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54595次浏览
肺结核导致结核杆菌进入血液系统影响肾脏,会诱发肾结核;泌尿系统感染、药物副作用、环境污染、与患者近距离接触被传染等,也会诱发肾结核。
1、肺结核所致
肺结核后治疗不及时,导致结核杆菌进入血液系统,影响肾脏诱发肾结核。
2、泌尿系统感染所致
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身体抗病力下降,病原菌刺激肾脏,有可能诱发肾结核。
3、药物的副作用所致
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对身体健康危害大,可出现隐性结核。
4、环境污染所致
在污染严重环境中生活工作,长时间处在粉尘严重环境中,出现肾结核可能性较大。
5、传染所致
肾结核具有一定传染性,若与肾结核患者近距离接触,或接触感染结核杆菌的物品,导致被感染。
相关推荐
肾结核的症状

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肾脏感染,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主要经血行传播感染。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为20~40岁。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变的范围以及输尿管、膀胱继发结核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包括膀胱刺激症,可以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尿痛。此外,血尿是肾结核的第2个常见症状,可出现肉眼血尿,有时可表现为全程血尿,在排尿终末时加重。结核病变发展到肾髓质时,可以出现脓尿,尿成米汤样混浊,可混有血丝或呈脓血尿。当出现尿路梗阻表现时,还可以出现持续性的腰痛。90%的患者表现为单侧肾脏受累,肾功能正常。仅部分患者由于出现双侧肾结核、药物性肾脏损害或继发性肾脏淀粉样变性时,可以出现肾功能异常。有些患者还可以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等结核病的表现。
肾结核怎么治疗
肾结核诊断
肾结核会不会传染
肾结核不切除肾可以吗

肾结核的症状
肾结核常见症状是患者会早期出现尿频、尿急或尿痛。有时候在晚期或比较严重时会有血尿。但是,这种症状与泌尿系感染症状也比较类似。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到医院检查血、尿,确认尿内有感染,但这种感染用常用消炎药,或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泌尿系感染用药,一到两周一般都能改善或痊愈。如果尿频、尿急、尿痛这种泌尿系感染症状,用药后症状反复,持续半个月到两个月都不好,应注意是否有泌尿系结核。这时应及时反应给医生,观察是否有其他问题,例如做B超、ct或结核的相关检查。

肾结核必须切除肾吗
如果病灶是结核性病灶,整个肾脏都被破坏,肾脏没有保留价值,或肾脏功能完全丧失,就需做手术切除。患者做肾切除之前,医生会给患者做详细的检查,例如做B超、ct、造影或肾图。通过各种手段确认肾脏功能,如果肾脏功能的确很差,且有坏死组织,没有保留价值,医生会告诉患者做肾切除,所以患者不用担心医生可能会对自己不太负责任。切除一个器官对医生来说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所以做肾脏切除以前,会给患者做很多相关的检查,明确相关客观指标,确认肾脏丧失功能后,才会选择做肾切除。

肾结核手术注意什么
肾结核如果诊断明确,术前一般要求患者使用抗结核药治疗半年到一年。也根据病情的进展,还有医生的判断,至少三个月以上的抗结核治疗。如果不用抗结核药,单纯做手术会不安全。因为得了肾结核后,结核会通过肾脏播散到全身各个地方。如果体内有结核菌后直接做手术,手术中的操作会加重结核菌播散。所以在手术前,建议患者使用抗结核药,一般至少需要三个月。吃药的目的是让体内抗结核药的浓度达到一定峰值,从而把大部分的结核菌杀死。之后医生再清除体内形成的结核病灶,配合药物,结核才能从体内彻底清除。即使把这病灶清除,可能体内还会残留有一些比较小的结核菌,或者一些小的病灶,或者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或者现在检查检查不到的一些病灶。所以,患者术前术后,都要用抗结核药,把结核菌彻底杀死,才是临床治愈,才可以停药。

肾结核怎么治
肾结核的治疗一般首先选择给患者口服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再根据情况选择手术治疗。肾结核经过药物控制住以后,医生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把病灶、坏死的东西抽吸出来。如果结核导致患者输尿管梗阻或肾积水,医生要根据情况疏通输尿管,如果有膀胱挛缩还要给患者做膀胱扩大。

肾结核病人平时注意什么
肾结核病人应当注意按时服药,加强营养摄入,多饮水,多排尿。肾结核患者确诊后要按时服药,不能随意断药或者随意停药。因为结核病人免疫力较差,所以一般建议患者在营养、身体方面要加强。建议患者平时注意多饮水、多排尿,让尿液把结核菌或者坏死的组织冲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