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打完乙脑减毒活疫苗后发烧怎么回事

63181次浏览

打完乙脑减毒活疫苗后发烧可能与疫苗免疫反应、合并感染、过敏反应、体温调节异常、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观察护理、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

1、疫苗免疫反应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表现为低热症状。这种发热通常在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此时可采取多饮水、适当休息等护理措施,无须特殊治疗。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

2、合并感染

接种疫苗期间可能巧合发生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等疾病,导致发热症状。这种情况可能与疫苗接种无关,通常伴有咳嗽、腹泻等伴随症状。建议家长监测儿童体温变化,必要时就医检查血常规。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治疗感染。

3、过敏反应

极少数儿童对疫苗成分过敏可能出现发热反应,多伴有皮疹、面部肿胀等过敏表现。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处理,医生可能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抗过敏药物。家长应观察接种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局部过敏症状。

4、体温调节异常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一过性体温波动。这种情况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发热程度较轻且无其他不适。建议家长保持室内适宜温度,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可配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

5、个体差异

部分儿童因体质特殊对疫苗反应较强烈,可能出现较明显发热症状。这种情况与个体免疫系统敏感性相关,通常无其他病理表现。建议家长记录发热时间和体温变化,必要时咨询接种单位医务人员,医生可能推荐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中成药辅助退热。

接种乙脑疫苗后出现发热属于常见反应,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孩子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饮食上可准备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哭闹,保证充足休息。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出现精神萎靡、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平时可通过定期测量体温、观察精神状态等方式监测儿童健康状况,接种后3天内避免洗澡以防受凉。

相关推荐

乙脑减毒活疫苗能吃感冒药吗
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一般不建议立即服用感冒药。乙脑减毒活疫苗属于活性疫苗,接种后可能引起轻微免疫反应,若需使用感冒药应咨询医生评估必要性。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此时若无明确...
乙脑疫苗什么时候打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通常在8月龄、2岁和6岁各接种1剂。乙脑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接种时间需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安排。乙脑疫苗的接种程序分为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两个阶段。基础免疫通常在8月龄时接种第1剂,与麻疹疫苗、麻...
03:28
乙型脑炎有什么后遗症
乙型脑炎的后遗症,首先与乙型脑炎的轻重程度有关系,这里边轻型的病人,这样的病人基本没有后遗症,最重的型极重型,基本上三天、五天、一个星期,然后这病人可能就死掉了,引起后遗症的主要是那些普通型的和重型的。可能引起一些智力障碍,一些癫痫,一些记忆力、计算力一些下降,甚至一些行走困难,重型病人几乎肯定会出现这些表现,有可能从这一辈子就丧失了劳动力,会给家庭、给社会甚至给他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02:27
乙脑流行季节是什么时候
乙脑的流行有特定特定的季节,它是蚊虫叮咬传播的,显然就跟蚊虫的这样滋生的高发的季节直接相关,并且越是到了蚊虫最高峰的时候,它的发病率越高,以北方为例,在北方基本发生在7月、8月、9月,现在可能有一些气候变暖,蚊虫也有一些特定的变化,居然现在在10月份,10月的上旬或者中旬,有时候还能看到乙脑的病人。所以跟气温,跟蚊虫滋生这样的高发是直接相关的,总地来说就是夏秋季高发。
02:51
流脑和乙脑的区别
乙脑、流脑这两个词其实有点接近,其实乙脑流脑是完全不同的疾病,流脑是一个细菌感染,它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人传人然后造成局部的呼吸系统的感染,引起是脑膜炎,它最高发的季节是冬春季,化验的话非常容易鉴别,一看的话白细胞是明显升高的,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脑脊液是化脓性改变,乙脑是个病毒感染,它是蚊虫叮咬传播的,所以它发生在夏秋季,然后它引起的是脑炎的表现,病人会有抽搐、惊厥、呼吸衰竭、意识障碍,所以会发现流脑跟乙脑非常好鉴别。
02:53
打乙脑预防针后发烧怎么办
乙脑疫苗,还是要接种的,乙脑病,即使痊愈了以后,很多病人会留下比较严重的后遗症,所以乙脑的疫苗被认为是一个必须接种的疫苗。接种疫苗以后引起一些严重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比例还是很低,但是总是会有,对于疫苗接种后引起发热来说,多数病人不需要处理,最多三天它自己就好了。当然如果要是发热比较高,用一点儿退烧药,用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所以不主张,太积极的去处理一个疫苗引起的发热。
01:46
乙脑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
乙脑的病人,主要刚才说他的表现里边会有高热,会有意识障碍,会有抽搐、惊厥,会有呼吸衰竭,这是乙脑的引起一个脑实质损伤的。一个脑炎的典型的表现其中意识障碍,一般会发生在患者得病一个2~3天之后,他的头痛越来越重,意识越来越模糊,一直发展到出现了昏迷,或者出现了谵妄,出现了计算力、定向力完全的障碍,所以意识障碍、昏迷、谵妄,这些都是乙型脑炎的最最典型的表现,是它脑实质损伤结果。
乙脑疫苗不打可以吗
通常来说,乙脑疫苗是不可以不打的。究其因,乙型脑炎是一种危害性十分巨大的疾病,可以借助蚊子叮咬来进行传播,继而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所以按照规定,必须接种乙脑疫苗。不过,孩子倘若有病是不可以接种的。
乙脑减毒活疫苗什么时候打
家长对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非常关注的,注射疫苗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相关的知识也要有所了解,乙脑减毒活疫苗一般是在8个月,两周岁的时候接种,接种乙脑疫苗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很多,也应该好好了解清楚。
乙脑减毒活疫苗必须打吗
乙脑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日本脑炎的疫苗,通常每八个月时第一次接种。如果是适当年龄的孩子,则应接种疫苗。如果发生流行病,应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进行疫苗接种。该疫苗对日本脑炎病毒非常有效,推荐接种这类疫苗。
乙脑疫苗必须接种吗?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且乙脑疫苗是国家强制要求接种的疫苗,故乙脑疫苗必须接种。乙脑是由视神经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之后感染所致,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语音时长 01:42

2018-09-29

66178次收听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是在孩子1岁时接种第一针,2岁时接种第二针,7岁时加强免疫一针。乙脑疫苗共需接种5次,儿童6月龄接种2剂,间隔7-10天;18-24月龄以及4周岁、6周岁时各需要加强1针。对于流行地区的宝宝,应对于6岁以下乙脑免疫史不详或未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的宝宝进行应急接种。
语音时长 01:46

2018-09-29

53620次收听

接种乙脑疫苗的注意事项
乙脑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有:1.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2.接种前询问是否有过敏史;3.接种时检查疫苗质量;4.应备有1‰的肾上腺素,以防过敏性休克发生;5.液体疫苗在使用前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匀;6.接种后如出现皮疹,先观察,必要时予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53

2018-09-29

48596次收听

为什么注射乙脑疫苗会出现发热?
发热是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反应,是由于致热原而引起的。多数为低烧,在37到38度之间。少数孩子会出现高热,烧到39度左右。七岁以上的孩子加强注射时发热更是比较多见。不用特别紧张,可以进行物理降温,两到三天后,体温会降至正常。
语音时长 01:46

2018-09-29

5977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