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白细胞减少症如何预防

58091次浏览

白细胞减少症可通过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源、合理用药、定期体检、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预防。白细胞减少症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药物副作用、病毒感染、营养不良、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增强免疫力

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鱼肉,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也能帮助提升免疫功能,建议每周进行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抑制免疫细胞生成。

2、避免感染源

减少接触病原体是预防白细胞减少的重要措施,在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对于存在慢性感染病灶如龋齿、慢性鼻窦炎等情况,建议及时治疗以消除潜在感染源。

3、合理用药

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抗生素、抗甲状腺药物等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使用这些药物时需严格遵医嘱并定期监测血常规。避免自行服用可能影响造血功能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精神病药物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4、定期体检

建议每年进行1-2次血常规检查,特别是有白细胞减少家族史或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毒物的人群。体检发现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需进一步检查骨髓象、免疫功能等指标。对于轻度白细胞减少者,可通过3-6个月复查监测变化趋势。

5、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过量酒精都会抑制造血功能。保持适宜体重,肥胖可能影响免疫细胞功能。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但需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冬季注意保暖,寒冷可能暂时性降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预防白细胞减少症需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每天7-8小时优质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饮食上可增加菌菇类、坚果等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出现反复感染、持续乏力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对于已确诊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防护方案,必要时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相关推荐

白细胞太低怎么办
白细胞太低可通过调整饮食、避免感染、药物治疗、定期复查、骨髓移植等方式改善。白细胞减少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骨髓抑制、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1、调整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促进白细胞生成,如鸡...
白血球低吃什么
白血球低可以适量吃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牛肉、西蓝花、猕猴桃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利可君片、鲨肝醇片、维生素B4片、地榆升白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
白血球低吃哪些药
白血球就是白细胞,白细胞降低原因很多,有原发于血液系统的疾病;也有继发于其,比如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感染等引起的白细胞降低。除此之外,放化疗其他一些药物也常引起白细胞降低。白细胞降低以后,有很多的中西医药物都能提升白细胞,比如利可君、去甲斑蝥素等等,这些药物都有提升白细胞的作用,但是这些作用相对非常温和。有些病人可能会看到白细胞的升高,也有一些病人进行治疗以后升高的并不是很明显。如果出现了白细胞很明显的降低,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小于0.5×109/L以后,需要紧急的提升白细胞,可以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者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这些药物多数可以迅速的提升白细胞正常水平。但是建议大家不要盲目的服用一些药物,在治疗前最好到血液科就诊,确定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0:57

2021-12-30

70993次收听

01:49
怎样增加白细胞数量
很多的中西药物,特别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都可以提升白细胞的数量。出现白细胞减少以后,建议患者到医院血液科就诊,确定原因进行治疗。轻度的降低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治疗。而白细胞总数小于2.0×109/L,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1.0×109/L时,患者的感染的机会增加,所以一般要采取药物提升白细胞。对于相对稳定的情况,降低的不是很严重,可以用一些口服的药物来提升白细胞。如果对于一些重度的粒细胞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患者情况一般比较紧急,可以采取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方法提升白细胞。
白细胞低中性粒细胞低怎么回事
白细胞低、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感染因素而引起的,比如出现病毒感染时,就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偏低的现象。当患者存在有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的时候,比如常见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会因为造血功能衰竭,而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低。如果患者存在有恶性肿瘤,如果患者存在有恶性肿瘤性疾病,在经过放化疗之后,可能会因为这些药物对骨髓干细胞造成损伤,从而抑制骨髓的造血,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低症状。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8

14284次收听

升白针为什么要连打3针
升白针不一定需要连打三天,具体需要打几天,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情况而定。如果患者是因为发生感染性疾病,引起白细胞下降,为了提高身体免疫力,需要使用升白针,大概需要1-2天左右,复查血常规,只只要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就可以停止使用。感染比较严重,病程比较长的患者,有可能需要连续使用三针。但是,如果是因为患有恶性肿瘤性疾病,或者一些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因为使用免疫抑制剂,引起白细胞下降。一般需要使用升白针的时间就比较长,大概需要10天左右。如果患者病程比较长,有可能还需要使用10天以上。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72738次收听

化疗后白细胞低怎么治疗
化疗后白细胞低治疗需要结合不同的分级和时间,选择不同的干预,一般白细胞下降1~2级没有出现感染现象,无需担心,不需要选择特殊的治疗,相反可选择升白针。
白细胞计数偏高原因
白细胞是血常规里一项重要的指标,造成白细胞计数偏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细菌性炎症、病毒性炎症以及非细菌性炎症。其次,白细胞计数往往也会受到相关药物的影响。遇到白细胞增高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白细胞的组分。除此之外,由于白细胞又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嗜碱细胞,这些细胞它相应的比例和组分是有一定正常值的,如果这些细胞它相应的比例和组分发生了变化,或血液里出现了原始细胞时,往往提示血液肿瘤的一种可能性。所以白细胞计数增高的原因很多,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要继续的作出相应的检查和判断。
语音时长 01:57

2020-02-27

57743次收听

白细胞减少有哪些症状
白细胞减少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个临床表现。血常规中白细胞小于四乘十的九次方每升提示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有不同的严重程度。包括粒细胞减少指的是粒细胞小于一点五乘十的九次方每升,而粒细胞缺乏指的是小于零点五乘十的九次方每升,一旦到粒细胞缺乏的程度,病人出现危及生命的感染的机会就很大,所以对这类的病人要加强预防,避免着凉感冒,避免不洁饮食,避免感染,出现感染时要使用抗生素,要用降阶梯的治疗的办法及时控制病人感染的程度,及时控制病情。必要时使用升白细胞药物促进白细胞恢复。
语音时长 02:00

2020-02-27

65643次收听

02:28
白细胞计数偏高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是血常规里一项重要的指标,造成白细胞计数偏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细菌性炎症、病毒性炎症以及非细菌性炎症。其次,白细胞计数往往也会受到相关药物的影响。遇到白细胞增高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白细胞的组分。除此之外,由于白细胞又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嗜碱细胞,这些细胞它相应的比例和组分是有一定正常值的,如果这些细胞它相应的比例和组分发生了变化,或血液里出现了原始细胞时,往往提示血液肿瘤的一种可能性。所以白细胞计数增高的原因很多,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要继续的作出相应的检查和判断。
02:17
白细胞低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减少是临床很常见的征象,白细胞减少的时候,病人很容易出现感染,白细胞减低指的是白细胞小于4×10的9次方/L。在临床上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白细胞的减低,比如病毒感染、伤寒、血液肿瘤以及放化疗之后都会出现白细胞减低,随着现在肿瘤病人越来越多,做放化疗包括先进的靶向治疗免疫调节药物都会引起白细胞的变化,所以在用药当中密切的监测和预防感染的一些措施需要跟的上临床治疗的一个程序。
01:44
白细胞低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低可能有原发病、感染或放疗、免疫力下降、老年的病人等。白细胞是血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白细胞具有免疫应答、抗病毒、抗感染、抗污染物和抗异物的作用。白细胞一般分为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升高或者降低都可以提示部分疾病,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白细胞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一些原发性疾病,如原发性的白细胞减少的症状;二、出现病毒感染;三、放疗、免疫力下降、老年的病人等也可导致白细胞下降。
02:56
白细胞低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低可能是总数低,也可能是某一种白细胞低。病毒性感染容易导致白细胞总数偏低,若仅是中性粒细胞偏低淋巴相对偏高,要警惕淋巴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常规检测有一项指标是白细胞总数,若检测结果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要看是哪一种白细胞低。白细胞分为五种,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嗜碱。有时是总数低,可能每一个项目都偏低;也有可能是某个种类明显偏低,造成总数偏低。不同的情况要进行不同分析。
白细胞低吃什么食物好
白细胞低的人应该适当地适当补充一些开胃美食,并且适当补充含硒、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健康油脂等,有助于解决白细胞低的问题。
吃什么可以补白细胞
一般情况下,想要达到补充白细胞的效果,可以吃的食物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含有维生素的食物、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高脂肪食物、高膳食纤维食物等,需要适量食用,可以遵医嘱服用的药物有利血生片、鲨肝醇片、党参、黄芪、鸡血藤等。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