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如何确诊
肺腺癌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及分子检测。主要方法有胸部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腔镜手术活检、基因检测等。建议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评估后选择针对性检查方案。
1、胸部CT检查
胸部CT是肺腺癌筛查的首选影像学手段,能清晰显示肺部结节的位置、大小及形态特征。磨玻璃样结节、分叶状边缘或毛刺征等表现可能提示恶性病变。对于直径超过8毫米的实性结节或混合性磨玻璃结节,通常需要进一步活检确认。低剂量螺旋CT适用于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
2、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气道内病变,并对中央型肺腺癌进行活检取样。联合超声支气管镜可提高周围型病变的检出率,通过针吸活检获取组织标本。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咳嗽或少量出血,但并发症概率较低。该检查对评估肿瘤侵犯范围具有重要价值。
3、经皮肺穿刺活检
在CT引导下经胸壁穿刺获取肺组织标本,适用于外周型肺腺癌诊断。操作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需监测气胸等并发症。病理科通过免疫组化检测TTF-1、NapsinA等标志物可明确腺癌分型。该方法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存在肿瘤针道转移的理论风险。
4、胸腔镜手术活检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可完整切除可疑肺结节进行病理检查,兼具诊断和治疗价值。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能即时确定病变性质,指导后续手术范围。对于难以通过穿刺确诊的微小病灶或混合性磨玻璃结节,胸腔镜活检是金标准。术后需留置胸腔引流管观察3-5天。
5、基因检测
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检测EGFR、ALK、ROS1等驱动基因突变,对肺腺癌靶向治疗选择至关重要。检测样本可来自活检组织或血液循环肿瘤DNA。PD-L1表达检测则能预测免疫治疗效果。分子分型已成为肺腺癌诊疗规范的必要环节,建议所有患者确诊后完善相关检测。
确诊肺腺癌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均衡饮食以维持机体营养状态,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注意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建议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并及时疏导焦虑情绪。严格遵医嘱完成后续放化疗或靶向治疗,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