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完东西就吐是什么原因
小孩吃完东西就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胃食管反流、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观察呕吐频率、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喂养不当
婴幼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喂奶时吞入过多空气、奶速过快或过度喂养可能导致吐奶。表现为进食后少量奶液从口角溢出,无痛苦表情。家长需采用拍嗝姿势,喂奶后竖抱15-20分钟,控制单次喂奶量在90-120毫升。
2、胃肠功能紊乱
腹部受凉或饮食不洁可能引发胃肠痉挛,出现进食后喷射性呕吐,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建议用温热毛巾敷腹部,暂停辅食添加,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若持续呕吐超过6小时需就医。
3、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鸡蛋等过敏原刺激可能造成呕吐伴皮疹,常见于添加辅食初期。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抗过敏。严重过敏需急诊注射肾上腺素。
4、胃食管反流
食管下段肌张力异常可能导致反复吐奶,呕吐物带酸味,常见夜间平卧时加重。建议抬高床头30度,少量多餐喂养,医生可能开具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促进胃肠蠕动。长期反流需做24小时pH监测。
5、肠梗阻
肠套叠或先天性畸形可能导致呕吐胆汁样液体,伴随阵发性哭闹、血便。腹部超声可确诊,需紧急禁食禁水,及时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延误治疗可能引发肠坏死。
家长应注意保持喂养器具清洁,新辅食遵循三天添加原则,观察排便性状变化。呕吐后2小时内禁食但需少量多次补液,可使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呕吐物带血或胆汁,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日常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避免在哭闹时强行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