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造影的危害有哪些
小中风一般是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后建议立即停止活动并平躺,避免跌倒或加重病情,同时尽快就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通过保持安静、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痉挛、颈椎病压迫血管等原因引起。
1、保持安静
患者需立即平卧,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避免移动或自行服药,家属应记录症状发作时间及表现,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环境需保持安静,减少声光刺激。
2、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高血压可能加重脑缺血,但血压骤降会影响脑灌注。若出现意识障碍、呕吐或抽搐,需警惕进展为脑梗死。建议家属使用家用血压计每15分钟测量一次,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3、控制危险因素
长期需戒烟限酒,控制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患者血糖维持在空腹4.4-7.0毫摩尔/升。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肥胖者减轻体重5%-10%。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不少于150分钟。
4、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凝治疗可能使用华法林钠片。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稳定斑块。尼莫地平片能改善脑血管痉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5、手术治疗
颈动脉狭窄超过70%时可能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成形术。卵圆孔未闭患者可考虑封堵术。术后仍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评估血流情况。
日常需低脂低盐饮食,多吃西蓝花、深海鱼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避免突然转头或剧烈运动,沐浴水温不宜过高。建议随身携带病历卡标注用药信息,家属学习心肺复苏技能。每3-6个月复查血脂、颈动脉超声等项目,出现头晕、视物重影等症状时即刻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