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一次性口罩怎么消毒

65430次浏览

一次性口罩的消毒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包括高温消毒、干热消毒、酒精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前三种是比较常用且便捷的方法;紫外线消毒,一次性口罩效果最好,但是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在消毒期间不要进入消毒区域。此外,对于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的人来说,建议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口罩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健康防护类产品,其主要作用是防尘、防雾霾和防病毒,口罩的类别也因为其用途的不同,出现了很多种类。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进一步蔓延,为了避免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例如戴口罩,但是现在口罩属于稀缺物质,很多人一次性口罩通常需要反复使用。那么,一次性口罩怎么消毒呢?

一、一次性口罩怎么消毒

1.高温消毒一次性口罩建议可以采取高温消毒的方法,首先需要准备一个蒸锅或其他可以蒸煮的工具,然后放入适量的水将水煮开,再把一次性的口罩放进去蒸3~5分钟晾干后即可使用,这也是最为简单的消毒方法。

2.干热消毒根据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在56摄氏度的环境下加热超过30分钟就可以消灭,所以可以采取干热消毒的方法。如果家中有烘干机,建议将一次性的口罩在60~70摄氏度下,烘上半小时以上,这样就可以再次使用。

3.酒精消毒75%浓度的医用酒精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可以通过酒精消毒一次性口罩。首先需要准备好75%浓度的医用酒精、喷洒工具和一次性口罩,然后将酒精倒入喷洒工具中,喷洒到口罩的正反面,最后晾干即可使用。

4.紫外线消毒如果家庭中有紫外线消毒灯,就可以采取紫外线消毒的方法,需要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口罩放到紫外线消毒灯下充分消毒,然后再次使用。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紫外线对人体具有伤害的作用,所以在消毒期间,尽量不要进入开消毒灯的区域,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二、一次性口罩重复使用的原则

口罩如果没有弄脏弄湿,就可以通过消毒的方式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重复使用的原则主要包括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口罩需要专人专用,不可以和他人共用。

相关推荐

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可能由感染、炎症反应、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抗炎治疗、控制原发病、免疫调节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干预。1、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导致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的常见原因,...
伤口有渗出液要不要擦掉
一般来说,如果伤口有渗出液,是需要由医生进行适当的伤口观察,对一些异常的渗出液及时擦掉。当然擦掉并不是简单地将表面的渗出液去除,而是要注意观察伤口的深部,是否有感染倾向,或是局部的脂肪液化坏死,即便进行了较好的清创操作,但仍有些伤口会因为局部的血液循环不佳,或伤口污染较重,而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甚至是伤口的感染。伤口感染时,如果渗出的液体不多,在换药时,要适当的挤压伤口,观察是否有伤口愈合不良或没有愈合的情况出现。
语音时长 02:47

2021-09-29

88848次收听

03:01
血清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
血清肌酸激酶是一个肌肉受损的酶,主要反映肌肉的损伤,包括骨骼肌肉,还有心脏肌肉的损伤。单用肌酸激酶看心肌损伤不够准确,一般会联合它的同工酶,以及肌钙蛋白进行诊断。心肌受损包括心肌炎、心肌梗死、心绞痛。在心肌损伤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心肌酶及同工酶的变化。如果心肌酶学发生变化,除了肌酸激酶以外,肌钙蛋白也发生变化,病人也有相应的症状,同时心电图也有动态的变化,那就考虑存在急性心肌梗死。除了心肌梗死以外,心肌炎也是主要看肌酸激酶以及它的同工酶的变化。
术后吸收热是什么意思
术后吸收热主要就是指患者在进行手术后,机体自身吸收局部的积液或者积血而产生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引发的原因有可能是术后切口局部出现水肿或者在手术中损伤细胞组织而出现的正常反应,一般体温会保持在37.5度到38度之间,但是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时,会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只是出现轻微的发热情况,没有其他的不良反应,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改善。但如果体温有持续升高的情况,有可能是感染所引起,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以及退烧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10

2021-06-07

96369次收听

02:44
诺如病毒感染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之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儿童是以呕吐为主,成人是以腹泻为主。诺如病毒是传染性比较强的病毒,常常是一人发病,祸及殃邻,像幼儿园、学校,或者是一些集体单位出现集体发病的病原体之一。此外,诺如病毒感染之后,还会出现发热、头疼、乏力等一些周身不适的症状。诺如病毒感染之后,病人拉出来的都是水样便,但脱水症状相对较轻。轻症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它是一种自限性的病毒,可以自愈。但对于重症患者,或本身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旦合并了诺如病毒感染,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处理。
03:27
中性细胞比率偏高怎么办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第二,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第三,急性大出血,在急性大出血后1~2小时内,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会明显增多。四,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和妊娠中毒症,急性化学物中毒,生物毒素等。第五,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及一些恶性实体瘤。还有糖尿病出血等等应急状态或恶性血液病,白细胞总数也会增多。
白细胞1.3严重吗
白细胞1.3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通常代表白细胞有明显降低的表现,因为正常的白细胞参考值在4到10乘十的九次方每升,患者的白细胞属于1.3,有严重下降的现象,可能会造成患者机体抵抗力变差,容易出现继发细菌感染。造成白细胞降低的原因有很多,很可能是由于感染因素而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疾病的因素而造成,患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血液科就诊,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白细胞减少的病因后,再对因进行治疗,不能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8

15107次收听

白细胞一直低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一直低可能与细菌、病毒侵入人体引起感染导致的,如肺炎、败血症,病毒感染等会使机体白细胞的数量持续减低,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有可能使白细胞恢复正常的范围。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都可以出现白细胞的减低。一部分白血病患者也可以表现为白细胞减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也可以使白细胞减少。抗肿瘤化疗药物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必要时可以给予升白细胞的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时候,也会出现白细胞一直低。有些患者可能是由于先天性的会出现白细胞一直低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21

2021-05-28

14518次收听

什么是血沉方程k值偏高
血沉方程k值,是用来校正血球压积对血沉影响的一个数值。K值越大说明血沉方程K值越高,表明血液聚集性越好,所以血沉就越快,是一种病理现象。有可能是因为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身体出现炎症后出现的情况。血沉方程k值偏高说明身体有某种炎症,需要配合医生做进步检查,确诊是哪个部位发生了炎症,还需要确诊是什么病原体引起的炎症。确诊后尽早配合医生使用抗生素消炎治疗,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如果只是稍微有点偏高,而且身体没有其他异常症状,一般诊断意义不是太大。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81515次收听

口腔霉菌感染怎么治疗
口腔方面会出现的问题是比较多的,霉菌感染就是其中一种,是比较严重的疾病,这个时候就需要听取医生建议好好治疗,可以采用局部药物治疗法,抗真菌药物治疗法,综合性治疗法来解决,能达到比较不错的作用。
N90口罩怎么戴
在佩戴N90口罩之前,需要先把鼻夹按照正确的方法弯曲,接下来再把口罩两侧上下拉开,使其能够完全的伸展。然后再进行固定,并且系好口罩的带子,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其和面部有效的贴合,佩戴完之后要进行相应的整理和检查。
一次性口罩的危害是什么
在新型肺炎爆发期间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可以起到阻挡病毒的作用。但如果选择不合格的一次性口罩,防护效果差,还可能会引起头晕、过敏,影响健康;即使是合格的一次性口罩,也不可反复佩戴和长时间佩戴,否则会导致呼吸困难、影响健康。
02:06
病原体感染检测怎么检查
病原体感染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和筛查、生化检测、基因芯片筛查、荧光定量PCR、高通量基因测序等。病原体的感染检测分传统的检测方式和新型检测方式两大类。传统的检验方式就是细菌培养和筛查、生化检测;而现在新型的检测方式则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进行检测,新型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基因芯片、荧光定量PCR、高通量基因测序等方法,能够更精准快速的得出结果,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指标,给临床的医生用药提供有效的指导。
02:13
病原体感染多久做一次检测
病原体感染后已经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需立即做检查。感染后进行经验用药治疗患者,可在停药三到五天后进行检查。病原体感染多久做一次检查,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对于已经发现感染的人群应立即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在治疗前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详细检查,有助于指导治疗。对于感染后未及时检查而进行经验用药治疗患者,也要在停药三到五天后进行检查,以便指导临床治疗。例如女性HPV检查,如果未感染HPV病毒的已婚已育女性,一般建议一年检查一次,如果HPV感染阳性则应缩短检查周期,一般建议半年或三个月检查一次。由此可见不同检查项目,不同病原的微生物的检查,其检查时间点不同。
被狗咬了怎么办
被狗咬伤时需要及时远离被咬场所,并使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性冲洗伤口。若伤口较深,就需要借助于高压脉冲器械进行冲洗和消毒,同时需在两小时之内缝合和包扎伤口。另外,患者务必要按时去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也可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