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肋间神经痛怎么回事

2570次浏览

肋间神经痛可能是胸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胸椎病变引起的,也可能是胸部感染、末梢神经炎、生化刺激等原因引起的。

1.胸椎病变

患胸椎椎间盘突出、胸椎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等胸椎疾病时,会压迫经过胸椎部的神经,出现肋间神经痛。出现类风湿关节炎、脊柱性关节炎等疾病时,肋间神经受到炎性刺激,也有疼痛感。

2.胸部感染

当胸部感染细菌或带状疱疹病毒时,反复刺激肋间神经,会引起肋间神经炎,常有肋间神经疼痛症状。

3.外伤

胸部做手术损伤肋间神经,肋骨骨折使肋间神经损伤、断裂时,常引起顽固性肋间神经痛。

4.末梢神经炎

肾炎、糖尿病等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末梢神经受损,引起末梢神经炎,也有肋间神经疼痛症状。

5.生化刺激

氯丙嗪、青霉素等对神经有害的药物注射在神经上,或因意外触电、受到放射线损伤、乙醇中毒等,出现了生物、物理、化学性损害,也会导致肋间神经痛。

相关推荐

吃哪些可以修复胰岛功能
吃什么可以修复胰岛功能。对于饮食来说,目前没有修复胰岛功能的饮食。有一些药物在体外实验的时候,对于胰岛的功能有一定的恢复程度,比如常用的药物,比如DPP-4抑制剂、GRPY等。从动物实验中显示的,对胰岛功能有轻度的恢复作用,但是长期的效果目前没有定论。从临床上来说目前诊断糖尿病以后,胰岛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程的延长都是逐年下降的,所以使胰岛功能恢复正常的药物,或者是食物目前没有。对于胰岛的保护,从科学的角度,降低血糖,使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对于胰岛的功能,才是明显的保护作用。所以对于广大的糖尿病的病友,所谓的修复胰岛功能,或者是恢复胰岛功能,都是指的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包括空腹、餐后以及糖化等,对于胰岛功能,也尤其是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可以起到明显的改善的作用。而且长期维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就诊,监测血糖,把血糖保持在良好的范围内,才能够使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并且能够长期地维持,血糖在正常的范围以后,才能使糖尿病的并发症减少,对寿命减少影响。
语音时长 02:26

2021-10-15

67058次收听

03:04
糖尿病患者怎么控制血糖
对于糖尿病的控制血糖来说,实际上目前来说可能是常说的叫做五驾马车,一定要遵循五个方面:第一,饮食控制。第二,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做到运动治疗,饮食和运动是治疗基础。第三,在控制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八大类,不同种类的药物之间联合来控制血糖。第四,糖尿病病人要进行自我监控,自行监测血糖和尿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的用量。第五,对于糖尿病知识的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建议患者在正规的医院就诊。
02:13
血糖正常还用做糖耐吗
正常人空腹血糖是小于6.1mmol/L,餐后血糖就指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但是这个情况下有的时候也要做糖耐量试验,这个是诊断糖尿病最敏感的,也能最早发现糖尿病的。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妊娠的妇女,有一种情况叫妊娠糖尿病,这种情况下血糖往往都是正常的,但是常规在妊娠的24-28周的时候还要做糖耐量试验,这个时候也能发现一些比较特殊的,也就是妊娠糖尿病。所以血糖正常的人,根据这个情况来考虑要做糖耐量试验。
男性糖尿病诊断是什么样的呢
糖尿病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种病,这种病一担患上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患者要及时的接受治疗,现在糖尿病的出现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糖尿病的检查方法,那么,男性糖尿病诊断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来介绍糖尿病的诊断办法有哪些。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可选择服用中成药及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时具有自我调节效果,能避免因针灸治疗所出现不良反应,还可调整新陈代谢。
饭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不同人群饭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不同,普通成年人饭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应小于等于7.8;孕妇饭后血糖控制比较严,低于6.7算是正常的;普通老年人可以和成年人一样,但患有糖尿病或出现并发症时,控制目标要宽松一些,血糖在7.8~11.1之间算正常。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那些
糖尿病的患者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主要就是心血管病变,属于致死患者的主要病因,还有可能会出现脑血管病变的情况,也就是常见的脑动脉硬化等,患者需要注意,一定要注意饮食,养成好的习惯。
老年人正常血糖指标是多少
老年人正常血糖指标不同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差异很大,因此血糖控制水平需要“个体化”。健康老年人应餐前血糖五点零毫摩尔每升到七点二毫摩尔每升,睡前血糖五点零毫摩尔每升到八点三毫摩尔每升。中间状态老年人应餐前血糖五点零毫摩尔每升到八点三毫摩尔每升,睡前血糖五点六毫摩尔每升到十点零毫摩尔每升。应餐前血糖五点零毫摩尔每升到八点三毫摩尔每升,睡前血糖五点六毫摩尔每升到十点零毫摩尔每升。极差健康状况老年人应餐前血糖五点六毫摩尔每升到十点零毫摩尔每升,睡前血糖六点一毫摩尔每升到十一点一毫摩尔每升。1.健康老年人,即除糖尿病外,没有其他严重疾病,认知功能正常,体能状态良好。2.中间状态老年人,即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日常生活活动受到一定限制,或者有轻到中度的认知功能受损。3.极差健康状况老年人,即出现终末期肾病,或者长期需要他人照护,或者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或者日常生活活动严重受限。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14

57465次收听

血糖多高是糖尿病
空腹血糖大于等于七点零毫摩尔每升,再加上口渴、多饮、多尿及难以解释的体重减轻等糖尿病症状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小于为正常糖耐量,七点八至十一点零毫摩尔每升为糖耐量受损,大于等于十一点半一毫摩尔每升或者随机静脉血浆血糖大于等于十一点半一毫摩尔每升再加上上述口渴、多饮、多尿及难以解释的体重减轻糖尿病症状诊断为糖尿病。正常人空腹血糖三点九至六点零毫摩尔每升,六点一至六点九毫摩尔每升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糖尿病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糖尿病进展过程中,很多人会出现血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减低,这种情况如果及时干预就会延迟或者不进展为糖尿病,如果任由其发展就会慢慢转变为糖尿病。
语音时长 01:35

2019-12-30

64616次收听

02:37
糖尿病检查哪些项目
糖尿病诊断更多是依赖于血糖,包括点血糖和一个时段的血糖。点血糖包括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一个时段的血糖,是指应用糖化血红蛋白。目前诊断糖尿病多是用空腹和随机血糖。如果病人的空腹血糖,三次以上大于七毫摩尔每升,餐后两个小时血糖或者随机血糖大于等于十一点一毫摩每升以上,就考虑这个病人是糖尿病。如果这个人的血糖正好在测量血糖的临界范围,就需要进行OGTT检查,又称为糖耐量实验。但是要注意一点,无论是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甚至是OGTT,诊断时要倾向于患者有三多一少的症状,才能够确诊糖尿病。
糖尿病的表现有哪些
糖尿病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还有其他如视力模糊、尿路感染或肌肉问题的表现。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感觉非常口渴,需大量饮水,吃饭也多,常有饥饿感,这主要跟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一定的相关性。因为体内血的葡萄糖水平明显升高,有渗透性利尿的作用,所以,会处于多尿的状态。而尿量增加后就会觉得口渴,会大量饮水。这些就造成临床上的烦渴、多饮、多尿的情况。血糖过高还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因而有些患者会出现体重显著下降,但肥胖体型患者,体重下降并不明显。所以临床上,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仍是三多一少,其表现并不说明没有糖尿病,特别是突然出现视物模糊,也要关注是否血糖升高。
语音时长 01:48

2019-07-24

66360次收听

02:45
糖尿病要一直吃药吗
糖尿病是否需要一直吃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是因为胰岛素缺乏导致的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用胰岛素治疗。有一部分患者在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功能正常,可以不吃药,先通过饮食、运动和自我管理的办法控制血糖。如果控制效果达标,就可以一直坚持这种非药物的疗法。如果控制效果不佳,或胰岛功能受损,就需要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不需要一直服药的患者,日常的自我健康管理和饮食、运动疗法一定要长期坚持,也要定期监测血糖,否则血糖还会升高。
02:10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非常多,主要包括血管并发症,出汗多、大小便问题,阳痿,牙周炎、各种合并感染脓肿、疥肿等并发症。一、血管并发症,又分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硬化、脑血管病、脑中风等;微血管并发症最主要的是肾病、糖尿病、肾脏病三方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二、出汗多、大便不通、糖尿病性腹泻、糖尿病神经源膀胱尿不出来、尿潴留、阳痿等并发症也非常多。三、牙周炎、各种合并感染脓肿、疥肿,妇女的外阴瘙痒、反复的泌尿系感染、肺结核多种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都是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针灸能不能降血糖
针灸对于降血糖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如果病人的血糖没有控制好,在比较高的情况下是不主张针灸治疗的。因为针灸毕竟是一个介入性的治疗,要扎入患者皮肤,如果病人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他的感染的概率就会升高。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暂时不宜针灸治疗。建议患者在血糖控制相对理想的情况下,再来配合针灸治疗。在患者出现了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肢体的一些感觉功能障碍的时候,可以配合针灸治疗,并且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在治疗并发症方面,只靠中医针灸降血糖,效果并不是很好。现代医学研究,糖尿病也是多基因、多位点、多因素引起的,治疗也是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来配合治疗,只靠针灸治疗不可取。
语音时长 01:41

2018-12-21

5931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