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和时间是怎样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主要包括器具选择、浸泡时间、煎煮火候与时长控制,一般药材需先浸泡30-60分钟,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20-30分钟,特殊药材需遵医嘱调整。
煎药前应选用砂锅、陶瓷锅等惰性材质器具,避免金属器皿与药物发生反应。药材放入后加冷水漫过药面2-3厘米,质地坚硬的矿物类或贝壳类药材需延长浸泡至1小时。常规煎煮时先用武火快速煮沸,出现药液沸腾后立即转为文火慢煎,解表类药物如麻黄、桂枝等只需煎煮15-20分钟,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黄芪需维持30-40分钟。含有毒性成分的附子、乌头类药材需先煎1小时以上去毒,后下药物如薄荷、砂仁应在最后5分钟加入。每剂药通常煎煮2次,两次药液混合后分次服用。
煎药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水量变化,避免煎干或糊锅,药液剩余量以150-200毫升为宜。服用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及油腻食物,药液宜饭前温服,若出现恶心、腹泻等不适需暂停用药并咨询医师。药材储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受潮或霉变药材禁止使用。特殊体质或妊娠期患者用药前必须明确告知医生,严格遵循个体化煎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