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得无痛性心肌梗死
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于糖尿病患者、老年人、长期吸烟者、慢性肾病患者及有神经系统疾病史的人群。这类患者因神经感知异常或痛觉传导障碍,易出现无明显胸痛的心肌缺血表现。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使心脏痛觉信号传导减弱。高血糖还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时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恶心等非典型症状。建议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血糖水平。
2、老年人
老年患者痛阈升高,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退化,对缺血性疼痛感知迟钝。常以呼吸困难、意识模糊为首发表现。年龄增长伴随的冠状动脉钙化也会增加无症状缺血风险。
3、长期吸烟者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同时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可能仅出现冷汗、心悸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戒烟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4、慢性肾病患者
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尿毒素蓄积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且常合并钙磷代谢紊乱加速血管钙化。这类患者心肌梗死时可能仅表现为血压骤降或水肿加重。
5、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有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史者,中枢痛觉处理通路可能受损。心肌缺血时疼痛信号无法正常传导至大脑皮层,易被误诊为普通乏力。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筛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出现不明原因气促、冷汗、恶心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完善肌钙蛋白检测。日常生活中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