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怎么得的
哮喘可能由遗传因素、过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职业性刺激物等原因引起。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1、遗传因素
哮喘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哮喘时,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加。这类患者通常伴有特应性体质,可能同时存在过敏性鼻炎或湿疹。基因检测可发现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的基因变异。治疗需避免诱发因素,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2、过敏原暴露
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可刺激气道产生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患者接触后数分钟内会出现支气管痉挛,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明确过敏原。除规范使用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缓解症状外,关键要采取除螨、空气净化等环境控制措施。
3、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感染可损伤气道上皮,诱发气道炎症和重塑。儿童时期严重病毒感染后,约30%会发展为持续性哮喘。急性期需对症治疗,慢性期应长期规律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感染诱发急性发作。
4、空气污染
PM2.5、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会激活气道巨噬细胞,释放白三烯等炎症介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交通相关污染区域居民哮喘发病率更高。这类患者需关注空气质量指数,重度污染时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防护口罩。药物治疗可选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糖皮质激素。
5、职业性刺激物
长期接触异氰酸酯、谷物粉尘等职业致敏物会导致职业性哮喘。木工、面包师等行业从业人员风险较高,表现为工作期间症状加重,休息日缓解。确诊后需调离暴露环境,并长期使用扎鲁司特片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肺功能监测应作为职业健康体检常规项目。
哮喘患者应建立规范的用药方案,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日常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床上用品。适度进行游泳、太极等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寒冷干燥环境下的剧烈运动。记录症状日记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肺功能评估。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