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肺腺癌是怎么回事
浸润性肺腺癌可能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肺部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放疗等方式治疗。
1、长期吸烟
长期吸烟是浸润性肺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致癌物质会损伤肺部细胞,导致基因突变。吸烟者出现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时需警惕。治疗需结合戒烟干预,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吉非替尼片、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
2、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雾霾、工业废气等污染环境会增加患病风险,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可沉积在肺泡引发癌变。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表现。防护措施包括减少户外暴露,医生可能采用培美曲塞二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进行化疗。
3、职业暴露
接触石棉、砷、铬等职业致癌物的人群患病率较高,这些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诱发癌变。常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反复肺炎等。需做好职业防护,治疗时可选择阿法替尼片、奥希替尼片等二代靶向药物。
4、遗传因素
存在EGFR、ALK等基因突变的人群具有遗传易感性,这类患者通常发病年龄较轻。基因检测可明确突变类型,针对EGFR突变可使用厄洛替尼片,ALK阳性患者适合克唑替尼胶囊治疗。
5、肺部慢性炎症
肺结核、慢阻肺等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可能导致肺组织癌变。患者常见咳血、杵状指等体征。控制基础疾病是关键,晚期患者可考虑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治疗。
确诊浸润性肺腺癌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肿瘤标志物变化,出现新发症状及时就诊。治疗期间需保持良好心态,家属应给予充分心理支持。
相关推荐
01:12
01:22
01:21
02:18
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