5cm卵巢囊肿或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者,要及时手术;病理性囊肿,尽快手术切除原发性病变以及转移病灶,同时借助中医中药辩证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生理性囊肿如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是卵泡发育和排卵后黄体生成形成,囊肿直径多小于5cm,往往观察2到3个多月,月经干净后会自行消退,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对小于5cm卵巢囊肿,B超和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均无异常,以观察随访为主,定期复查。若发现有增大趋势或肿瘤标志物升高,应及时手术治疗。对大于5cm卵巢囊肿,不管B超和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是否异常,建议手术治疗,特别是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要尽快手术。若患者较为年轻且没有生育过,尽可能保留正常卵巢组织。若年龄在45岁以上或绝经患者,一般进行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恶性卵巢囊肿患者,尽可能通过手术切除原发囊肿以及在盆腔或腹腔转移灶,也可用中药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辩证施治方法,采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固本”治疗原则,治疗卵巢囊肿。
语音时长 01:28

2019-12-25

61453次收听

01:53
卵巢囊肿的症状有哪些
卵巢囊肿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大部分卵巢囊肿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因为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除非长到一定的体积不然不会出现症状。尤其是比较小的囊肿,一般不会有任何症状,常常是查体时偶然发现的。如果囊肿体积较大,会表现出一定的症状。有时会出现下腹隐痛、不适等;有时会出现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等;有时甚至还会影响到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不孕等其他情况。由于卵巢囊肿一般没有症状表现,诊断多半是在B超检查中偶然发现。
02:52
卵巢囊肿手术后多久复查
卵巢病理性囊肿需要手术干预,明确囊肿性质,病理性囊肿分为良性和恶性,大部分囊肿是良性。手术剥除术可使囊肿消失,同时诊断囊肿性质,如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样囊肿、畸胎瘤等,一般做完手术患者没有特殊不适,建议术后三个月进行复查。手术早期可能会伴随创面出血,形成小血肿。术后一个月做B超时,可能会发现小囊肿,这种囊肿往往是小血肿,随着时间延长会吸收。建议患者术后三个月复查最客观,卵巢基本恢复正常状态。以后半年或一年定期检查。
卵巢囊肿忌吃什么食物
如果患有卵巢囊肿积极的进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而在治疗中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饮食结构的调整,对于疾病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意义,卵巢囊肿患者在患病期间不能吃一些温补性食物、霉变食物、油腻食物、煎炸食物、良性的食物以及酸性的食物等这些食物,虽然有些营养价值比较高,但并不适宜卵巢囊肿患者食用。
卵巢囊肿可以怀孕吗
卵巢囊肿能怀孕吗?这个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相当一批有卵巢囊肿的患者,她是可以怀孕的,它不影响怀孕,它不会导致不孕。但是在怀孕的过程中,因为子宫的长大,卵巢囊肿会随着子宫的长大而从盆腔进入到腹腔。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卵巢囊肿的蒂扭转,有可能会导致卵巢囊肿的破裂。这时候会造成剧烈的腹痛,那么临床就要去进行干预,在这个干预的过程中会影响患者怀孕,可能会造成胎儿的流产,也可能会导致胎儿的畸形。因为用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胎儿的畸形。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说在怀孕期间,子宫长大这个卵巢囊肿它也长大,在这个时候临床在处理起来也是非常的棘手。所以一般来讲,我们建议患者在计划妊娠之前,先做一个正规的妇科检查,排除卵巢有囊肿,然后再怀孕。因为在怀孕期间,卵巢会出现黄素囊肿,那只是跟怀孕有关的。而有些囊肿可能是在怀孕之前就有,那在这个时候在怀孕以后,我们发现的囊肿到底是跟怀孕有没有关系?是怀孕前还是怀孕后处理起来是不一样的,但是判断起来也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在计划妊娠之前先做一个检查,除外了没有长囊肿,咱们再怀孕。
语音时长 01:55

2019-10-15

60966次收听

02:12
卵巢囊肿多大需手术
根据最新版的NCCN指南,病理性卵巢囊肿的直径超过五厘米以上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这个不是绝对的,有的患者囊肿不到5厘米,也需要通过判断囊肿的性质来决定需不需要手术,如果是恶性的囊肿,体积再小的囊肿也要通过手术治疗。临床上来讲直径五个厘米以上是手术治疗的分界点。当囊肿直径超过五厘米以上,有手术指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观察。有时候直径超过5厘米以上的卵巢囊肿,会出现扭转或者破裂,需要尽快做手术去除囊肿。
02:36
卵巢囊肿影响怀孕吗
卵巢囊肿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的卵巢囊肿有时会随着孕期增大。当大于五公分的时候,可能会引起蒂扭转。病理性的卵巢囊肿则主要是巧克力囊肿,这种患者往往会引起机体内环境改变,会引起不孕或者是先兆流产或者是胎停的可能,所以对受孕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患有巧克力囊肿的女性进行手术切除囊肿后再备孕,这样对怀孕的影响不会很大,并且患者也不会因为囊肿的增长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患者一旦发现卵巢囊肿,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