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后遗症

发布时间:2020-06-1556585次浏览

心血管疾病后遗症会使不同身体器官伴有不同程度损坏。心血管会有胸闷、气短不同组织的缺血、缺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主要是半身不遂、半身麻木、言语不清、共济失调、脑梗后痴呆等。
  一、心血管疾病后遗症
  心血管疾病病情若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身体各组织器官会有不同程度缺血、缺氧而遭到不同程度损害,即便是心血管疾病得到治疗,这些损害也难以完全改善。
  二、脑血管疾病后遗症
  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根据损伤脑组织的部位不同,影响脑组织所在的功能区也会不同。若是大片脑梗死会有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这些后遗症对于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减轻后遗症对生活所造成影响。

相关推荐

02:21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药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积极的预防和干预危险因素,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要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的异常情况,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的干预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减重、规律休息,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戒烟、限酒。另外,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在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类疾病,患者可以吃抗血小板、他汀类及控制危险因素的药物。因痰热上扰、气血不足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服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如牛黄清心丸。
03:04
女性晚上睡觉手发麻是怎么回事
女性晚上睡觉时出现了手麻的症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中老年患者,平时有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的疾病,如果晚上睡觉睡醒以后,出现了手麻的症状,应当立刻到医院就诊,来明确是否是脑血管疾病,或者是颅内的一些疾病造成手麻的症状。如果活动以后就可以得到缓解,这个时候是由于睡眠的过程当中,姿势不正确,而导致的周围神经受到压迫,或者缺血的症状,导致这样的一个症状。如果伴有胳膊疼痛,或颈椎的疼痛,可以考虑是否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造成的症状。
突然头晕心慌怎么回事
导致突然头晕心慌的原因有高血压、低血糖反应、脑血管疾病和后循环缺血。1、高血压,当血压突然升高的时候,会导致脑血流灌注量增加,交感神经也会一过性的过度兴奋,会感觉头晕心慌。2、低血糖反应,也会出现突然头晕心慌的症状,一般还会伴随着手抖、全身大汗等症状。3、心脑血管疾病,例如脑动脉供血不足合并心肌缺血,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头晕心慌症状,尤其是在劳累或情绪激动的时候,症状会突然发生,而且比较明显。4、后循环缺血,血流减慢,刺激交感神经,引发头晕心慌。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108494次收听

心脑血管疾病喝什么茶好
心脑血管疾病喝绿茶、普洱茶、荷叶茶、苦丁茶,有清热凉血的作用,能够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降低血脂,而且还可以保护心脏,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帮助。菊花茶、金银花茶,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脑血管疾病有益。乌龙茶、金银花茶,可以改善血管硬化,提高血管的弹性,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但对于有些心脑血管疾病,例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患者,不建议喝茶水,在茶叶中都会含有咖啡碱,容易会导致心律失常。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80547次收听

心脑血管病患者日常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心脑血管病患者日常中在饮食方面、运动方面、生活方面和用药方面都需注意。1、饮食方面,要低盐低脂饮食,尽量少吃各种肉类,尤其是脂肪含量比较高的肉类,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并且要注意少量多餐,不可暴饮暴食。2、运动方面,在病情稳定期时,可以适当的运动,但是要注意运动方式,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3、生活方面,在做任何动作时,例如起身、低头、躺下,都应该尽量缓慢,不要动作猛烈,避免发生体位改变性低血压。4、用药方面,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药。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91371次收听

心脑血管疾病做什么检查
心脑血管疾病具体做什么检查需要结合疾病的病情和症状。1、如果是感觉到心脏部位不舒服,考虑是心脏病,一般需要做心电图类的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A等。2、如果感觉到头晕,有可能是脑血管疾病,一般需要做头颅磁共振检查、CT检查明确病灶。3、如果是血管瘤,一般做普通的影像学检查即可,但如果比较罕见,可以做血管造影检查。这些疾病还需要做常规检查,例如血常规、血糖、血脂、心脏彩超、肝肾功能等检查。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86310次收听

怎么查出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基础疾病的检查、心脏血管和脑血管检查、CTA检查、心脏DSA检查、大脑DSA检查等确诊。想要查出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查体并配合相关检查项目。心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了胸闷、头晕、头痛等症状,就需要做相关检查。一般先要做一些基础疾病的检查,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然后做心脏血管和脑血管检查,例如做心脏彩超、经颅多普勒、颈动脉彩超、椎动脉彩超等检查。如果检查出现异常情况,为了确诊可以做进一步的检查,例如CTA检查、心脏DSA检查、大脑DSA检查等,最终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98404次收听

怎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首先合理搭配日常饮食,要多吃蔬菜和粗粮。如果有抽烟习惯,还需要彻底戒烟。另外要适量做运动,并且保持良好心态。
心脑血管疾病用什么药
根据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根据病因进行用药。如冠心病、脑梗死用抗血小板药物;缺血性心脏病可用改善血液循环药物;高血压可用降压药;高血脂可用降血脂药稳定病情。
02:20
如何降低胆固醇
如果检查发现血胆固醇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少吃高脂的食物,禁烟禁酒。可以通过某些降脂药物进行人为的干预,同时补充抗氧化物、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过度的素食或者不吃胆固醇食物,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反过来,大量摄入外源性的胆固醇,会使血液当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样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症状
高血压早期表现主要是增加有头晕、头疼的感觉,有一部分人可能还没有明显的表现,冠心病的表现有心绞痛的、心率失常的,还有心肌梗死心绞痛,有时候也可以表现在牙疼、嗓子发紧左肩、背部的放散痛,心绞痛的发病特点是有劳累情绪,少数患者会产生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容易伴有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发生。
02:52
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脑器官供血不足导致的。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脑部大血管的狭窄或者闭塞造成的缺血性卒中;小动脉闭塞性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小血管的病变导致的脑血管病;心源性的脑栓塞是指心脏的各种原因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另外血液系统的一些疾病或者遗传性的血管病变,也可以导致缺血性的血管病;年轻人最常见的就是由于外伤导致的颈动脉或者椎动脉的夹层动脉瘤,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就是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淀粉样的血管病导致血管的破裂出现脑出血;继发性的脑出血主要是各种原因,包括血管畸形、动脉瘤或者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脑部的出血。
02:56
心脑血管病怎么治
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在发病三至四点五小时之内,可以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如果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时间超过了三至四点五小时,可以选择抗血小板的治疗,另外可以选择降纤的药物或者静脉输液。对于重症的患者,可以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同时还要预防和治疗感染,因为很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容易合并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的患者要严格的控制血压,同时让患者要绝对卧床,头可以抬高床头15~30度来帮助降低颅内压,同时让脑出血的患者一定不要用力咳嗽和用力排便,防止血肿进一步扩大,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药物来脱水,降低颅内压。
肝素钠注射液用法
肝素钠注射液主要有4种用法。最常用的一般是皮下注射,每天总量要注射3万到4万单位才行。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也是常用方法,这两种注射方法一般是根据体重计算的。手术前可以少量注射一些进行预防性治疗。
血液粘稠度增高的4个症状
血液黏滞度简称血黏度,是反映血液流动特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脑卒中先兆症状出现和消失的阈值指标,更是提示脑卒中发生的早期警报信号。当血黏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血液会出现凝聚现象,造成血管栓塞、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高血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及慢性肝、肾疾病等均与血黏度升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