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
发布时间:2018-09-2953620次收听
语音内容: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是在孩子1岁时接种第一针,2岁时接种第二针,7岁时加强免疫一针。
乙脑疫苗共需接种5次,儿童6月龄接种2剂,间隔7-10天;18-24月龄以及4周岁、6周岁时各需要加强1针。对于流行地区的宝宝,应对于6岁以下乙脑免疫史不详或未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的宝宝进行应急接种。
语音内容: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是在孩子1岁时接种第一针,2岁时接种第二针,7岁时加强免疫一针。
乙脑疫苗共需接种5次,儿童6月龄接种2剂,间隔7-10天;18-24月龄以及4周岁、6周岁时各需要加强1针。对于流行地区的宝宝,应对于6岁以下乙脑免疫史不详或未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的宝宝进行应急接种。
相关推荐
03:28
乙型脑炎有什么后遗症
乙型脑炎的后遗症,首先与乙型脑炎的轻重程度有关系,这里边轻型的病人,这样的病人基本没有后遗症,最重的型极重型,基本上三天、五天、一个星期,然后这病人可能就死掉了,引起后遗症的主要是那些普通型的和重型的。可能引起一些智力障碍,一些癫痫,一些记忆力、计算力一些下降,甚至一些行走困难,重型病人几乎肯定会出现这些表现,有可能从这一辈子就丧失了劳动力,会给家庭、给社会甚至给他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02:51
流脑和乙脑的区别
乙脑、流脑这两个词其实有点接近,其实乙脑流脑是完全不同的疾病,流脑是一个细菌感染,它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人传人然后造成局部的呼吸系统的感染,引起是脑膜炎,它最高发的季节是冬春季,化验的话非常容易鉴别,一看的话白细胞是明显升高的,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脑脊液是化脓性改变,乙脑是个病毒感染,它是蚊虫叮咬传播的,所以它发生在夏秋季,然后它引起的是脑炎的表现,病人会有抽搐、惊厥、呼吸衰竭、意识障碍,所以会发现流脑跟乙脑非常好鉴别。
02:53
打乙脑预防针后发烧怎么办
乙脑疫苗,还是要接种的,乙脑病,即使痊愈了以后,很多病人会留下比较严重的后遗症,所以乙脑的疫苗被认为是一个必须接种的疫苗。接种疫苗以后引起一些严重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比例还是很低,但是总是会有,对于疫苗接种后引起发热来说,多数病人不需要处理,最多三天它自己就好了。当然如果要是发热比较高,用一点儿退烧药,用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所以不主张,太积极的去处理一个疫苗引起的发热。
01:46
乙脑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
乙脑的病人,主要刚才说他的表现里边会有高热,会有意识障碍,会有抽搐、惊厥,会有呼吸衰竭,这是乙脑的引起一个脑实质损伤的。一个脑炎的典型的表现其中意识障碍,一般会发生在患者得病一个2~3天之后,他的头痛越来越重,意识越来越模糊,一直发展到出现了昏迷,或者出现了谵妄,出现了计算力、定向力完全的障碍,所以意识障碍、昏迷、谵妄,这些都是乙型脑炎的最最典型的表现,是它脑实质损伤结果。
01:39
乙脑抽搐的原因
乙脑的病人,是乙脑病毒感染引起脑炎,脑炎是一个全脑炎,整个的颅内,都存在着一个严重脑实质的病变,乙脑的病人会有高热,会有意识障碍,就是有昏迷,会有抽搐、惊厥,还可以有呼吸的衰竭,就是乙脑的病人。一般来说会有很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比如说有抽搐、有惊厥,病人常常会非常的严重,这是乙脑的最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乙脑减毒活疫苗是什么
乙脑减毒活疫苗是现在很多幼儿出生后都会注射的疫苗。其主要作用就是预防乙脑。一般建议在人8个月到一周岁之间、两周岁以及6周岁左右的时候分别注射一次。但注射该疫苗可能会导致少部分人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比如发热以及局部副作用等。
乙脑减毒活疫苗什么时候打
家长对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非常关注的,注射疫苗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相关的知识也要有所了解,乙脑减毒活疫苗一般是在8个月,两周岁的时候接种,接种乙脑疫苗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很多,也应该好好了解清楚。
乙脑减毒活疫苗能吃感冒药吗
注射后大多数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一小部分可能显示出低烧和疲劳等症状。如果出现发烧,呕吐等症状,有必要及时就医。有些人容易把这些症状当做是感冒,此时服用感冒药物怕影响以免的作用,最好采用物理方法或调整饮食来缓解症状。
宝宝打了乙脑疫苗有什么症状
孩子接受了乙脑疫苗接种以后,有可能会发生发热和皮疹这两种最为常见的情况,也有极小部分孩子有可能会出现休克的严重后果。因此,建议孩子注射乙脑疫苗以后,家长们务必要先观察一下孩子是否存在不良反应,30分钟再离开。
打乙脑疫苗为什么会发烧
乙脑疫苗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烧,但不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通过国家检验是有道理的。乙脑疫苗被注射体内出现了副作用,这是因为体内自我保护机制被激活了,所以不要过分担心。乙脑疫苗发烧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如果迟迟不好转,家长要送去医院进行就医。如果是过敏性休克,则可以使用肾上激素。
乙脑疫苗必须接种吗?
接种乙脑疫苗的注意事项
为什么注射乙脑疫苗会出现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