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脾虚

发布时间:2020-03-2459405次浏览

概述

简介:

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

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四种证型。西医是指涉及到消化吸收、水盐代谢、能量转化、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多器官系统功能降低的综合表现,其中以消化道的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为主。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中医内科

临床症状:

脾脏虚弱常表现为食减纳差、脘腹胀满、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泄泻、脾虚便秘、水肿等。

治疗原则:

补脾益气,升阳举陷,辨证论治。

流行病学:

婴幼儿、小儿或老年人是脾虚的高发人群。

严重性:

若及时治疗则预后良好,日久失治或误治以后则会出现脏器脱垂或慢性出血,缺血等症状,危害较大。

是否医保:

重要提醒:

应及时就医,不可贻误病情。

病因

病因:

1.脾失运化:脾的一大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与消化系统的关系密切。若脾运化失司则导致泄泻、腹胀等症状,这是脾虚证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液运化失常则导致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舌苔白滑。“脾者为胃行津液”,若水谷精微不得布散,则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功能器官都会衰退。

2.脾不统血:中医认为脾主统血,可化生气血,若脾气虚弱,导致脾不统血,可出现月经过多、吐血、崩漏、便血、衄血、皮下瘀点等出血性症状。

3.脾气不升:脾主升清,脾气足方可升举内脏,如果脾气不升,精微不能输布于肺,则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清窍失养则面色无华、眩晕、泄泻、腹胀等症状。若脾气升举无力,则导致脏器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

4.饮食情志所伤:中医认为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通过饮食从食物中摄取精微物质。饮食失调或七情内伤都可导致脾胃失调,可诱发脾虚证,出现脾虚症状。

症状

典型症状:

1.脾气虚:纳少,食后腹胀,神疲乏力,肢体倦怠,少言懒语,肥胖浮肿,舌苔淡白,脉虚无力。

2.脾阳虚:大便溏稀,完谷不化,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色白清晰,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眩晕,小便浑浊,或者久泻久痢,脘腹坠胀,脱肛或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吐血、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还有一些脾气虚弱的症状。

并发症:

脾虚日久可导致肾脏功能失调,脾阳与肾阳皆虚,可见大便溏稀、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等脾肾阳虚的症状表现;脾虚水湿不能转运导致上凌心肺,也会导致一系列心肺疾病,如咳嗽、心悸等;除此之外,脾虚日久还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等疾病。

诊断

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脾虚证一般结合主症、兼症以及望闻问切综合判断。

1.舌淡苔白或舌淡胖有齿痕或舌淡胖,脉滑或脉弱而缓或脉沉迟。

2.主症:倦怠乏、大便溏稀、食欲减退等。

3.兼症:神疲懒言、食后腹胀、脘腹隐痛,遇劳而发、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排便无力等。

4.舌脉象必备加主症、次症各2项,或舌脉象必备加主症1项、次症3项,基本可确诊。

相关检查:

脾虚为中医内科证型,可根据中医诊断基本法则,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症结合所得。

1.望诊:

(1)望面:面白浮肿或面色萎黄。

(2)望神态与神态:神疲倦怠懒言,精神不振。

(3)望形体:形体虚胖或羸瘦。

(4)望舌:舌淡苔白,舌淡胖有齿痕或舌淡胖苔白腻。

2.问诊:

(1)问寒热:自觉身体寒冷,加衣近火源觉有缓解。

(2)问汗: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

(3)问疼痛:食后腹胀,脘腹隐痛。

(4)问睡眠:精神疲乏,神识朦胧,似睡非睡。

(5)问饮食口味:食欲减退,不欲饮食,口淡。

(6)问二便:小便清长或癃闭,大便溏稀、排便无力。

(7)妇女问月经带下:月经量少,色淡,带下清长且质稀。

3.闻诊:

(1)听声音:气短懒言。

4.切诊:

(1)脉滑,脉弱或缓,脉沉迟。

鉴别:

胃气虚:可见胃脘隐痛或痞胀,食少喜按,得食痛缓食后胀甚,嗳气,口淡不渴和气虚的症状。鉴别脾气虚和胃气虚主要区别在于病位。

胃阳虚:胃失和煦导致的胃脘冷痛,绵绵不已,食后痛解,口吐清水或不消化的食物,脉沉迟无力的症状。鉴别胃阳虚和脾阳虚主要在于是否有口吐清水痰涎等症状。

治疗

治疗方针:

1.首先明确脾虚病因,完善相关检查。

2.病因明确后给予健脾补气的药物进行治疗。

3.营养治疗上给予脾虚方面饮食治疗。

4.结合针灸和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治疗。

日常护理:

1.不可过量运动,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2.注重保暖,避免着凉。

3.频繁的泄泻,再加上粪便的刺激容易使肛门周围的皮肤红肿、疼痛,故每次排便后应用软纸擦拭,温水洗净臀部,必要时涂擦些甘油护肤油或爽肤粉等。同时要做好床单的整洁,每日更换消毒床单、内衣等。

4.指导患者及家属记录大便次数、量、颜色及性状。

药物治疗:

1.辨证论治:

(1)脾气虚证:健脾益气。代表方:四君子汤。药物: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减:兼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行气宽胸;脾虚气滞致嗳气食少、胀满溏泄者,以香砂六君汤益气健脾、理气宽中。

(2)脾阳虚证: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代表方:理中汤。药物:白术、人参、干姜、炙甘草。加减:虚寒甚者,加附子、肉桂助阳祛寒;兼气滞饮停者,加枳实、茯苓理气化饮;若胃脘隐痛,遇寒或饥时痛剧,进食可缓,喜温按者,用黄芪建中汤治疗。

(3)脾不统血证:益气补血、健脾摄血。代表方:归脾汤。加减:根据出血部位、时间、程度及寒热,偏寒者酌加艾叶炭或炮姜炭温经止血,偏热者酌加生地炭或棕榈炭凉血止血。

(4)中气下陷证: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兼腹痛者,酌加白芍柔肝止痛;兼气滞者,酌加枳壳理气消胀。

2.中成药治疗:

(1)四君子丸: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2)香砂六君丸:用于脾虚气滞所致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3)参苓白术颗粒: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4)参苓健脾胃颗粒: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5)补中益气颗粒: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6)人参健脾丸: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噪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虚倦怠。

(7)补脾益肠丸: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腹胀疼痛、肠鸣泄泻、黏液血便;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8)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9)人参归脾丸:心脾气虚所致之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萎黄、体倦食少,以及妇女月经量多色淡、淋漓不止。

其他治疗:

针灸治疗:

1.脾虚证: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太白、三阴交、足三里、丰隆、脾俞、胃俞等。

2.脾阳虚证: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加关元、肾俞,并重用灸法。

3.脾虚气陷证: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加气海、关元、百会,并重用灸法。

4.脾不统血证: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隐白、血海、膈俞,重用灸法。

预后情况:

治疗及时且适当,预后一般良好。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营养不良。

饮食

饮食建议:

1.饮食有节,宜进食易消化之食物。

2.可适当进食山楂、鸡内金助消化。

3.山药、莲子、扁豆、芡实、薏米等药食两用以健脾益气。

4.根据中医“以脏补脏”的理论,可适度选择食用猪肚、羊肚、鸡胗、鸭胗等动物内脏。

饮食禁忌:

1.避免生冷不洁、难消化之物损脾伤胃。

2.忌食辛辣醇酒、荤腥油腻之品以防在脾气虚基础上蕴湿生热。

预防

预防:

1.注意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平和的心态,勿急躁易怒及忧思伤悲,调畅情志,以最大限度减少情志失调对脾胃的影响。

2.起居有常,注意保暖。慎防寒湿等外邪的侵袭。

3.劳逸结合,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坚持散步并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养生术,增强正气以提高机体防御外邪的能力。

4.适当配合推拿、穴位按摩或按压、捏脊、敷贴、艾灸、耳针等中医特色疗法预防本病。

相关推荐

02:54
脾虚怎么调理
脾虚吃什么食物补最快脾虚的患者应该吃粳米、山药、糯米、鲫鱼、地瓜,有着良好的补脾效果:第一种,粳米,粳米具有补脾利气的功效;第二种,山药,山药具有补肾健脾的作用;第三种,糯米,糯米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由于脾虚所导致的反胃、食欲减少;第四种,鲫鱼,鲫鱼具有良好的健脾利湿效果,用于治疗脾虚所导致的口渴;第五种,地瓜,地瓜具有补脾、宽肠胃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特别是大便不成形、吃得又少、气血不足的人,如果较为严重,还是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正确调理为佳。脾虚吃什么药效果最好选药治疗:中成药有四君子丸、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等等。另外,常用的药物还有党参、人参、茯苓、山药、白扁豆,这些都是健脾的药物。饮食方面可以多吃山药、茯苓、薏米,这些都是健脾的食品,能够起到食疗的作用。脾虚主要是脾气虚,临床上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偏稀、不成形,或者是大便里有不消化的食物,这些都是脾虚的表现。脾虚喝什么茶1、陈皮茶:陈皮具有健脾理气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症状,尤其适合夏季饮用。2、红茶:红茶比较温和,对脾胃的刺激较小,而且还具有暖胃作用,尤其适用于胃寒体质的人群饮用。3、红豆薏米茶:红豆薏米茶具有健脾益胃作用,可用于治疗因脾虚导致的湿气淤积、湿疹、水肿、肥胖、消化不良、大便稀溏等症状。4、桂花茶:桂花茶性温,适用于脾胃虚寒以及脾胃功能弱的患者饮用。孩子脾虚怎么调理最有效孩子饮食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肥甘厚味、油炸、生冷、辛辣的食品、少吃零食甜食。可以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孩子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山药、薏苡仁等等。适当的增加孩子粗粮的摄入量。比如玉米、小米、糙米等。可以根据症状给孩子调理脾胃的中药,比如归脾丸、香砂养胃丸。可以适当的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量,既能健脾促进消化,又能增强体质。
宝宝脾虚如何调理
宝宝脾虚的调理方法:内服健脾的汤剂、艾灸和小儿推拿,以及生活调理等。脾虚即脾气虚。中医学认为,脾气虚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宝宝脾虚一般包括脾虚泄泻、脾虚食积、脾虚肝旺、脾虚虫扰、脾虚湿盛等,中医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调理。1.汤药内服:对脾虚泄泻采用健脾益气法,方药可选择七味白术散加减;对脾虚食积采用健脾助运、消食化滞,方可选择健脾丸;脾虚肝旺采用扶土抑木、调和肝脾,方选缓肝理脾汤;脾虚虫扰采用杀虫止痒、调理脾胃,方选驱虫粉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虚湿盛采用健脾除湿止痒,方选除湿胃苓汤等。具体请由医生辨证论治后使用。2.艾灸治疗:可选取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位,具体方法请遵医嘱。3.推拿治疗:脾虚泄泻采用补脾经、补大肠、摩腹、揉外劳宫、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等;脾虚食积,采用推三关、揉中脘、捏脊等。具体手法操作请遵医嘱。此外,平时生活中给宝宝清淡饮食,适量进食,少吃凉的、刺激性、高热量的食物,以及适量饮水都可以改善宝宝脾虚的问题。
语音时长 01:56

2022-07-28

16947次收听

02:21
宝宝脾虚的症状有哪些
孩子脾虚,消化吸收会受到影响,会出现经常不爱吃饭,经常积食、腹泻、便溏等问题。孩子的气血生化也会减少,出现面黄、消瘦、少气懒言、没有精神等。宝宝脾虚,家长一方面要注意孩子的日常饮食调节。另一方面,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儿童专用的健脾益气药物,如薏芽健脾凝胶,全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温和安全。此外,也可以配合给小孩推拿。推拿的手法有补脾经、揉足三里、揉板门、运内八卦、摩腹、捏脊等。建议去医院查微量元素,若缺乏微量元素,及时给孩子补充。
脾虚什么来调理
脾虚的调理需辨证施治,比如用中药或者是食疗方式调理身体。一、腹泻主要表现为满腹疼痛绵绵,得温痛减,遇冷更甚,或兼呕吐不能食,治宜温中散寒。一般用附子粳米汤,或大建中汤。二、泄泻。由于暴注水泻,短时间内导致脾阳大虚,更多见于慢性腹泻,病程日久,饮食不化,缠绵不愈,时轻时重,腹痛隐隐,得温则舒,这种一般养胃津,温胃治疗。三、痢疾。久痢不愈,因寒积久日肠中,腹痛隐痛。下痢稀薄而带有年度,遇寒易发,治疗以温中散寒,消食导滞。四、痰饮。由于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行水。则水饮内停心下,胃中振水有声,脘腹喜温、喜按,这种一般用温脾化饮,一般可以考虑服用苓桂术甘汤。五、水肿,水肿以腰以下为主,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治疗以温运脾阳,以利水湿,方用实脾饮来治疗。饮食方面的调理,主要可以考虑服用山药菟丝子粥,一般以山药30克、菟丝子10克、粳米100克。菟丝子捣碎、煎水起汁,山药研成粉末,与粳米共煮粥,粥熟加白糖,这样可以起到补肾益精,山药可以起到补脾肾的作用。
语音时长 02:23

2020-01-14

64902次收听

清热化湿健脾的中成药有哪些
清热化湿健脾的中成药有四妙丸、枳实导滞丸。在饮食上注意清热利湿的药以外,中成药也可考虑。四妙丸其实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有苍术、黄柏、牛膝、生薏米这四味药组成,我们知道苍术一般都是健脾祛湿比较好,另外牛膝也是有一个补肝肾利尿的作用,苡仁生薏米也是祛湿的。这四味药非常长用,另外有枳实导滞丸对湿热阻滞症也效果挺好,可以临床参考。湿热症不仅是一个体质,而且在中医临床上也是非常多见的。季节因素,比方暑季,夏天,湿热症是比较多见的;经常喝酒或者说经常应酬的人群比较多见;另外有一些确实就是湿热质的人群,比方有痤疮,油光满面或者皮肤生湿疹的人群。消化系统有一些感到湿邪重浊,湿热症以后有点大便不爽,甚至有一些大便粘马桶,另外胃肠有一些不舒服,舌头有特色就是舌黄苔腻的,中医所说的脉搏是滑脉,也是湿热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45

2019-12-18

66023次收听

01:29
脾虚怎么调理
脾虚患者可以通过服药方法来治疗脾虚,常见药物包括党参、黄芪、山药,这些药物都可以补益脾气,治疗脾虚症状。脾虚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方法来治疗脾虚,比如选用脾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进行针灸来治疗脾虚。脾虚的常见症状有神疲乏力、少食懒言、便溏腹泻、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脾虚患者还可以通过艾灸方法治疗脾虚,艾灸的穴位可以选取中脘、足三里、神阙、胃俞、脾俞,总之,中医方法来治疗脾虚非常有效。
身体虚弱要怎么调养
身体虚弱给患者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不过只要注意调养,身体虚弱的问题会逐步的解决。可以从饮食上调理,补充蛋白质,吃点温补的食物。还需要适量做做运动,才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适当的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可以进行药物调理,吃一些中成药,比如人参归脾丸、人参荣养丸等。身体虚弱容易生病,要预防呼吸道感染。
02:26
脾虚的症状
脾虚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脾脏出现问题时,身体的营养供给就不能及时,就会影响到身体各个器官的养分吸收,还会导致体内的津液出现异常,导致湿痰之气存在,更加影响身体健康。脾虚表现为食欲不好,吃完东西之后会发生腹胀,同时会经常出现腹泻、没有力气、脸色发黄,女性也会出现月经不调,体内会出现湿气比较重的症状发生,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同时脾虚也会导致心脾两虚的症状,还会导致失眠。
针灸治好了我的脾虚
脾虚是很多人都会出现的一种病症,脾虚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针灸是治疗脾虚的一个好方法,很多患者都选择了针灸的这个方法来治疗脾虚,下面告诉大家针灸对于脾虚的好处,您可以详细的了解一下。
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中国的中医博大精深,穴位就是其中的一种,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相对应的穴位,哪里不舒服时找到相对应的穴位,经常按一按,就会有一定的效果。按揉足三里穴也是可以治疗疾病的,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足三里穴经常按一按超级重要,可以治脾胃虚弱。
脾阳虚吃什么药
脾阳虚往往是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往往具有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大便溏泄、恶寒、怕冷怕风、胃里怕凉,不敢吃冷饮,腹泻等症状,舌头往往有齿痕,淡胖,脉一般是缓脉沉脉。脾阳虚,我们要顾护脾胃,首先在生活起居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按时按点进食三餐,不能暴饮暴食,不能吃生冷的、油腻的,所谓的生冷的,如冰箱里刚拿
语音时长 01:41

2018-04-11

61765次收听

女性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脾胃虚寒如果脾胃本身的原因,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按时按点规律进餐,不能暴饮暴食或者饥饱不调,进行食疗调理。可以吃一些山药、莲子、莲藕、扁豆、薏苡仁、芡实,具有健脾作用的食材。如果脾胃虚弱进一步加重,选择黄芪煮水频服。肝郁也可以导致克脾,使脾胃虚弱,平时要注意情绪的调节,不要生闷气、不要大怒。可以通过增加社交,读书、听音乐、户外运动,保持心情愉悦,舒肝即可健脾。另外,远离寒邪,冬季保暖,夏季切勿贪凉饮冷。不要进食从冰箱拿出来食物和饮料,不要吃隔夜食物,长期饮用、食用,会导致脾虚。不要进食味道过重食物,脾胃喜欢味淡食物。如果过咸、过辣,长期以往会导致脾虚。
语音时长 01:47

2018-04-11

56052次收听

婴儿脾虚的症状及调理
宝宝身体较弱,脾胃虚弱是宝宝发育过程中常见的肠胃病症,宝宝脾胃虚弱会导致食欲不佳,内寒则会导致血运不畅,会直接影响宝宝的食物吸收,让宝宝的发育被阻碍。那么对于宝宝脾胃虚弱该如何调理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下婴儿脾虚的症状及调理方式。
宝宝脾虚怎么办
脾虚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脾虚的症状。脾虚也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症状,所以也要不同的治疗方法,那么小孩子如果脾虚要怎么治疗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脾虚的治疗方法。
03:35
脾虚怎么办
对于脾虚的患者,日常生活中第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思虑过度会耗伤脾气。第二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三餐准时,饭中注意细嚼慢咽、饭后适当休息,不做剧烈运动。第三平时注意腹部保暖、适当锻炼身体帮助脾胃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