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眼睛有没有病,眼底检查说了算,5类特殊人群请马上安排查眼底

61556次浏览

多数人面对疾病有一种不合理的取舍相反,比如不致命的病都不严重,又或者有点儿小毛病不重要,等它发出来再治也来得及。殊不知,往往在这种错误观念的驱使下,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以至于令病情发展到很难挽回的地步。眼科疾病就是典型的例子,很多人对视力略微下降并不在乎,只有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出血、渗出,以及突然发生的严重视力障碍,才会到医院做眼底检查。诊断结果往往令人十分担忧。

要知道,眼病的发展多属于慢性病程,轻微的眼花、视力下降,有可能就是病变早期的发展表现,若能尽早控制病情,后续的麻烦事情都能被避免,关键要素就在于眼底检查。那么问题也来了,什么情况需要做眼底检查呢?基于每个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同,我们无法准确预估检查眼底的时间,但视功能出现异常时必须要查。另外,对于某些特殊群体来说,定期检查眼底十分有必要。
  必须定期检查眼底的5类特殊人群
  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病与全身性疾病有密切联系,所以下面这5类人群要把眼底检查列入常规体检的范围内。

第一:高血压患者
  身体血压增高会导致眼部病变,尤其是眼部多为微细血管,眼底视网膜上的血管会因此发生改变,比如小动脉硬化、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等,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视神经乳头改变,以及加大青光眼的发病率。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控制血压数值,定期做眼底检查,以此来防范眼病的发生,也方便为治疗预后做前期准备。
  第二:糖尿病
  糖尿病中严重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这类视网膜病变牵连的眼部重疾有很多,包括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和水肿、视网膜微血管出血、硬/软性渗出、视力丧失等。并且,糖尿病病程越久、患者年龄越大,视网膜病变的几率越高。所以糖友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发现病变要及时控制病情。

第三:重症疾病
  我们常见的重症疾病多与内脏和血液病有关,其中肾炎、心脏病、严重贫血、急性传染病等,都会对视网膜血管造成改变,引发眼底出血、玻璃体积血或眼底血管发生异常病变。故此,存在某些基础病的患者除了治疗和日常护理,也要加大对眼睛健康的关注度,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避免眼部并发症的出现。
  第四:神经系统疾病
  脑部是人体神经系统比较丰富的区域,很多病变会影响眼睛,毕竟眼睛与大脑的距离最近,而且神经系统有很深的交集。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出血、脑瘤、脑炎等,均会引发视神经乳头水肿。反之,眼部神经系统病变也可能是脑部神经病变的预示,所以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眼底检查对病变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

第五:55岁以上老年人
  眼病的发生与年龄老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都是老龄化易出现的眼病。当然,年龄的衰老是不可逆的,我们能做的是,发现老年人眼底异常,通过正规治疗手段抑制病情发展,让老年人能维持正常视功能。
  医生提示:
  眼底检查对眼部健康起到关键性作用,它可以准确诊断视网膜、视神经、黄斑区等是否存在病变,即使患者处于早期病变发展的阶段,也能通过眼底检查发现端倪,有利于控制病情。所以,建议上述5类特殊人群定期做眼底检查,健康群体如果发现自己的视功能出现异常,有黑影、黑点、长期发红、视力下降等情况,也要做眼底检查,以便及时遏制病变发展,不让事态越发严重。

相关推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主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糖尿病,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的病程和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所以要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糖监控,要积极地治疗血糖,使血糖水平达标,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进行糖尿病饮食以及运动的指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玻璃体的积血,对于新发生的玻璃体出血要进行体位的指导,如半坐位、半卧位。对于玻切手术后的患者,也要进行患者的体位指导,如俯卧位,注药以后的仰卧位,还要根据视网膜裂孔位置来指导具体的患者的体位。同时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可以采取耳穴的治疗,采取一些中医的护理措施来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对糖尿病治疗的指导,使患者血糖控制达标,要加强患者的运动、胰岛素使用,以及体位,还有随访的跟踪。
语音时长 01:32

2020-04-03

49719次收听

02: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方法
通过散瞳眼底检查、眼底相检查、OCT检查、荧光造影检查可以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高血糖而引起的微血管异常而导致的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暗影飘动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首先通过散瞳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眼底的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等病变,通过眼底相检查就可以发现视网膜的病变,OCT检查可以发现黄斑区功能、黄斑水肿等病变,荧光造影检查可以明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指导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对于无视网膜病变患者,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出现视网膜病变以后,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02:5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不同,症状不同,主要症状表现有眼底出血水肿,眼前有黑影飘动,视力下降,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6期,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眼底出血量很少,或是小片、点状出血,没有波及中心,多数患者只感到眼睛疲劳,没有视力下降情况。随着病情进展,眼底的出血、渗出、水肿逐渐增多,它的水肿范围扩大,波及到黄斑水肿,会引起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如果出血再增加并进入玻璃体,患者眼前会出现大片的黑影飘动,引起视力明显地下降。如果牵拉视网膜脱离,会造成视力非常差甚至失明。对于应该进行激光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如果没进行治疗,还会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这种情况会导致眼睛胀痛、头痛,甚至恶心呕吐。
02:4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用药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使用一些控制血糖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或者是中药,如果进行手术还需要使用活血明目和止血祛瘀的药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先继续基础治疗,一定要控制糖尿病,药物控制糖尿病有很多种,常用的有胰岛素、降糖药等。在治疗基础病的同时,要针对治疗视网膜病变进行治疗,早期眼底有少量出血点和微血管瘤时,采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目前有羟苯磺酸钙(多贝斯)、胰激肽原酶等。中药里的芪明颗粒、血栓通、三七粉等,也有早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中期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进行激光治疗。后期患者首先要进行手术,并采用止血祛瘀、和血明目的药物进行治疗。
03: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有哪些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可能会导致眼底出血,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动,甚至是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非常严重,是在糖尿病持续病程中产生的并发症。起初患者没有太多症状表现,可能只是眼底少量出血和微血管瘤,视疲劳、敏感度下降等。随着时间逐渐延长,眼底出血、渗出逐渐增多,患者视力越来越差。如果病情加重,出血挡住黄斑或进入玻璃体,患者眼前产生黑影飘动,看事物变形,出血还会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落甚至造成失明。也有部分患者在需要激光治疗的时候没有进行治疗,引发了新生血管青光眼,这种情况比普通青光眼要严重,会产生眼睛胀痛、头疼、恶心、呕吐、眼角膜长泡等。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因为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故而作为预防该疾病来说,平时就应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同时还需要定期去医院查查看看眼底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虽然不是一个大病,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却是非常严重的。平时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同时养成运动的习惯,每天运动一定的量,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够把血糖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以内。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下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复方丹参片或者银杏叶片,这些药物能够明显的改善眼底的微循环,也能够有效的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平时一定要重视眼部的健康,密切监测一下眼底的情况,一旦出现眼底的异常,一定要尽快的进行治疗,我们知道激光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非常关键的,而且也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神器。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0

62456次收听

糖尿病白内障怎么治疗
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血管系统出现问题,从而引起眼底血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出现白内障。糖尿病白内障会因为血糖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糖尿病白内障治疗要控制血糖,可以进行药物缓解,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糖尿病白内障可以手术吗
糖尿病白内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如果是血糖控制比较好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但是如果糖尿病本身的并发症较多,控制不好的最好不要手术,以免增加手术的风险。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血糖升高造成的眼底血管性疾病,多见于50以上的人群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早期患者多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后期时逐渐出现视力下降以及眼底相关情况的改变,对于此类患者,每年查眼底血管造影是很有必要的,随时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分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早期非增殖型,可给予保守及激光治疗,而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必要时需要形成抗vegf及玻璃体切除或视网膜复位术。
语音时长 01:53

2020-01-07

59705次收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眼底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也是糖尿病最比较常见的变化症之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病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可分为增殖期和非增殖期。非增殖期患者一期主要是出现微血管瘤和出血点;二期出现硬性渗出;三期出现软性渗出。前两期患者可无自觉症状,通常查眼底时可,发现三期可出现视力稍有下降视物模糊感,此期患者可选择激光治疗。而对于增殖期,四期患者出现新生血管伴有玻璃体积血,五期患者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性增值,六期患者可出现新生血管纤维增殖,严重的伴有牵拉性的视网膜脱离。四期患者会出现事物模糊,眼前固定黑影遮盖,伴有视网膜脱离,使患者可自觉眼前固定黑影遮盖,伴视力严重下降。
语音时长 01:56

2020-01-07

51041次收听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
患者要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首先要做的事情就严格控制血糖,这一点至关重要,是预防糖尿病的根本;其次要控制好血压以及血脂,否则的话,无疑是雪上加霜;再者,要注意定期检查,早检查早治疗;最后,还要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当儿童因为糖尿病而出现视网膜病变现象的时候,也不必过于慌张,只要及时的接受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但最终的治疗情况以及恢复周期往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目前针对儿童视网膜病变这种眼科疾病,可以使用的治疗方法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药物疗法以及中医中药疗法等。如果病情较为严重的话,则可以考虑手术疗法。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的发作,会导致人们的眼部视力受到较大的损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这种疾病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相关的检查。建议患有糖尿病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好定期对眼部做检查,并且控制好体内的三高水平,同时要多给身体补充维生素。最关键的是要做好戒烟工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病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就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过高而引起的,是糖尿病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数据表明,十年期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达到50%。十年以上的患者达到70%以上。想要有效控制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需要在内分泌科和眼科共同治疗。
语音时长 01:20

2018-06-13

66913次收听

01:15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它是因为血糖过高潜在损坏视力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底出血,微血管瘤出血,黄斑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