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肺气肿的原因有哪些
肺气肿可能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接触、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肺气肿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慢性咳嗽、胸闷等症状,需通过肺功能检查等明确诊断。
1、长期吸烟
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肺泡壁结构,导致肺泡弹性纤维断裂。长期吸烟者支气管黏膜纤毛功能受损,清除能力下降,有害物质持续刺激肺部组织。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咳痰、喘息等症状,需通过戒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治疗。
2、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雾霾、汽车尾气等污染环境中,悬浮颗粒物会沉积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这些颗粒物诱发慢性炎症反应,逐步损伤肺实质。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干咳、运动耐力下降,建议减少户外暴露,必要时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炎症。
3、职业粉尘接触
煤矿、纺织、建筑等行业从业人员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石棉等粉尘,粉尘在肺部沉积形成纤维化病灶。这种职业暴露会导致肺组织弹性减退,常合并杵状指、发绀等体征,需加强职业防护,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氨茶碱注射液缓解症状。
4、遗传因素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因蛋白酶抑制剂不足,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过度分解肺泡壁。这种遗传缺陷多在青年期出现肺气肿,可能伴有肝功能异常,需定期注射α-1抗胰蛋白酶替代治疗,避免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等祛痰药物。
5、呼吸道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反复发作会引起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潴留。炎症介质持续释放导致肺泡间隔破坏,形成肺大泡。这类患者常见黄脓痰、发热等表现,急性期需用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肺气肿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接触冷空气及刺激性气体。每日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类、蛋类,限制高糖食物以免增加二氧化碳生成。冬季注意保暖并接种流感疫苗,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