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阻肺应该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20-03-0356249次浏览

慢阻肺是肺部疾病,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它是可以预防的疾病,主要就是戒烟,还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想要运动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这样可以很好的预防。

都说身体建康,少得病,要知道即使再好的保养,也会存在一些疾病,比较肺部疾病中的慢阻肺就是很常见的疾病,其实想要减少这种病发生的可能性,就需要积极的对待比较好,这样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慢阻肺是可以通过预防控制病情的,所以在日常就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这样可以很好的预防疾病,主要就是戒烟,因为烟会对肺部造成伤害,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疾病,所以戒烟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也是花费最低的的预防措施。

如果想要预防慢阻肺,最好是加强室内通风,可以很好的加强厨房排油烟措施,在工作时间也要注意,环境上就应该降低职业粉尘危害。慢阻肺的患者需要在肺功能稳定期的时候,最好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这样就可以对自己以及疾病的控制有好处。

对于轻度肺功能异常的人士来说,想要预防慢阻肺,最好是做些游泳运动,如果是出现呼吸道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就要注意,最好不要选择运动锻炼和方式,主要就是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个人的防病的能力。

慢阻肺的患者不仅需要预防,还要了解一些疾病的情况,这样可以在疾病出现的早期就进行专业的处理,不会耽误病情,在预防上也会有效果,常见的症状为咳嗽、气喘、胸闷等现象,临床上对于这类疾病不可以治愈,也没有比较好的有效方式,此时就需要对症用药进行处理。

慢阻肺属于肺部慢性疾病,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最好是做好预防工作,主要就是从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从周边的环境做准备,这样就可以做好预防,尤其是在症状出现的早期可以及时发现,避免病情发展。

相关推荐

轻度肺功能阻塞可以剧烈运动吗
轻度肺功能阻塞是不能剧烈运动的。出现轻度的肺功能阻塞,说明肺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剧烈运动容易导致症状反复发作或者加重,因此,轻度肺功能阻塞患者是不能剧烈运动的。但是,轻度肺功能阻塞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的,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病情康复。一开始可以选择一些轻度的锻炼方式,例如慢走,慢跑等,循序渐进的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平时可以多进行深呼吸、深吸气等帮助改善肺活量。另外,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19

68151次收听

得了慢阻肺传染吗
慢阻肺传染吗?这是很多人不了解的问题,据专家介绍,慢阻肺并不具有传染性,这是一种由感染以及吸烟长期吸入有害物质等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因此患者及家属需要注意,慢阻肺不传染,但是一定要尽早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
慢阻肺防治亟待加强
慢阻肺是很严重的肺部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疾病的患者不断增加。病因主要是由有吸烟或有较长期粉尘、烟雾或有害气体的人数最多,主要表现就是咳嗽。这种疾病很难治愈,那么“慢阻肺”如何防治亟待加强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
慢阻肺是呼气困难怎么办
慢阻肺病人出现呼气困难也很常见,因为慢阻肺往往是小气道发生病变,因此小气道会出现阻塞,弹性减退等多种病理性的改变,影响呼气受限,临床症状就是表现出呼吸的时候更费力。所以可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来缓解气道的受阻状态,舒张支气管,从而缓解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激动剂、抗M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茶碱类药物等;同时还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来缓解气道慢性炎症,也可以间接性的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另外慢阻肺病人在急性加重期往往合并有细菌的感染,比如出现链球菌内容感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就需要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包括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和头孢类药物。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特别是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时,还可以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语音时长 01:49

2020-11-26

51854次收听

慢阻肺可以用抗生素吗
慢阻肺可以用抗生素,但多是在其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处于稳定期的时候,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慢阻肺并不是感染引起的疾病。此时,患者多需要予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配合必要的对症处理药物,例如止咳、祛痰、雾化吸入等处理,有时还需要氧疗等。当慢阻肺因细菌感染下呼吸道,引起其急性加重,此时多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炎处理。但是在慢阻肺出现咳嗽、咳脓性痰、喘闷症状加重,甚至伴有畏寒、发热等症状时,多提示其急性加重,往往合并有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可以考虑应用抗生素治疗。但在慢阻肺稳定期时,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免造成耐药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43

2020-10-20

64640次收听

慢阻肺是呼气声音重吗
慢阻肺是可以出现呼吸声音重的,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慢阻肺,是由于气管,特别是细支气管的炎症所引起的疾病,慢阻肺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细支气管长期受到粉尘、烟雾等刺激以后产生了慢性的非特异性的炎症。这种炎症可以让细支气管的管径越来越小,从而使得气流在通过细支气管的时候会发生湍流,就会出现声音重这种情况,那这是一种病理的状态,应该引起患者重视。
语音时长 01:45

2020-10-20

52420次收听

慢阻肺应该注意的问题
对于慢阻肺这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一定要尽早的治疗,当然还要注意治疗慢阻肺应该注意的问题,只有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才能让慢阻肺的治疗有更好地效果,避免出现其他的误区,导致病情加重的结果,那么具体的治疗慢阻肺应该注意的问题请看下面的介绍。
慢阻肺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慢阻肺早已成为危害人体生命的一大主要疾病,所以了解病因也比较重要,除了最为常见的抽烟之外,这和大气污染反复感染,还有抗蛋白酶平衡失调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建议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这些因素,可减少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诱发的不良症状,通常就是气短和呼吸困难,还有消瘦以及焦虑,还包括骨质疏松以及身体疲乏等等。倘若患者进行了一些剧烈运动,就会导致气短和呼吸困难这种不良症状出现加重的情况,务必要及早治疗。
02:29
慢阻肺会发展成肺癌吗
慢阻肺和肺癌之间没有很明确的关系,但是慢阻肺可能是肺癌的危险因素。因为慢阻肺归根到底是慢性的气道炎症,如果炎症持续存在、反复发作,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慢阻肺一旦诊断明确,患者应该要积极地控制好病情,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加重的次数,减少对患者呼吸道、肺泡的损伤,从最大程度上减少转化为肺癌的几率。一些特殊人群应该积极地做好早期筛查工作,能在肿瘤的早期发现,并进行积极地处理。同时高危患者应该进行肿瘤相关的早期筛查,将疾病控制在早期阶段。
02:12
慢阻肺能治好吗
目前慢阻肺应该是不能够完全断根的,也就是无法根治的一个疾病。一旦明确诊断,患者要进行积极地治疗,但是目前很大程度上都是一个功能地纠正。比如患者断了根小手指,是不需要必须再植的,因为患者的其他四个手指头完全能应付日常生活。一样的道理,慢阻肺一旦患有,是不能够把肺修复如新的。但是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能够维持肺功能在一个正常范围内。所以大家一旦得了慢阻肺,更多的是要配合医生积极地用药,定期地监测,定期地复查,把自身的肺功能维持在一个最佳的状态。
03:23
慢阻肺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针对慢阻肺患者的治疗药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对于慢阻肺患者的病情表现,也有两个阶段。首先是慢阻肺的急性发作期,其次是慢阻肺的稳定期。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首先可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激素以及抗生素,或者是一些祛痰药,来进行治疗。对于患有慢阻肺的病人来说,支气管扩张剂是一种最主要的治疗药物。通常情况下,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效,一种是长效。短效的治疗药物有万托林、沙丁胺醇。长效的治疗药物有福美特罗、沙莫特罗;还有一类是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它也分长效和短效两种。慢阻肺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减轻患者气短的症状,控制咳嗽和喘息,可以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发作,或避免出现致命性急性发作。
慢阻肺晚期的症状
慢阻肺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经过有效的干预治疗,进展还是相对比较缓慢的。如果在10年前进展是比较快的,但是近十年或者近十几年的医疗技术改善,对针对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有效手段的增加,慢阻肺的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有效的控制,规范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好的,病情进展很慢,甚至说可以和普通人的肺的损害程度步骤进展是一个相似的过程。所以慢阻肺后期很多患者是经过规范治疗生活质量非常好的,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那慢阻肺进行性加重后期会出现一个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的时候呢,需要有效的氧疗氧疗,包括心氧治疗,就患者有严重的缺氧,而且患者还会有通气受限,出现二氧化碳潴留也就是肺内的有害气体,废气呼出的二氧化碳不能够正常的排出来,在做血气分析的时候提示这些二氧化碳,潴留就提示二型呼衰这个时候患者的喘憋,会感觉很难受很严重,这个时候需要用呼吸机治疗如果到达二型呼衰。这个程度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严重的下降,还有后期他会出现相应的心脏的受损,也就是心功能不全肺心病的表现,他会有全身的水肿脏器的瘀血同时出现各个脏器功能下降,包括心功能肾功能肝功能相应的下降。
语音时长 02:28

2018-06-07

63196次收听

02:18
慢阻肺发烧怎么办
慢阻肺发烧常常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伴有呼吸道的感染导致的。这个时候的治疗主要针对感染治疗。还有一些慢阻肺的病人发烧,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比如说流感病毒。这个时候常常选择中药治疗,或者相应特殊的,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来治疗。
01:19
慢阻肺会传染吗
慢阻肺不会传染。慢阻肺的致病原因常常是反复的、长期的接触有害气体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所以和慢阻肺患者密切接触,如住在同一个病房、长期在一起工作、在一个家庭中生活等,不会存在交叉感染。出现类似病症要早些寻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