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治疗失眠症比较好
中医治疗失眠症主要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节和情志调摄等方式综合干预,需根据个体体质辨证施治。
1、中药调理
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可选用归脾汤加减,肝郁化火型适用丹栀逍遥散,阴虚火旺型常用黄连阿胶汤。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方剂,如酸枣仁、柏子仁等安神药材常配伍使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连续治疗2-4周需复诊调方。
2、针灸疗法
选取百会、神门、三阴交等主穴,配合申脉、照海等配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对心肾不交型可加太溪穴,痰热扰神型加丰隆穴。建议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疗程,孕妇及出血体质者慎用。
3、推拿按摩
采用头面部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配合背部膀胱经循经推按。耳穴压豆选取神门、皮质下等反射区,每日自行按压3-5次。注意按摩力度以酸胀为度,皮肤破损处禁用,睡前1小时操作效果更佳。
4、饮食调节
推荐食用小米粥、百合莲子羹等养心安神膳食,避免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心脾两虚者可配伍龙眼肉、大枣,阴虚型适合银耳、桑葚。每日晚餐不宜过饱,睡前2小时禁食。
5、情志调摄
通过五音疗法配合呼吸训练,角调式音乐可疏肝解郁。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导引术,每日晨起练习30分钟。建立固定作息时间,午休不超过30分钟,避免睡前情绪波动。
中医治疗失眠强调形神共调,建议配合导引气功改善睡眠节律,如睡前练习放松功。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室温维持在20-24℃。治疗期间记录睡眠日记,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及时就医。日常可饮用菊花枸杞茶辅助安神,长期失眠者需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