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黄疸喂养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0-02-2857751次浏览

孩子存在新生儿黄疸,妈妈喂养孩子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一下,必须给孩子补充充足的水分以便于孩子排泄;其次,倘若属于母乳性黄疸,那么需要停止喂养几天便于诊断;最后,妈妈不可以吃那些黄色的食物,比如菠萝、红薯以及胡萝卜等等。

新生儿黄疸这种不良症状的发生,给很多家长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困扰,生怕这种疾病的发生,会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也是十分不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那么,新生儿黄疸喂养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倘若孩子需要接受蓝光治疗,那么,由于蓝光这种情况会导致患儿的能量消耗过多,必然会导致患儿出现不显性失水,因此,建议家长们有必要对接受了蓝光照射的孩子额外补充一些水分,借此来促进孩子更好地排泄,以便把孩子体内的胆红素尽可能排泄出体外。
  除此以外,倘若孩子确定属于母乳性黄疸,那么建议不妨暂停母乳喂养几天,这种样子不但能够有助于诊断,而且还有助于治疗,此乃一种诊断性治疗的好方法。一般来说,倘若孩子停止母乳喂养以后,3天到4天以后黄疸就会消退,那么孩子所患的就是母乳性黄疸。
  另外,孩子出生以后,建议务必要按照孩子的身体需要来进行喂养,必须保证足量热量的摄入,多一些排大便以及小便,这样子可以帮助孩子减轻黄疸所诱发的不良症状。
  一般而言,倘若孩子的黄疸值超过了正常的黄疸值,那么,首先建议考虑借助口服药物来进行治疗,倘若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就需要到医院接受蓝光治疗,又或者是接受采取进一步治疗,倘若病情依然没有办法得到缓解,那么就需要接受换血治疗。
  最后,新生儿黄疸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妈妈在喂奶的时候,五不要少吃一些黄色的食物,包括南瓜以及胡萝卜,还有红薯以及菠萝等等,这些黄色食物有可能会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所以尽可能少吃,最好不吃。

相关推荐

03:16
新生儿总胆红素正常值范围
对于新生儿而言,孩子总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是因人而异的,且也因时而异,即胎龄不同,生后日龄不同,以及孩子有无存在一些高危因素,或原发病的情况下,每一个孩子的总胆红素的正常值的范围都不一样,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孩子出生后,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一些特点,所以在生后可能会出现胆红素水平的增高,如果孩子是一个胎龄较小的新生儿,如孩子胎龄只有28周左右,此时孩子的总胆红素正常值范围较低,若孩子的总胆红素的范围超过5mg/dl,此时就已超标,可能需给孩子进行光疗的积极处理。但是,如果孩子是一个38周以上的足月儿,这个时候,实际上需要对总胆红素的水平增高进行处理的标准也不一样。
宝宝两个月了黄疸还没退正常吗
如果两个月的宝宝黄疸还没有退完,就属于不正常的情况。因为正常情况下,大多数足月的宝宝会在出生后两周之内,身上的黄疸就会逐渐退完,也有一个月左右黄疸退化的情况。如果两个月的宝宝黄疸还没有退完,考虑的是患有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家长应当及时带宝宝到当地正规医院的儿科门诊进行全面的检查,可以通过彩超检查,明确宝宝的身体状况,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通常是宝宝喂服一些相对症的药物,以及配合紫外线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必要时可能采取手术的方法,才能缓解宝宝的病症。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8

69803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时候退
新生儿黄疸要结合孩子的具体的情况来分析,足月儿生理性黄疸,是生后2到3天出现,4到5天是达到高峰的,5到7天消退,一般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黄疸的话,都由生后的3到5天出现,5到7天达高峰最长可以达到3到4周,另外母乳性黄疸,可以持续三周甚至到三个月。母乳性黄疸也有早发的有晚发的,早发的母乳性黄疸主要是跟母乳的喂养不当,母乳摄入量不足发生的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相近,晚发性的话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常发生在生后的1到2周,可以持续到8到12周,这种患儿一般情况是良好的,吃来也好,生长发育也好,黄疸的话持续时间比较长,三周有的甚至到三个月。如果是直接胆红素升高,考虑有肝脏的异常,像胆道闭锁或者是胆汁淤积这一类,黄疸可能早期不是太明显,到后期2到3周之后逐渐的比较明显,大便的颜色也开始改变,严重的话成为白陶土一样的改变,另外这个尿的颜色的也会变深,黄疸出现以后的话,这种黄疸是比较难消退的,并且呈现日益加重的一个现象,这类患儿像同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闭锁,或者胆道附近的一些肿瘤,或者胆肝门的淋巴结肿大的压迫胆道而发生的阻塞性黄疸。另外还有一大类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话,这些引起的黄疸也会可能持续很长。
语音时长 01:55

2020-03-12

59675次收听

小儿黄疸多久退掉
小儿黄疸退掉的时间和黄疸的性质有关系,生理性黄疸完全退掉大概要14天左右,早产儿需要一个月左右。病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退掉的时候和发病原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方法等有关系,至少也得一两个月。母乳性黄疸大部分在两个月左右就能够退掉。
02:56
新生儿黄疸总高那么一点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如果总是高一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正常的生理性黄疸,不超过12,新生儿出现12点多,其他状态都很好,我们可以观察。因为生理性黄疸随着年龄的增加的话,会逐渐下降,不用太过担心。如果它的值在随着年龄增加的时候也没有下降,还是要超过正常值,就要考虑病理性黄疸,需要进行干预。对于新生儿来讲,黄疸并不是固定值,需要根据出生时间进行判断,比如5-7天升高,7-14天到达高峰值,14天后下降,这是正常情况。如果黄疸降到正常之后,又出现高于正常值一点的情况,就需要做相关检查找出病因。总之,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都会自然下降无需干预,病理性及其他疾病类黄疸需要积极干预,使新生儿尽快恢复正常。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是可以预防,尽量多吃奶,多排多尿,预防感染,都会使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降低。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疾病,新生儿黄疸是可以治愈,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时候是可以预防,家长需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反应、奶量、运动状况、大小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主要是新生儿出生后要鼓励尽早的开奶,加强喂养,新生儿的排尿排便增多,有利于胆红素通过尿液粪便排出,或者可以学习简单的抚触动作,促进孩子的胃肠蠕动,也可以促进排便。家长需要注意避免孩子的感染,加强皮肤的护理,保持脐部的清洁,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注意保暖。哺乳期间产妇要注意饮食,注意按医师的指导合理的用药。如应用特殊药物,须酌情的暂停母乳喂养。对于符合新生儿溶血情况的孕妇,在孕期需定期的产检,监测母体内抗体的低度,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新生儿黄疸的加重或者发生,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54

2019-12-20

54054次收听

02:56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部分患儿可能会遗留下永久持续的神经系统损害,包括锥体外系的损害、感觉性听力的丧失、眼球运动的障碍和牙釉质的发育不良,会造成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极度下降。黄疸是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的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的明显升高,进而导致皮肤粘膜、巩膜黄染而出现的疾病。新生儿出生以后,多数在第2~3天开始出现黄疸指数的升高,皮肤出现黄染,可以到4~6天达到高峰,7~10天左右会逐渐的消退,这是生理性黄疸的正常过程。如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偏高,超过一定的范围,或者上升速度太快,比如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每分升20毫克,或者是上升速度大于零点五毫克每分升每小时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
当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病因时,大多数都是因为体内胆红素分泌过多所致,或者是体内血浆白蛋白不能结合胆红素引发的病症。若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则其发病原因可能是因为体内分泌过多的胆红素,或者是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导致不能及时排出多余胆红素,造成体内胆红素堆积,从而患上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是怎么回事
宝宝血液中的胆红素明显升高,会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出现。如果黄疸比较轻微,一般在一定时间内可自行消退。不过一些较为严重的黄疸,应通过照蓝光治疗,它可以将血清间接胆红素经由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起到减轻黄疸的效果。
新生儿黄疸很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的生理性黄疸会随着新生儿不断的生长、代谢会逐步消失;而一旦出现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后遗症,所以一旦出现进行性加重和黄疸程度过深、还有退而复现的黄疸,这都提示新生儿可能出现特殊的病理性黄疸,需要做进一步相关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做治疗首先要进行光疗,然后根据患儿黄疸发生的具体病因,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严重的可以并发新生儿脑病,新生儿脑病顾名思义是胆红素侵犯到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胆红素在特殊神经核的沉积,特殊情况下可以造成胆红素脑病,并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后遗症,严重的可能威胁婴儿的身体健康。
语音时长 01:41

2019-04-26

60829次收听

黄疸的危害是什么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有致命的危险,即使生命保住了,也可能会出现胆红素脑病,让宝宝有听力损伤,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所以宝宝出现了黄疸后要及时治疗,生理性黄疸多喝水,多排泄,多晒太阳就可以,病理性黄疸可以服用药物,照蓝光,换血治疗等。
03:39
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
一般情况下,对于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措施有很多。想要预防新生儿黄疸,需要保证宝宝每天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在一些G6PD缺乏高发的地区,孕妇一定要忌食蚕豆,不管是任何烹饪方法都不可以吃蚕豆,也不要吃蚕豆制品。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健康没有影响,几天以后会自己消退。另外,要鼓励母亲尽早开奶,可以在孩子出生后半小时开奶,少量多次喂养,给婴儿服用益生菌,母亲多吃汤水类食物,促进泌乳。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如果母亲有肝炎史,或者是曾经生过病理性黄疸的婴儿,就需要进行产前测定血中抗体以及动态变化,并且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除此之外,夫妻双方如果血型不合,就应该定期做有关于血清学以及羊水的检查。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新生儿黄疸治疗可以是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是简单而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光的作用下使未结合胆红素光异构化,形成构象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也就是光红素,上述异构体呈水溶性,它可以不经过肝脏处理,快速的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出去,是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主要原因。蓝光、绿光效果最好,平时的日光灯或者是太阳光也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蓝光箱中,两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挡,其余的部分裸露,用单面光或者是双面光照射,可采用连续的或者是间歇的照射方法,将胆红素降到7个毫克每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光疗的时候需要注意补充核黄素,注意适当的补充液体。另外,换血疗法能有效的降低胆红素换出已经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也可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的掌握指征。一般地在光疗失败的时候,重症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都需要考虑换血治疗。应用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者是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包括运用一些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用碳酸氢钠、肝酶诱导剂比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对于早期溶血的患儿,可以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再一个是支持治疗,支持治疗主要是积极的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的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3:42

2018-09-14

55698次收听

03:35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光照疗法。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光照疗法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治疗,至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对于新生儿的治疗。2、换血疗法。一般情况下,换血疗法可以用于光疗失败的时候。换血疗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胆红素换出已经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是,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故应该严格的掌握指征。3、药物治疗。包括白蛋白,肝酶诱导剂,免疫球蛋白。4、支持治疗。支持治疗主要是积极的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的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反复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这个日龄的胆红素的测定正常值应该小于2~3毫克/dl,婴儿胆红素值又较前升高,有2种可能性:1.母乳性黄疸,2.有病理情况。如何来判断要结合婴儿的综合情况(吃喝拉撒、体检等)及有关医疗上的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