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耳道堵塞
耳道堵塞可通过清除耵聍、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手术干预、预防护理等方式治疗。耳道堵塞通常由耵聍栓塞、外耳道炎、异物进入、中耳积液、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清除耵聍
耵聍栓塞是耳道堵塞最常见原因,表现为耳闷胀感及听力下降。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用耵聍钩或冲洗法清除。避免自行用挖耳勺处理,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或鼓膜。
2、药物治疗
外耳道炎导致的堵塞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伴有严重肿胀时可短期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真菌性外耳道炎需用克霉唑乳膏局部涂抹,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
3、鼓膜穿刺
中耳积液引起的堵塞在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鼓膜穿刺术引流积液。该操作在门诊局麻下进行,使用特制穿刺针抽吸后可立即改善通气功能,术后需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4、手术干预
肿瘤压迫或外耳道骨性狭窄需行耳内镜下微创手术,如外耳道成形术或肿物切除术。术后需填塞可吸收明胶海绵止血,定期换药避免术腔粘连,恢复期约2-4周。
5、预防护理
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避免进水,洗澡后及时擦干耳廓。油性耵聍体质者每3-6个月到医院清理,勿频繁使用棉签掏耳。儿童玩耍时需监护防止异物入耳,发现耳部不适及时就诊。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佩戴入耳式耳机,减少噪声刺激。饮食上限制辛辣食物以防诱发外耳道湿疹,适当补充锌元素有助于维持耳道皮肤健康。出现耳道瘙痒时勿用力抓挠,可用温热毛巾敷于耳周缓解不适。若突发听力下降伴眩晕呕吐,需立即就医排除突发性耳聋等急症。定期进行耳部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特别是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更需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