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结石是如何诊断的

发布时间:2020-11-2062351次浏览

胆结石是如何诊断的呢?患上了胆结石在治疗之前需要先去诊断,这也是治疗疾病通常需要进行的步骤之一,因此患有胆结石的人们对于胆结石的诊断方式是需要多了解的,毕竟诊断也具有很大的重要性,那么胆结石是如何诊断的呢?

疾病诊断

胆囊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超声检查,通常容易确诊。但由于其症状的不典型性,往往难以与其他上腹部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

胆囊结石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急性或慢性胃炎可以表现为由轻到重的各种不典型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的症状。很多胆囊结石引起的疼痛部位不再右上腹,而在上腹部正中部位,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炎。

消化性溃疡如果有消化性溃疡的病史,上腹痛与饮食规律性有关。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多发生在餐后疼痛或腹胀,尤其在油腻饮食后出现。

慢性肝炎当肝炎导致肝功能异常时,可以有右上腹隐痛不适、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可以通常超声诊断和肝功化验来区分。

脂肪肝目前有相当比例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脂肪肝,右上腹部不适的症状难以区分来自有结石的胆囊还是有肝损害的脂肪肝,需要专科医生帮助鉴别。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对于胆结石的诊断方法,胆结石我们知道症状不是那么的明显,所以我们如果发现自己有一些症状,或者是不适的现象的话,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做一些这样的检查,及时的确定自己是不是患有胆结石。

相关推荐

胆结石的病症表现
胆结石也叫做胆系结石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关于胆系统方面的疾病,并包含有多种结石类型,胆结石的病症表现有哪些,胆结石的症状总体来说并不是很明显,患者往往都是在感觉很是疼痛时才会有所发觉,但也有一些较明显症状,所以在平时应多加注意。
胆结石综合知识概述
一提起胆结石这种疾病,有很多人都能大概的知道这种疾病的一些知识,这是因为这种疾病在生活中是非常高发的一种疾病,但是,很少有人了解胆结石这种疾病的详细知识,那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胆结石综合知识概述。
胆结石为何难治该治疗方法有什么
胆结石为何难治?该怎么治疗呢?总所周知胆结石是一种比较难治愈的疾病,很多患者们都有过胆结石反反复复的经历,其实胆结石是可以完全治愈的,而出现复发的情况也是与很多原因有关的,只要大家找出原因就可以彻底的摆脱胆结石的困扰,那么胆结石该怎么去治疗呢?
胆结石适合用什么方法治疗
胆结石适合用什么方法治疗呢?出现了胆结石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胆结石的治疗方式比较多,而一般来说想要治愈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还是需要提醒大家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也不能够太过忽视,那么胆结石适合用什么方法治疗呢?
胆结石术后不可以吃什么
胆囊切除是去除生命的胆囊,同时缓解症状。让病人尽可能的恢复正常的饮食和生活,那么,绝大多数患者在胆囊切除后,基本上可以逐渐的恢复正常饮食,但是在手术后早期我们建议仍然某些食物是属于相对禁忌的。那么包括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像蛋黄、鱼子酱、蟹黄、动物内脏,那么还有一些像过度加工的食品,人造奶油,腊肉,罐头食品等,对于某些调味品,特别是辛辣刺激,像辣椒,芥末这样的容易引起消化道不适的食物,也要尽量减少食用,同时胆囊切除后,我们建议戒烟、戒酒,像浓的咖啡、浓茶、碳酸饮料也要尽量避免,那么伴随着身体逐渐适应没有胆囊的状态,那么通常正常的饮食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充分的营养提供,对于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都是必须而且是不会引起什么不适症状的。
语音时长 02:04

2020-02-21

59754次收听

02:10
泥沙性胆结石能排出吗
泥沙性胆囊结石,是指胆囊结石多发胆囊结石直径通常较小在胆囊内可以来回移动,那么在超声上也可以看到胆囊内大小比较均匀流动性的密集的光的回声,那么这种情况由于结石较小,泥沙样结石有可能会通过胆囊管进入到胆总管,那么比较小的结石当然有可能自行排出,但是泥沙样胆囊结石很容易引起胆绞痛急性胆囊炎的发作,而且一旦泥沙样结石进入到胆管,而无法通过胆管,进入到肠道的时候,会引起胆道的梗阻。继发胆管炎,甚至是急性胰腺炎,所以对于泥沙样胆囊结石,我们的建议是严格的控制饮食,特别是减少食物当中脂肪的含量,以避免出现急性胆绞痛或急性胆囊炎的发作,同时呢,我们也不建议任何主动的排斥治疗。
症胆结石症状有什么
胆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腹痛。具体位置是腹部右上边绞痛。有时一阵一阵,偶尔会加剧。加剧时会蔓延到背部和胸部,同时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一般病发的原因多与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有关。若患者已出现发热症状,说明他胆囊已经开始化脓感染了,再发展下去可能会穿孔。穿孔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治疗会非常棘手。急性胆囊炎病情发展非常迅速,拖的时间一长,会出现脱水甚至休克的症状。此病通常病发率男性比女性高,可以选择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生活上适当节制饮食,宜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少吃脂肪过多、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多注意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自己的状态也不能焦躁,需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经常心情不畅也会诱发此病。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27

55107次收听

03:16
胆结石手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肝胆结石形成原因大部分是胆盐的沉积引起的,而胆盐沉积和我们不规律的生活,不规律的饮食有关系。胆囊手术后因为有全麻的刺激,胃肠道常常还属于麻痹状态,所以术后第一天可以少进一些温水,让胃肠道有个适应的过程。第二天下午,可以喝一些流质的米汤,纯流质的食物,第三天开始从逐渐过渡到软食、清淡饮食,特别要注意忌高油高糖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对于胆道系统的负担比较大,术后饮食不当,会出现腹泻甚至腹痛的表现。胆囊结石手术后的饮食,关键在于清淡饮食的循序渐进。
胆结石怎么排出来
胆结石本身,就有着很多不同的类型,而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因为细菌感染而导致的,如果未及时接受治疗,也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现象,如果结石的范围并不是很大,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通过多喝水,多走路,多爬楼梯的方法来改善,当然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02:11
胆结石不能吃什么
胆结石患者饮食结构要均衡,不可完全偏素,也不可偏荤食。胆结石中最常见是胆囊结石。人的胆道包括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部分患者也会有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如果饮食中含有油脂的成分,胆囊会将储存的胆汁挤压到肠道,促进脂肪的代谢。如果饮食不太规律,比如不吃早饭、晚饭进食比较晚,或者偏好吃素食、油腻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胆结石的产生。一般建议患者第一是要定时定点吃饭。第二是要在饮食结构上不能完全偏素食,也不能偏荤食,饮食要均衡。结石较轻的患者,一般建议定期复查即可。如果结石较严重,需要微创取石或者手术切除。
胆囊切除后饮食注意什么
现在做胆囊切除术,一般都是用腹腔镜。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微创的手术,术后患者也没有大的腹部切口,恢复也比较快。所以,术后一般切口很少有出现感染的情况。一般取胆囊的切口可能会稍微大一点,但是这个切口发生感染或者发生切口疝的几率是很低的。术后的饮食情况,一般术后的饮食需要逐步的恢复;术后早期先吃一些半流质的、低脂的食物,这样有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随着术后胃肠功能的逐渐恢复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逐渐增加饮食。因为有的病人可能恢复较慢,会出现术后腹泻或者排便不畅,可能还要结合一些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来帮助患者术后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25

2019-01-14

61758次收听

01:31
胆结石和胆囊结石的区别
胆结石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结石可以长在胆囊内、肝内胆管内、肝外胆管,笼统称为胆结石,从发病率的角度来讲,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位置的结石,在胆结石中占绝大多数的比例,因此通常把胆囊结石称为胆结石。
01:46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胆结石的形成因素较复杂,根据胆结石的成分可分为三类:第一,胆固醇类结石,包括混合性结石和纯胆固醇结石,胆固醇含量超过70%,在纯胆固醇结石中超过90%,其他成分有胆红素、钙盐等。第二,胆色素类结石,胆固醇含量应低于40%,分为胆色素钙结石和黑色素石。胆色素石为游离胆色素与钙等金属离子结合而成,含有脂肪酸、胆汁酸、细菌、黏蛋白等,其质软易碎,呈棕色或褐色。黑色素石不含细菌,质较硬,由不溶性的黑色胆色素多聚体、各种钙盐和黏液糖蛋白组成。第三,其他结石,磷酸钙或棕榈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少见胆结石。
胆结石怎样确诊
胆囊结石的确诊非常简便,在诊断胆囊结石时,最准确简单的手段是腹部超声检查。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大小,胆囊壁厚度、水肿等炎症的表现,同时也可清晰显示胆囊内有无结石,其中包括结石的大小,结石的数量、结石是否在胆囊之外。
语音时长 01:28

2018-06-13

61049次收听

胆结石是不是一定要手术
胆结石患者,如果发生过急性胆囊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或长期疼痛不适,需要做手术。如果胆结石长期存在,会导致病慢性胆囊炎,也需要进行手术。如果结石排到胆总管,可以通过手术或内镜取出结石。没有症状的患者,定期检查、观察即可。
语音时长 02:14

2018-06-13

5746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