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病如何引起的
肩周炎通常由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外伤、内分泌紊乱、免疫反应异常等因素引起。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夜间痛加重等症状,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
1、软组织退变
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肌腱、滑囊等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囊逐渐挛缩粘连,滑膜层纤维化增厚,导致关节腔容积减小。这种退变过程可能伴随钙盐沉积,形成钙化性肌腱炎。退变初期表现为肩部酸胀感,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钝痛。
2、慢性劳损
长期从事上肢重复性动作或过度使用肩关节容易造成累积性损伤。教师板书、家庭主妇晾晒衣物、油漆工刷墙等职业人群多见。反复微损伤会引发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劳损初期可通过改变工作姿势、间歇休息缓解,持续发展可能需局部封闭治疗。
3、急性外伤
肩部直接撞击伤或突然牵拉可能导致关节囊撕裂、肌腱部分断裂。外伤后局部出血、水肿若未及时处理,可能继发粘连性改变。常见于跌倒时手掌撑地、提拉重物扭伤等情况。急性期应制动并冷敷,后期需循序渐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4、内分泌因素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患者更易发生肩周炎。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胶原蛋白代谢,导致肌腱弹性下降。这类患者往往双侧发病,且病程迁延难愈。控制基础疾病是预防关键,必要时需配合胰岛素或甲状腺素治疗。
5、免疫反应异常
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累及肩关节滑膜。炎症细胞浸润释放炎性介质,引发滑膜增生和血管翳形成。这类患者多伴晨僵、多关节对称性疼痛,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控制病情。
肩周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肩部温暖,避免空调直吹。睡眠时可用枕头支撑患侧手臂减轻疼痛。推荐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等康复锻炼,动作需缓慢柔和。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软组织修复。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上肢麻木时应及时就诊,排除颈椎病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