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沙眼
沙眼通常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主要与不良卫生习惯、接触传播、免疫力低下、生活环境拥挤、反复感染等因素有关。沙眼表现为眼睑结膜充血、滤泡增生、瘢痕形成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和手术干预改善。

1、不良卫生习惯
共用毛巾或手部接触眼部后未清洁易导致病原体传播。沙眼衣原体可通过分泌物污染的手、衣物等间接传播。建议使用独立清洁用品,接触眼部前后用流动水洗手。若已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四环素眼膏或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控制炎症。
2、接触传播
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可能引发感染。沙眼衣原体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常见于家庭成员或集体生活场所传播。患者可能出现眼部分泌物增多、畏光等症状。家长需对儿童用品定期消毒,感染者应隔离使用寝具。
3、免疫力低下
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更易发生严重感染。维生素A缺乏会加重角膜损害,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可能增加反复感染概率。临床表现为角膜血管翳、倒睫等并发症,需联合使用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片等全身药物治疗。
4、生活环境拥挤
通风不良且人口密集区域易造成病原体扩散。沙眼在干旱缺水地区高发,与清洁用水不足相关。典型体征包括结膜瘢痕、睑内翻等,严重时需行睑内翻矫正术或角膜移植术。改善居住环境可降低传播风险。
5、反复感染
未彻底治疗会导致慢性化进程加速。多次感染会引发结膜纤维化,最终影响视力。急性期应规范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利福平滴眼液等药物,慢性期需手术修复睑板腺功能障碍。定期眼科随访可监测病情进展。
预防沙眼需注重个人卫生管理,避免用手揉眼,外出后及时清洁面部。集体单位应保证水源清洁,定期开展眼部健康筛查。出现眼红、异物感等症状时尽早就医,急性期感染者应暂停佩戴隐形眼镜。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
相关推荐
02:04
02:04
02:10
02:00
02:0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沙眼沙眼会有什么表现
- 2 沙眼应该注意什么
- 3 沙眼是怎样造成的
- 4 严重的沙眼是怎么引起的
- 5 什么是沙眼
- 6 沙眼应该怎么处理
- 7 沙眼怎么得的
- 8 什么是沙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