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床骨质增生怎么办
牙床骨质增生可通过口腔清洁护理、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改善。牙床骨质增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创伤修复异常、内分泌紊乱、局部感染等因素有关。
1、口腔清洁护理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含氟牙膏清洁牙齿,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抗菌漱口水含漱,减少牙菌斑堆积。避免食用过硬或尖锐食物刺激增生部位,定期进行超声波洁牙去除牙结石。
2、药物治疗
对于伴随明显炎症的骨质增生,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抑制厌氧菌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肿胀,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局部注射控制炎症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反应。
3、激光治疗
采用低能量激光照射增生区域,通过光生物调节作用促进局部微循环,抑制成骨细胞过度增殖。每次治疗10-15分钟,需连续进行3-5次疗程,术后可能出现短暂黏膜发白现象。
4、手术切除
适用于严重影响咬合或反复感染的病例,通过骨凿或超声骨刀精准去除异常骨组织,创面覆盖胶原膜促进愈合。术后需咬合止血棉球30分钟,24小时内禁止漱口。
5、病因控制
矫正不良修复体或错位牙消除慢性刺激,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骨质疏松患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术前评估出血风险。
日常建议选择硅胶材质护齿垫减轻夜间磨牙压力,增加奶制品和深绿色蔬菜摄入维持钙磷平衡,避免单侧咀嚼习惯。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拍摄曲面断层片监测骨质变化情况,若出现自发性出血或快速增大应及时复诊。术后恢复期可冰敷减轻肿胀,使用冲牙器保持创面清洁,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