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症状有哪些
秋季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便,可能伴有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秋季腹泻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1、大便次数增多
秋季腹泻患者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加,轻者3-5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粪便性状从软便逐渐发展为稀水样便,排便时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婴幼儿患者可能出现尿布区域皮肤刺激症状。
2、水样便
典型表现为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具有酸臭味。严重时可导致喷射状排便,容易造成脱水。轮状病毒感染时粪便常呈蛋花汤样。
3、腹痛
多为脐周阵发性绞痛,排便前加重,排便后缓解。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双腿蜷曲等非特异性症状。腹痛程度与腹泻次数通常呈正相关。
4、发热
部分患者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发热通常持续1-3天,若高热不退或反复发热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
5、呕吐
常见于疾病初期,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出现胆汁样呕吐。婴幼儿呕吐症状更为明显,可能导致摄入不足而加重脱水。
秋季腹泻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注意手卫生和餐具消毒,隔离至症状消失后48小时。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