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白细胞高的原因有哪些

58627次浏览

导致人体出现白细胞高的原因,最为常见的还是由于感染导致的,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引发白细胞剧烈抵抗。癌症也是会导致白细胞在短时间内升高的原因,因为癌细胞的增值会引发免疫系统的激烈抵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会使得白细胞高。

要想我们的身体也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因素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和白细胞又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白细胞的数目,当白细胞的数目出现异常波动时,人体的健康状况也会随之出现异常。那么白细胞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感染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如果侵入人体内就会吸引白细胞获取清除,但是当发生严重的感染和严重反应时,就会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完全将其清除,死就会使得体内的白细胞生物越来越多,用于对抗愈发严重的炎症反应。比如当人体出现大面积的外伤创口或者是体内出现严重的病毒性疾病,都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二、癌症
  除了在外界环境广泛存在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会导致白细胞升高之外,我们体内如果出现癌细胞时,也会使得白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增高,因为癌细胞的分裂和繁殖是非常迅速的,并且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细胞,会直接破坏人体的组织细胞。与此同时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为了对抗癌细胞也会产生大量的白细胞去进行对抗。
  三、其他因素影响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体内的白细胞数目,使其异常升高,比如在生活或者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的一些毒性物质,使人体进入中毒状态时也会引起白细胞的激烈抵抗,或者是由于某些药物影响导致人体出现过敏反应,这样出现过敏反应,就会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激烈的与过敏源发生冲突,从而使得白细胞的数目持续的增高。

相关推荐

抗心磷脂抗体高是怎样引起
抗心磷脂抗体高的原因主要见于:第一、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制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中,抗心磷脂抗体是免疫学检查诊断的重要指标。第二、抗心磷脂抗体高也见于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水痘病毒、风疹病毒、腺病毒等。第三、抗心磷脂抗体高还可能和支原体感染有关系。第四、抗心磷脂抗体高可能和服用一些药物相关,如氯丙嗪、吩噻嗪等。第五、抗心磷脂抗体轻度升高也可能见于部分老年人,属于一种生理性的轻度升高,对身体没有明显的危害性。有些育龄期女性体内也会出现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容易不孕,或者怀孕早期发生自然流产,但是具体的机制不明确。抗心磷脂抗体是一种异常的抗体,在人体内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细胞膜中带负电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从而自身产生了一种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偏高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身体处于高凝状态,导致一些血栓性疾病,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如脑血栓、心肌梗死、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抗心磷脂抗体的免疫学分型包括有IgG型、IgA型和IgM型三种,当出现抗心磷脂抗体增高时,一定去医院风湿免疫科或者血液病科就诊,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从预防血栓形成的角度来说,建议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抗凝药物。
语音时长 01:55

2021-12-30

94964次收听

血小板偏高是什么病引起
血小板是血细胞成分之一,外周血中血小板数计数超过300×10^9/L时,就是血小板偏高。血小板偏高从发生机制方面来分类,有原发性偏高和反应性偏高,原发性的血小板升高一般找不到病因。反应性血小板偏高具有确切的诱因或者说病因。第一,原发性血小板偏高,目前认为可能和基因突变有关系,常见的是JAK2基因突变,引起患者血小板持续升高,这种情况下血小板升高指数都是非常高的,一般超过500×10^9/L。第二,反应性血小板升高。缺铁性贫血可能会有反应性血小板偏高;急性感染时,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支原体肺炎等,可能会出现血小板代偿性升高,此时应该表现为轻度升高状态。在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出现血小板的升高,如高热状态、烧伤、大量呕吐、腹泻、急性大出血等急性情况下,由于脱水,造成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引起血液浓缩,这种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也会相对升高。另外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肿瘤骨转移的患者,由于骨髓功能的异常,造成血小板计数偏高,此时还可能伴有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大,外周血检查血小板的形态异常等。此外,脾切除以后,由于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减少,也会造成血小板的计数偏高。
语音时长 02:24

2021-12-30

83939次收听

02:29
血常规c反应蛋白偏高怎么回事
血常规检查中有C反应蛋白这个指标,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偏高时可能和以下原因有关系。第一,急性炎症反应,这是最常见的病因,此时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结核杆菌等病原菌侵入人体以后,会引起急性感染,感染后6小时左右C反应蛋白就开始升高,C反应蛋白的敏感度很高,特异性差,在感染后48小时内可达高峰,随着治疗体内炎症的逐渐消退后C反应蛋白量会快速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往往提示处于急性感染期。第二,C反应蛋白偏高可能和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有关系,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这些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可以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第三,C反应蛋白偏高可能是肿瘤相关疾病造成的,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中度以上程度的升高,需要结合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可能的病因。第四,一些严重的创伤、损伤等应激状态下也可能会引起C反应蛋白的升高,如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发生急性心梗、冠心病或者脑梗死等,机体有严重组织创伤、坏死的情况,也会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在临床上C反应蛋白升高和疾病诊断有关,此外C反应蛋白的定量检查,对于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02:57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是怎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低于4.0×10^9/L就是偏低的情况,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2.0×10^9/L被定义为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上导致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病毒感染,此时血常规检查结果中会有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下降,患者往往也存在发热、咽痛、头痛、流鼻涕等流感症状。经过抗病毒治疗一周左右,再次复查血常规时中性粒细胞数量会恢复到正常。第二,中性粒细胞计数持续下降,可能是慢性病毒感染,需要做慢性病毒排查,另一种可能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造成的,服用一些药物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或者干扰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等。如丙硫氧嘧啶或者他巴唑,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过程中,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下降;另外一些抗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也可能造成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第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此时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心磷脂综合征等患者,伴有中性粒细胞的轻度下降。第四,血液系统的病变,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性白血病,都可能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需要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来明确原发病。
03:03
单核细胞偏低是什么征兆
单核细胞是白细胞分类中的一种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吞噬作用,是免疫防御的重要白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为3%-8%,单核细胞计数减少时,需要结合其他白细胞的计数情况来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不能孤立的来看单核细胞一个指标的变化。血常规检查中单核细胞偏低一般都是由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或者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造成的。如果合并中性粒细胞增多,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此时淋巴细胞一般是下降的;如果单核细胞减少合并淋巴细胞增多,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此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可能变化不大,也可能有所下降。如果单核细胞偏低,同时伴有其他白细胞计数的异常,红细胞或者血小板的异常等,还需要考虑有无骨髓造血系统的疾病,例如白血病,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增高,单核细胞明显下降;再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情况下,单核细胞和其他所有的血细胞计数都有明显下降的情况。出现这些情况时,需要在血液科进一步检查,如外周血涂片检查、骨髓穿刺检查、核型和染色体检查等,明确病因诊断。在临床上单核细胞增多有诊断意义,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病毒性肺炎等;另外一些血液系统病变,如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02:45
大血小板比率偏高是怎么回事
大血小板是反映早期的血小板,功能相对不完善,所以个子偏大。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反映着骨髓的功能好。其主要是可以见于生理状态,也可以见于病理状态。在病理状态时,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在用化疗后,新的骨髓抑制在恢复的过程中,会存在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其反映骨髓储备不错,还会产生血小板。若没有相关的基础疾病,只存在短时间的大血小板的比例偏高,可忽略。多数情况下是一过性因素,比如感染性因素触发了骨髓的抑制过程,造成了骨髓的恢复过程中出现大的血小板的比例增加,过段时间就会消失。
03:10
父亲是AB型血母亲是B型血孩子是什么血型
父亲是AB型血,母亲是B型血,一般按照血型的遗传规律,他们所生的孩子,可能有的血型是A型、B型和AB型三种血型,不可能出现的血型是O型。控制ABO血型的遗传基因位于第九条染色体上,该位点上有A、B和O三个等位基因,其中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
全血粘度1和5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血粘度1和5偏高,一般是因为饮食不当,吃了过多含油脂和胆固醇比较高的食物,导致身体摄取脂肪和胆固醇过多。如果平时运动量过少,缺乏运动,就会摄取的脂肪和胆固醇不能够及时分解和排泄,长期积存在血液中,慢慢的就会引起血脂升高,导致全血粘度偏高。做血脂检查,如果发现全血粘度偏高,需要及时调整饮食,尽量清淡饮食。同时还需要加强体育运动,锻炼身体。一方面可以促使身体内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血管弹性,避免引起血管粥样硬化,容易引起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等。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64687次收听

献血小板有什么好处
捐献血小板是一项公益的活动,它不仅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对捐献者自身也有一定的好处。它可以刺激骨髓造血,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且捐献完后血小板可很快恢复正常。
嘴唇发黑怎么回事
双唇黑紫是血液缺氧明显症状。嘴发黑的原因有很多:消化系统异常、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消化道长息肉、缺乏维生素C、肾脏机能不全及其他。消化系统异常:食欲不佳、便秘、腹泻、腹胀,嘴唇呈现黑色。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者消化道长息肉:出现黑色沉淀、深色斑。缺乏维生素C:嘴唇发黑或呈紫黑斑点。肾脏机能不全:口唇边缘出现色素沉着。其他:肺炎、心力衰竭、气喘、肺心病、便秘、腹痛、腹泻也可以出现这种症状。
语音时长 01:34

2019-09-16

56910次收听

嘴唇发紫怎么回事
嘴唇发紫什么原因?中医认为如果嘴唇长期的出现青紫,现在医学将其称之为紫绀,预示着心脏可能存在问题。身体里比较明显的血瘀气滞的情况存在,正常速度流动着的血液是不会呈现这种颜色的嘴唇的。那么常见的不适的有胸闷、爱叹气、胸部偶有刺痛、噩梦等。患者如果很少运动,那么建议每天30分钟的慢跑,可以改变嘴唇的颜色。每天饮用1到2勺的陈醋,也可以让发紫的嘴唇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改变。陈醋本身除外其他的作用,也有柔和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嘴唇的颜色。另外如果有吸烟的情况,最好能够减少吸烟量。如果是血液循环不佳而导致嘴唇出现青紫色,应该多吃食物,不要偏食,尤其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语音时长 01:52

2019-09-16

62505次收听

吃华法林多久查一次血
患者在吃华法林期间一般需要5-7天查一次血,在凝血指标连续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延长查血间隔,但最长不能超过1个月。而查血的主要原因是可能存在有抗凝不达标或者抗凝过度的情况,故需要合理服用,并关注注意事项。
C反应蛋白是什么意思
血常规化验时,会有C反应蛋白的检测项目,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蛋白,在机体受到炎症刺激或微生物入侵时可出现明显升高。出现C反应蛋白偏高的情况,应找出病因,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白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偏低可能是贫血、感冒、服用硫脲类药物、化学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等。
血脂稠是什么原因
如果经常缺乏锻炼,就会导致血脂稠;如果特别喜欢吃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也会导致血脂稠;患有糖尿病,甲减等慢性病,经常服用降糖的药物,避孕药等药物,也会导致血脂稠;血脂稠还和年龄、遗传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