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疸性肝炎的症状

52815次浏览

黄疸肝炎的症状主要有皮肤黏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黄疸性肝炎可能与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刺激、自身免疫异常、胆道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发热、腹胀、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1、皮肤黏膜黄染

黄疸性肝炎患者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皮肤和黏膜出现黄染现象。这种黄染通常首先出现在眼白部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扩散至全身皮肤。胆红素代谢异常是导致黄染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肝细胞损伤或胆管阻塞有关。患者可能同时伴有皮肤瘙痒症状,这与胆汁酸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有关。

2、尿液颜色加深

黄疸性肝炎患者尿液颜色会明显加深,呈现浓茶色或可乐色。这是由于血液中结合胆红素通过肾脏排泄进入尿液所致。尿液颜色变化程度通常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在疾病早期,尿液颜色加深可能早于皮肤黄染出现,是黄疸性肝炎的重要早期表现。

3、食欲减退

黄疸性肝炎患者常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症状,这与肝功能受损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有关。肝脏分泌胆汁减少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患者可能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加重肝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4、恶心呕吐

黄疸性肝炎患者常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尤其在进食后症状可能加重。这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导致体内毒素积累有关,也可能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胃肠充血水肿相关。严重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加重病情,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5、肝区疼痛

黄疸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肝区隐痛或胀痛,这与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有关。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随病情进展而变化。急性肝炎时疼痛可能较明显,而慢性肝炎患者可能仅感到轻微不适。剧烈疼痛需警惕并发症如胆道梗阻或肝脏脓肿可能。

黄疸性肝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限制脂肪摄入。严格禁酒,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遵医嘱服用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推荐

什么是黄疸性肝炎
当肝脏损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出现胆汁分泌、转运和排泄过程中功能下降,胆红素超过正常值两倍,这时就会出现黄疸性肝炎。黄疸性的症状有乏力、胃脘不适、皮肤发黄和小便变黄等。而黄疸性肝炎的治疗需先去除诱因,再保肝退黄治疗。
黄疸肝炎吃什么食物好
黄疸肝炎患者可以适量吃南瓜、胡萝卜、燕麦、鱼肉、香蕉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茵栀黄颗粒、熊去氧胆酸片、双环醇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
黄疸型肝炎能治好吗
黄疸型肝炎通常可以治好,但具体治疗效果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时机有关。黄疸型肝炎主要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戒酒、停用肝毒性药物、免疫抑制治疗等方式改善。
黄疸型肝炎是否传染
黄疸型肝炎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黄疸型的肝炎。其实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的因素。比如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这些传染性疾病有可能会出现黄疸、胆红素的升高、周身皮肤的黄染、眼睛的发黄这种情况,这种黄疸型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去救治,及时地治疗。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像药物性的因素也会导致黄疸型的肝炎,或者是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比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也会导致黄疸型肝炎的出现,这种黄疸型肝炎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另外,有些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也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这种黄疸型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还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语音时长 01:02

2021-06-25

91113次收听

01:40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要看其原因。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因素。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黄疸、胆红素升高、周身皮肤黄染、眼睛发黄,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及时治疗。其他因素,如药物性的因素或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不具有传染性的。部分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未完全发育完善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脑积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积水一般不是单一的疾病,多是各种颅脑外伤后或颅内肿物使脑脊液在脑内蓄积过多导致的,其病因较多,例如创伤、感染、颅内良性囊肿等。具体分析如下: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表现为眼黄、尿黄、皮肤黄,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乏力、头痛、头晕、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黄疸性肝炎大多是由于肝炎病毒、药物或者酒精等原因,导致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引起胆小管阻塞,导致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不同程度增高,所引起身体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进行肝功能检查,常可发现总胆红素升高。除眼黄、尿黄、皮肤黄的表现之外,黄疸型肝炎早期症状主要有消化道症状,通常会有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感,特别是餐后会加重。全身症状包括乏力,甚至会有头痛、头晕的类似感冒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如果感染性因素造成黄疸型肝炎,通常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黄疸型肝炎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通常会有凝血功能下降导致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59294次收听

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黄疸型肝炎可以一般治疗:饮食上保证热量、优质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烟酒辛辣刺激,适当饮水,注意休息,然后是病因学治疗:根据引起黄疸型肝炎的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治疗手段,第三个是退黄治疗,使用改善黄疸的药物来治疗胆汁淤积,促进黄疸的消退。黄疸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使用药物或者其导致肝损害的病理因素,使肝细胞遭到破坏、肝组织被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同时伴随有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液颜色加深、大便较稀或便秘。出现皮肤或巩膜发黄时,应鉴别黄疸的类型,判断是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然后再检查肝功能、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56435次收听

黄疸肝炎能治好吗
黄疸肝炎能治好。黄疸型肝炎需要在病情的早期,明确病因,积极的进行治疗和调理,绝大部分的黄疸型肝炎都是可以治好。从黄疸型肝炎的病因来看,很多导致肝细胞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导致黄疸型肝炎的出现。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因有肝炎病毒感染,还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等。因此,首先要通过病史和查体检验来分析病因,有针对性地加以干预,同时加强护肝降酶治疗,促进肝功能的改善,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检测生化指标。病人要注意自觉戒酒,尽可能戒烟。合理科学地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全面的同时,适当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注意适当锻炼,避免长期熬夜,是可以帮助肝炎的治疗和康复的。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57695次收听

黄疸肝炎会传染吗
毒性肝炎导致黄疸肝炎会传染,酒精、药物、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黄疸型肝炎,没有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病毒性肝炎导致黄疸型肝炎具有传染性,患者血液、排泄物和呕吐物中均可能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而有很强传染性。若排便后双手没有彻底清洗就去接触食物,该食物就会被污染,若其他人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可能会被传染。而苍蝇、昆虫等如果接触含有肝炎病毒的大小便之后,还可能造成更大范围传播。日常生活中打耳洞、修脚、补牙等口腔治疗,内镜检查等,使用器械如果消毒不彻底,也有可能引起肝炎病毒传播。预防黄疸肝炎,除保持个人和环境清洁卫生,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创伤性检查治疗,还应该注意避免自己皮肤和粘膜破损,做好个人防护。而酒精、药物、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黄疸型肝炎,并没有传染性。
语音时长 01:34

2020-03-17

56159次收听

黄疸性肝炎该怎么治疗
黄疸型肝炎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其中黄疸是其主要症状,通常与肝功能异常有关。黄疸型肝炎可以通过休息、药物治疗、导流减压、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