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宝宝病毒性感冒
宝宝病毒性感冒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使用抗病毒药物、保持空气流通、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病毒性感冒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引起。
1、多喝水
宝宝病毒性感冒时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新陈代谢。家长需少量多次给宝宝喂温水或母乳,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呕吐。若宝宝出现排尿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
2、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贴或温水擦浴。家长需避开酒精擦拭、冰敷等刺激性方法,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部位。若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体温超过39℃,应及时就医排除细菌感染。
3、使用抗病毒药物
确诊流感病毒感染的宝宝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考虑利巴韦林气雾剂。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4、保持空气流通
每日开窗通风2-3次,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家长需避免在室内吸烟,减少粉尘、花粉等过敏原刺激。若宝宝伴有喘息症状,可配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
5、及时就医
出现精神萎靡、拒食、呼吸急促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6月龄以下婴儿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者,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检查。
治疗期间应保证宝宝充足睡眠,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生冷油腻饮食。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但需注意过敏风险。日常需按时接种流感疫苗,流行季节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感冒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做好隔离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