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脚麻正常吗

57381次浏览

糖尿病脚麻不属于正常现象,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表现。糖尿病患者出现脚麻主要与长期高血糖损伤神经、微血管病变、代谢异常、炎症反应、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需警惕足部溃疡风险。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和轴突变性,引发感觉异常。早期表现为对称性脚趾麻木、蚁走感,夜间症状加重,可能伴随针刺样疼痛或温度觉减退。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发现传导速度减慢,皮肤活检显示神经纤维密度下降。除控糖外,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硫辛酸注射液改善微循环。

当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时,缺血缺氧会加速神经损伤进程。这类患者除脚麻外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踝肱指数检测值低于0.9。需通过血管超声评估血流情况,必要时使用贝前列素钠片扩张血管。严重血管病变者可能需介入治疗恢复血供,避免发展为糖尿病足

代谢紊乱如高脂血症会加重神经内膜氧化应激,此时脚麻常伴随手脚套样感觉障碍。实验室检查可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除降脂治疗外,需补充维生素B12片纠正代谢异常。部分患者存在醛糖还原酶活性增高,可选用托瑞司他片抑制山梨醇通路。

自主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汗腺分泌异常,表现为足底干燥皲裂与麻木感交替出现。这类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使用尿素软膏预防皲裂,避免使用电热毯等高温热源。震动觉阈值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10克尼龙丝试验可评估保护性感觉是否缺失。

遗传因素如某些线粒体基因突变会加速神经病变进展。有家族史的患者更应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定期进行神经病变筛查。基因检测对明确病因有帮助,但临床仍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尝试辅酶Q10胶囊改善线粒体功能。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麻应尽早就诊内分泌科,完善神经传导速度、震动觉阈值等检查。日常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圆头透气鞋袜,避免赤足行走。每日用温水泡脚不超过10分钟,水温需用温度计测量控制在37℃以下。修剪趾甲应平直避免嵌甲,发现足部破溃立即就医处理。血糖监测频率应增加至每日4次以上,餐后血糖控制在10毫摩尔每升以下有助于延缓神经病变进展。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
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导致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控制血糖主要通过饮食调整、规律运动、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等方式实现。
红薯粉糖尿病人能吃吗
糖尿病患者通常可以适量吃红薯粉,但应避免长期大量食用。红薯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微量元素、赖氨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红薯粉的热量相对较低。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红薯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供能量,还不会导致血糖数值产生较大波动。由于红薯粉中含有一定的淀粉,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长期大量或单一吃红薯粉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机体健康。糖尿病患者尽量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物,还应注意保证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入,预防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烹制方式,不可再吃红薯粉时加入白砂糖、葡萄糖等,日常应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还应遵医嘱按时服用降血糖的药物。如果吃红薯粉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语音时长 01:19

2022-06-09

16219次收听

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是哪些原因
导致患者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的主要原因。当患者有以下疾病时,就很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比如患者有肠瘘疾病、急性的重症感染、严重腹泻、肾功能衰竭甚至是全身麻醉导致的休克以及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第二,呼吸性碱中毒也是造成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的原因。这种情况一般常见于昏迷或者是颅脑部位有疾病的患者,但是也有可能是有癔病的患者,在癔病发作的时候也会出现呼吸性的碱中毒的情况。所以,从上述原因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的原因,都是因为某些病理性的原因所导致的。所以,当患者发现自己的二氧化碳结合力偏低的时候,是一定要引起重视的,一定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否则这些疾病都是有一定的致命的危险的。在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要避免精神过度的紧张,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和工作,饮食上注意营养搭配,不能吃太咸,太油腻,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谷物,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除此之外,患者的心情也是需要及时地调整的,特别是以前有过癔病,焦虑症或者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及时地调理精神病的状态或者是调理自己的心情,可以防止二氧化碳下降过多,有利于防止二氧化碳结合力的下降。
语音时长 02:31

2021-11-05

81502次收听

03:07
饭后血糖的标准是多少
饭后血糖通常是指餐后两小时血糖,一般指的是进食的第一口算起,到整两个小时的血糖,它的标准范围为3.9mmo/L-7.8mmo/L之间。大于7.8mmo/L小于11.1mmo/L,我们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就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而如果大于等于11.1mmo/L,则诊断为糖尿病。但是对于特殊的人群,要求就不一样了,比如孕妇餐后血糖包括两个值,一个是餐后1小时,范围是3.9mmol/L-7.8mmol/L,一个是餐后2小时,范围是3.9mmol/L-6.7mmol/L。
03:15
查血糖喝水会影响结果高还是低
查血糖,少量的喝水对于结果没有任何影响。通常查静脉血糖的时候,临床的嘱托都是禁食水、药,一般指的是大量的饮水,可能会对血糖造成轻度的影响,但是早晨喝上一百毫升的水,对于血糖是没有影响的。再有对于血糖的检查,进食影响是非常大的。进食以后,再查的血糖,对于血糖以及血脂都会有明显的改变。但是如果大量的喝水,尤其指的是喝饮料,如碳酸饮料,则会对于血糖的高低,影响的结果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碳酸饮料,是不允许喝的,对于检测的血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
02:40
血糖空腹6.5能恢复吗
空腹血糖6.5mmol/L,是糖尿病前期。正常人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现在可以预防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的控制,多运动,让体重能够保持正常范围。尤其是超重肥胖的,经过比较特别有效的管理体重,血糖有可能恢复到正常。实在不能恢复正常,可以吃药物,如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服用以后血糖能降下来。但此种降下来,是通过部分治疗措施的,要控制饮食、运动。所以,要通过努力才能恢复正常,但若成功以后又放松了,血糖会反复上去。所以,保持是最重要的。
02:49
吃了饭还是感觉肚子饿是怎么回事
刚吃完饭就出现饥饿的症状,可能与以下的疾病有关。第一个是高代谢类的疾病,比如糖尿病或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这个是因为,糖尿病整体的人体是处于高代谢的状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也是全身的肌肉、脂肪、糖代谢都处于高代谢的状态。第二消化系统疾病本身的情况,比如有小肠吸收的障碍,比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来的急性胃炎,然后食物进入了胃之后,没有办法被有效地吸收,这个时候肠胃有饥饿的感觉。当然也有可能就是单纯的代谢比其它的代谢要高一点。
是否有糖尿病做哪些检查
是否有糖尿病要做什么检查,糖尿病的出现让患者的生活受限,尿病患者生活中会产生极烦闷的感觉,,糖尿病疾病常使病人休息不好,糖尿病疾病常使病人休息不好,以至于出现很多的不好的现象,那么生活中有效检查疾病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糖尿病运动指导都有什么
对于常见的糖尿病,可能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疾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不少人因此痛苦不已。患者很是关注疾病的治疗,很多人都知道,适当的身体运动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不当的运动锻炼也是容易加重病情的,大家要正确的对待。那么,糖尿病运动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会通过血液传染吗
生活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糖尿病血液患者,他们生活的很痛苦,而且长期的治疗已经把精神击垮。得了糖尿病血液不仅是糖尿病血液本人的悲哀,对患者家属的影响也比较大。亲眼见到亲人的悲惨遭遇自己心里也会很害怕,不知道糖尿病血液会不会传染。那么,糖尿病血液也会传染给身边的人吗?
糖尿病可以吃草莓吗
草莓是一种口感比较好的食物,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还应该在日常注意减少葡萄糖、蔗糖量大的东西摄入,可以控制血糖。如果只是想预防,就要从预防肥胖开始。
糖尿病足是什么病
糖尿病足是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所致。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糖尿病足的症状可见足部皮肤发凉,小腿抽筋、出现夜间痛、静息痛、下垂痛,疼痛在行走时加重;足部皮肤干燥;足部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怕冷或灼热感、针刺等;感觉迟钝,甚至正常感觉消失,疾病进展可发生脚趾坏疽,甚至下肢坏疽,截肢等。典型三大症状: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可以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常发生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男性多见。通过血糖监测、外周神经检查、外周血管彩超检查等,可以确诊。早期预防可以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语音时长 01:28

2020-01-14

62743次收听

吃什么水果能降血糖
目前从临床的相关研究上面,并没有发现任何的水果有降血糖的功能或者是功效,但是可以给大家提供升糖指数比较低,或者是含糖量比较低一点的水果来供大家参考食用。一、血糖可能不会升得特别高。二、糖尿病的患者吃水果也有助于帮助他补充相关的维生素或者是其他的微量元素,譬如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新鲜的番茄或小黄瓜这类的水果,是完全不会增加血糖或者是影响血糖,含糖量比较低的譬如像柚子或者梨子、李子、苹果等,升糖的指数也是比较低的。而另外一类水果则不建议大家吃,有些特别甜的水果,龙眼、桂圆、芒果这类的东西,由于甜分非常高,糖尿病患者吃了之后,可能会引起血糖的剧烈波动,影响到疾病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18

52244次收听

糖尿病能根治吗
我们首先要了解,糖尿病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是一个慢性疾病,是不能根治的疾病。但是糖尿病不能根治是可以控制的。我们通过糖尿病治疗的5架马车,饮食,运动以及药物监测,糖尿病教育,来积极的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达到一个控制。使血糖,血压,血脂以及血液粘稠度和体重,全方位的达标,减少因为糖尿病,因为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身体的一个改变以及三大物质代谢的紊乱,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一个代谢紊乱,影响身体,就是说引起免疫功能,影响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大血管的病变以及微循环的病变,减少并发症的发现。减少急性、慢性病发生。达到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及发展,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一个延长寿命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29

2019-12-09

55011次收听

03:57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体内分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以及升糖激素分泌增多,共同引起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多种代谢紊乱,导致全身各个系统并发症的一组综合征。糖尿病起病时的症状多种多样,有些有典型症状,有些无典型症状,或者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而出现的症状,或者因为诊治其它疾病而发现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疲乏、倦怠、尿量增多、口渴、饮水量增多;易饥饿,饭量増加;体重减轻。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