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疸性肝炎治疗方法

60515次浏览

患上黄疸肝炎以后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让病毒对肝脏细胞进行入侵,导致细胞健康受损,造成肝区疼痛加剧,导致疾病的恶化。这类病症可以选择西医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或通过水冲击来让体内过多的胆红素排出体外,选择中医的方式进行诊治,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可以避免全身变黄的状况。

黄疸性肝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肝脏疾病,疾病发生的时候会导致肝区有明显的疼痛感,也会导致身体出现黄染的情况。肝脏对身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若不及时对情况进行排除和诊治,则容易造成疾病恶化,那么黄疸性肝炎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一、西医治疗
  由于黄疸的症状比较重并且所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若不及时对病毒进行清除则有可能导致症状的加重。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清除肝脏当中的病毒,可以选择强的松来进行诊治,服用以后黄疸会有所减退,这类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若出现慢性疾病,则可以选择拉米夫定片来进行诊治。
  二、水冲击治疗
  由于黄疸性肝炎出现以后,身体会有水代谢的情况出现,组织当中会有水分潴留的情况,需要在治疗期间让体内的水分充分进行排泄,让患者多喝水,可以及时补充维生素,来转移身体当中的水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在肝脏或血液当中所堆积的胆红素被冲洗,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缩短身体所出现的黄疸期。
  三、中医治疗
  选择中医的方法对黄疸性肝炎进行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若出现全身变黄,黄色肤色暗淡,出现头重身困的情况,可以服用茵陈来进行治疗,可以达到除湿解热的效果。若疾病发病速度迅速,黄疸症状比较急,会出现呕血、便血的情况,也可以选择黄连解毒汤进行治疗。
  四、一般护理
  除了做好治疗以外,日常也需要注意护理。急性发病期期间,需要卧床进行休息,避免过于劳累,恢复期期间可以适当地进行运动,但不要过于劳累,过度操劳会造成肝脏疾病的恶化。

相关推荐

黄疸型肝炎是否传染
黄疸型肝炎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黄疸型的肝炎。其实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的因素。比如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这些传染性疾病有可能会出现黄疸、胆红素的升高、周身皮肤的黄染、眼睛的发黄这种情况,这种黄疸型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去救治,及时地治疗。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像药物性的因素也会导致黄疸型的肝炎,或者是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比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也会导致黄疸型肝炎的出现,这种黄疸型肝炎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另外,有些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也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这种黄疸型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还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语音时长 01:02

2021-06-25

91113次收听

01:40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要看其原因。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因素。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黄疸、胆红素升高、周身皮肤黄染、眼睛发黄,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及时治疗。其他因素,如药物性的因素或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不具有传染性的。部分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未完全发育完善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黄疸型肝炎的饮食
对于黄疸型肝炎患者来说,想要病情不再加重,那么注意饮食方面的事项十分重要。这不光要求人注意饮食的烹调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多种营养物质的适当摄入,比如维生素、优质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等。另外,对于糖分含量较高的食物应该尽量避免食用。
脑积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积水一般不是单一的疾病,多是各种颅脑外伤后或颅内肿物使脑脊液在脑内蓄积过多导致的,其病因较多,例如创伤、感染、颅内良性囊肿等。具体分析如下: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表现为眼黄、尿黄、皮肤黄,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乏力、头痛、头晕、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黄疸性肝炎大多是由于肝炎病毒、药物或者酒精等原因,导致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引起胆小管阻塞,导致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不同程度增高,所引起身体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进行肝功能检查,常可发现总胆红素升高。除眼黄、尿黄、皮肤黄的表现之外,黄疸型肝炎早期症状主要有消化道症状,通常会有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感,特别是餐后会加重。全身症状包括乏力,甚至会有头痛、头晕的类似感冒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如果感染性因素造成黄疸型肝炎,通常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黄疸型肝炎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通常会有凝血功能下降导致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59294次收听

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黄疸型肝炎可以一般治疗:饮食上保证热量、优质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烟酒辛辣刺激,适当饮水,注意休息,然后是病因学治疗:根据引起黄疸型肝炎的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治疗手段,第三个是退黄治疗,使用改善黄疸的药物来治疗胆汁淤积,促进黄疸的消退。黄疸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使用药物或者其导致肝损害的病理因素,使肝细胞遭到破坏、肝组织被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同时伴随有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液颜色加深、大便较稀或便秘。出现皮肤或巩膜发黄时,应鉴别黄疸的类型,判断是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然后再检查肝功能、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56435次收听

急性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急性黄疸肝炎的治疗方法首先要注意休息,症状较重的选择卧床休息。饮食上注意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吸收,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如果因恶心呕吐而影响进食、热量不足的可输液补充营养。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干预措施,改善肝功能的持续伤害。比如停止使用损肝药物,避免化学性和有害性物质的接触,避免饮酒,如果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诱发的急性黄疸型肝炎,还可以进行有针对的规范抗病毒治疗等。出现急性黄疸一般提示肝脏损伤加重,建议住院进行有效护肝退黄疸治疗,联合其他保肝抗炎药物,促进黄疸消退,尽早康复。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61853次收听

急性黄疸肝炎能治好吗
急性黄疸肝炎能治好。急性黄疸型肝炎涵盖的范围比较广,生活中常因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引起。急性或者持续性的肝脏损伤会引起胆红素增高导致黄疸,都可以发生急性黄疸型肝炎。如果是甲肝和戊肝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这个是可以完全治疗痊愈的,一般治疗两周到三周就可以根治。以甲肝为例,甲型肝炎是由于感染甲肝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大多数轻度到中度的患者经过有效保肝退黄治疗,能在1~3个月内完全恢复。如果是急性乙型或者丙型黄疸型肝炎,可能转为慢性乙肝,需要根据病情需要抗病毒治疗。少数比较重的黄疸型肝炎,可出现急性肝脏衰竭而发生死亡。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60045次收听

什么是黄疸性肝炎
当肝脏损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出现胆汁分泌、转运和排泄过程中功能下降,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两倍,这时就会出现黄疸性肝炎。黄疸性的症状有乏力、胃脘不适、皮肤发黄和小便变黄等。而黄疸性肝炎的治疗需先去除诱因,再保肝退黄治疗。
黄疸性肝炎该怎么治疗
黄疸型肝炎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其中黄疸是其主要症状,通常与肝功能异常有关。黄疸型肝炎可以通过休息、药物治疗、导流减压、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
黄疸肝炎初期可能会有腹痛、腹胀、怕冷等情况,另外有些人,会有呼吸道不舒服的情况发生,小便颜色也可能会变得深一些,当然皮肤的颜色也会逐渐变黄,还有些人会有皮肤瘙痒的情况出现。黄疸性肝炎这种病,我们大家务必要引起重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