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真菌性筛窦炎的常规方法
西医治疗真菌性筛窦炎的常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鼻窦冲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
1、药物治疗
真菌性筛窦炎的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真菌药物和辅助药物。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片、伊曲康唑胶囊等可直接抑制或杀灭真菌。辅助药物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可减轻鼻腔炎症,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能缓解鼻塞症状。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鼻窦冲洗
鼻窦冲洗通过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清除窦腔内的真菌团块和分泌物。可采用脉冲式鼻腔冲洗器或球囊导管冲洗,操作时需保持头部倾斜避免呛咳。冲洗可减少真菌负荷,改善局部微环境,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操作。
3、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难治性或侵袭性真菌性筛窦炎,需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手术包括筛窦开放术、病灶清除术等,可彻底清除真菌团块和病变黏膜。术中采用导航系统可提高精准度,术后需配合抗真菌治疗防止复发。
4、物理治疗
局部物理治疗如鼻腔负压置换、微波理疗等能促进药物渗透和炎症吸收。负压置换通过交替压力变化促进窦腔引流,微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这类方法创伤小,适合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5、免疫调节治疗
合并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如注射胸腺肽肠溶片、口服匹多莫德颗粒等。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复发风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免疫指标调整方案。
真菌性筛窦炎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导致炎症扩散。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限制高糖食物摄入以防真菌滋生。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游泳等可能引发鼻腔进水的活动。定期复查鼻内镜和CT评估疗效,出现头痛加剧或视力变化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