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型流感怎么办

65279次浏览

乙型流感的发生,患者首先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是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另外,患者还需要搭配清热解毒的中药来联合治疗,包括四季抗病毒合剂、连花清瘟胶囊、太龙双黄连口服液、修正抗病毒口服液等。倘若患者发生了高热的不良症状,就需要服用布洛芬。

乙型流感是一种具有比较大的危害性的疾病,尤其是对于那些老人以及小孩这些抵抗力比较弱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务必要趁着病情尚不严重时及早治疗。那么,乙型流感怎么办?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一般而言,乙型流感这种不良症状的治疗,通常都是需要以抗病毒为主,需要使用的药物通常就是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与此同时,建议患者不妨再搭配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的中成药来进行联合治疗,包括四季抗病毒合剂以及抗病毒口服液,除此以外,还有连花清瘟胶囊等。

其次,倘若乙型流感患者出现了反复高热的不良症状,那么建议患者有必要借助布洛芬,又或者是对乙酰氨基酚片这些退烧药物来进行治疗;除此以外,也能够借助肌肉注射的方式来注射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又或者是复方氨林巴比妥这些药物来进行治疗。

倘若患者存在一些诸如发生了高热反复不退,还发生了一些诸如咳嗽、咳痰以及胸闷等不良症状,那么,患者就需要考虑乙型流感已经诱发了病毒性肺炎的发生,这个时候情况非常危险,务必要及早接受胸部CT检查,借此来明确诊断。一般而言,病毒性肺炎由于病情比较严重,往往需要接受住院治疗,需要借助静脉输液来进行抗炎抗病毒治疗。

乙型流感乃由于患者发生了病毒感染而诱发的疾病,通常跟患者自身免疫力以及抵抗力过于低下有关。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务必要做好测量体温工作,并根据体温的变化来调整治疗药物。除此以外,乙型流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能够借助直接接触而发生感染,也可以借助那些被病菌所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相关推荐

02:19
儿童流感吃什么药
儿童患上流感,需遵医嘱选择抗病毒类药物,如施可韦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必要时还可根据症状选择对症药物,如高热可选择美林布洛芬混悬液、泰诺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等药物。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人群普遍易感,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弱更容易感染,会出现高热、头痛、乏力、四肢酸痛、咳嗽等症状。施可韦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避免流感病毒在人体扩散,有效缓解流感导致的高热、头痛等症状,适用于2周龄及以上年龄的流感患者。并且此药是水果口味的,儿童更容易接受,还配有勺子、量杯和量筒,使家长可以精准把控药量,保证了低龄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此外,流感还可选择相关对症药物,如儿童高烧超过38.5℃,可以遵医嘱选择美林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等退烧药物,能够解热镇痛,有效缓解高热症状,需注意与抗病毒药物间隔一段时间服用。由于发烧时会出汗过多,如果儿童衣服被汗液浸湿,家长应及时更换,以免着凉加重病情。
02:42
病毒性发烧吃什么药
病毒性感冒发烧是指机体在感染病毒后,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常见的有流感病毒、鼻病毒及冠状病毒等。如果是一般病引起的发烧,是没有特效药的,可以吃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如果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烧,是有特效药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烧的药物有可威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
02:40
鼻子流清涕是什么原因
流鼻涕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过敏性鼻炎患者,会打喷嚏,流水样涕,这是过敏的一种表现。血管运动性鼻炎或者其他高反应鼻炎,也会表现为流清水样鼻涕。第二、由于鼻窦出现炎症,在窦腔里面有脓液,脓液会从鼻窦引流到鼻腔,最后流出来。鼻涕会表现为粘涕,甚至因为有脓液,会流脓涕。第三、受到外伤以后,单侧鼻腔有鼻涕流出,这种情况需要警惕,有可能是脑脊液鼻漏。是因为脑袋里的水通过颅底的骨折缝流到鼻腔。
02:09
流鼻涕怎么办速效办法
不同的鼻涕代表了不同的症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再给建议。如果是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要口服抗组胺药或者鼻喷的抗组胺药。这些药物能够很快的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我们还可以用鼻喷激素来控制流鼻涕症状,只是这个药起效时间较长,作用较弱。
只流鼻涕能打预防针吗
只流鼻涕也不建议接种预防针。目前大部分疫苗为减毒活疫苗,仍旧具有一定的毒力。一般正常健康人群在接种疫苗时,部分患者会因为疫苗内轻微的毒力,引起免疫反应,会出现轻微的类似感冒的症状。当流涕时,说明人体的免疫力较低,若此时进行疫苗接种,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的亢进,从而加重目前的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引起免疫系统亢进的表现,引起高热的情况。因此对于疫苗接种,建议在身体情况健康的情况下进行。于此同时,接种后需要进行观察是否存在免疫反应亢进的情况。若出现免疫反应亢进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进行治疗,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语音时长 01:22

2021-04-20

83373次收听

流感怎样物理降温
流感的患者在进行物理降温时,需要将水调至适宜的温度,不能过热,也不能过凉,将毛巾放入水中,浸透以后,用沾满水的毛巾进行患者的全身擦洗,尤其在患者的颈部,腋窝,腿窝,以及手心脚心等部位要进行细致的擦洗,这些部位比较薄弱,降温效果比较好,可以达到有效的物理降温目的。患者也可以使用酒精来进行这些部位的擦洗,也可以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同时伴有细菌感染,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时,不能使用酒精来进行物理降温,以免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不仅达不到有效的物理降温目的,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语音时长 01:12

2020-12-23

85963次收听

流感在潜伏期能检查出来吗
流感在潜伏期检查出来的可能性不会很大。由于患者处于流感的潜伏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并不十分明显,有的患者甚至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所以也就不会去医院进行检查,检查出来的概率会明显下降。在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以后,说明患者的病情已经度过了潜伏期,处于发病期,经过各项血液化验检查以及病毒分离检查等相关检查,结合患者的病情,可以对流感做出明确的诊断。如果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比较强,生活作息规律,饮食上有充足的营养,夜间有充足的睡眠,机体有充沛的精力,尽量避免在人群过多的环境中停留,可以尽量减少被传染,发生流感的概率会明显下降。
语音时长 01:17

2020-12-23

85024次收听

流感长期咳嗽吃什么
流感的患者在出现有长期咳嗽的病情时,不仅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在饮食上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理。患者在喝水喝茶时可以适当的加一些冰糖,冰糖具有一定的止咳化痰的功效,有利于缓解咳嗽的症状。也可以蒸一些雪梨膏来进行食疗改善咳嗽的病情,对于缓解患者咽喉干燥、咳嗽、咳痰以及身体无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还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橄榄或者核桃仁等食品,对缓解咳嗽的症状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流感长期咳嗽的患者,在饮食上要避免吃一些过咸的食物,也要避免吃一些油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咳嗽的症状加重。
语音时长 01:15

2020-12-23

84273次收听

流感总是低烧怎么办
在流感患者出现总低热的病情时,需要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病毒的药物规律按疗程进行疾病的治疗,大多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尽快改善低热的病情,这类药物主要包括扎那米韦,奥司他韦等,患者也可以服用莲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加强调理,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保持生活环境的空气清新通风良好,避免在污染的环境中生活,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增加营养,尽量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比较丰富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促进病情尽快恢复。
语音时长 01:15

2020-12-23

81467次收听

怎样预防流感
预防流感是需要从多方面注意的,需要勤漱口,勤洗手,按时的吃饭,注射疫苗,清理鼻涕的时候要用一次性纸巾,然后放在带盖子的桶里面,还需要注意空气保持清新,这样就可以预防流感的。如果发现了流感,一定要早日做治疗。
副流感病毒感染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对副流感病毒感染不是非常了解,是常见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出现,一定要保证呼吸道通畅,做好抗感染治疗以及支持疗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恢复。
流感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流感传播的途径大体是以下这三种分别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以及病毒污染传播,这三个传播方式最为强烈的大概就是后面这两种,绝大多数的人如果本身抵抗能力不够强,基本上都无一幸免,一定会被传染。
02:30
什么情况不能打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是接种一剂百白破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而且百白破疫苗的全程免疫是4剂,基础免疫是3剂,起始月龄是三个月,即三、四、五月龄分别接种一剂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需要在孩子一岁半时做一次加强免疫。如果孩子明确对百白破疫苗中的某一种成分过敏,则不可以接种;第二如果正处在急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或者处在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也不能接种;第三是发烧时不能接种;第四是孩子有没有控制的癫痫病或者有没有控制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都不能接种。
乙型流感高发如何分辨
流感也就是指流行性感冒,这种感冒和普通的感冒相比较危害要严重的多,一旦患病不仅仅危害患者的身体,还会对患者的精神造成影响,尤其是孩子最容易受到流感的侵害,做父母的要注意分辨才行,那么乙型流感高发我们该如何进行分辨呢?
甲型h1n1流感疫苗注意什么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流感类型,一旦患上了这种类型的流感严重了会危及生命,但是不用担心因为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也是有方法的,比如说我们可以打甲型H1N1流感疫苗来进行预防,但是在打疫苗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那么打甲型H1N1流感疫苗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