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结肠息肉能自愈吗

发布时间:2020-06-2454684次浏览

结肠息肉出现以后是无法自愈的,发现以后必须要早日做治疗,手术切除是比较好的方法,切除以后担心恶变还需要做病理化验。手术以后注意护理,多听医生的意见。
  结肠息肉没有进行早期治疗是没有办法自愈的。发现结肠息肉以后,可以通过电子肠镜下结肠息肉射频治疗来切除,如果担心恶变需要进行病理检查。结肠息肉属于器质性病变,须要通过手术切除才可以彻底消失,药物也无法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结肠息肉手后要吃流质食物,清淡饮食,辣椒和海鲜是不建议吃的。若怀疑恶变,还需要定期复查,以免病情会加重。结肠息肉不容忽视,也不可以擅自吃药治疗,要多听医生的意见,积极配合做治疗。

相关推荐

大便次数多肛门坠胀感是咋回事
有的人肛门经常有坠胀,说肛门特别的不舒服,站在那儿就觉着往下坠、疼,也不是特别疼,就是坠得难受、不舒服。也有的人说排便了以后会减轻,但是有可能一天要排两、三次便,甚至于更多。我们认为如果岁数在50岁以上的,肛门有下坠感的,排便次数没有任何原因增多,就是没有吃不干净东西,是正常饮食,但是忽然从一次大便变成数次,甚至于更多,伴有肛门下坠感。这样的情况下,要考虑有没有长直肠肿物,甚至于结肠肿物。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到医院查一下,看看肛管还有肛门长没长肿物,如果长了,要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15

2021-07-09

97308次收听

02:03
结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结肠息肉不一定要手术。结肠息肉主要的病理类型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样息肉,还有错构瘤样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癌变风险较低。如果发现数量较少,体积较小的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可以定期监测结肠镜,关注其变化,暂时不需要处理。腺瘤样息肉和锯齿样惜肉是有一定的癌变风险的,需要进行手术,可以选择结肠镜下切除术。结肠息肉目前发病的原因不明,可能跟个人的体质有关,有一定的复发风险,所以在结肠息肉切除术之后,还要定期监测。
用内镜做肠息肉摘除需要全麻吗
用内镜做肠息肉摘除是否需要全身麻醉,取决于患者的耐受性。当在检查下发现结肠息肉时,通常使用内镜检查下的微创治疗。结肠镜息肉切除术有两种方法:首先,一般的结肠镜检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排便会更快,并且容易出现腹痛。其次,在全身麻醉下做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不会感到疼痛,也不会经历由结肠镜检查引起的不适,例如腹痛和腹胀。通过手术切除息肉相对安全,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以尽快恢复健康。另外,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养,多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更好地康复。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09

103144次收听

肠息肉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肠息肉手术后,首先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术后留下的伤口可能在24-48小时内流血或大量流血。活动过度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发生或恶化。其次在饮食方面,应注意饮食清淡,尤其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大约48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同时,应注意观察大便的特征,尤其是是否有大出血。轻度患者会看到少量出血,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如果排出大量血液样本或血块,应及时检查。另外,有必要观察腹部是否持续存在疼痛,是否发烧,是否因受损或穿孔而引起急性感染。另外,肠息肉手术后每年要注意一次结肠镜检查,以随访观察息肉是否复发或遗漏。
语音时长 01:13

2021-04-09

96304次收听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结肠息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息肉脱垂和肠刺激等症状。便血主要表现为大便无痛,通常在排便时或排便后流血,出血量较少,主要是因为粪便外有血液。如果结肠息肉逐渐变得肥大,则可能引起症状,可能有直肠出血或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的改变包括腹泻、便秘、排便增加或减少以及患者大便特征的改变。可能还伴有便血无痛的症状,长时间便血的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如皮肤粘膜苍白、头晕和疲劳。一旦结肠息肉癌变,就会出现其他症状,例如排便习惯的改变和体重的突然减少。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09

85576次收听

降结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
降结肠息肉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往往和息肉数量、性质以及大小有关。一般建议单个且体积较大的息肉或存在恶性病变趋势息肉,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多发性或良性病变息肉可考虑药物疗法等其他治疗方法。在做完手术后,注意减少某些药物的应用和调整饮食,同时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结肠息肉的早期大便变化,大便变形有血迹。结肠息肉容易便血,可能和痔疮混淆,发现以后要去医院检查了解病因病情。
结肠息肉术后多久可以恢复
一般的小息肉术后三天左右就可以恢复了,如果小于0.5公分的,当天做肠镜,当天切除息肉,只要当日喝一点热的粥或萝卜汤,排了气就可以了。如果说大于0.5公分,小于一公分的,就可以住院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复了。要禁食三天,可以不进水,主要是不让大便排出,因为排大便,吃了饭了后就有肠蠕动,肠蠕动切除的部位,可能会肠壁比较薄弱,可能会产生肠穿孔。这样一般住院一周左右,三天控便,如果说第四天可以吃流食,第五天吃半流食,如果说正常排便没有问题,患者没有腹痛,也没有腹胀,排便基本上没有血就可以出院了。结肠息肉不是特别可怕,得了结肠息肉也是大夫所说的做肠镜情况下发现的,如果说有这种情况,建议一年做一次肠镜,如果肠镜没有异常,可以改变为后5年做一次肠镜,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了。不用特别的紧张,不把所有的病都看成癌症,现在癌症也是可以治愈,但这里只说的是5年治愈率,所以不用特别害怕。
语音时长 01:53

2020-03-11

66353次收听

02:00
结肠息肉早期症状
结肠息肉主要是结肠内长于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早期很多人没有症状,有人是因为做检查才发现的。也有少部分病人有便秘、腹泻、腹痛、腹胀。其实这些症状并不是结肠息肉自己本身引起来的,而是因为有症状之后,大家才去做检查,才能通过肠镜发现息肉。所以,如果要是家族当中有息肉的病史,到了一定年龄就需要做结肠镜来排查是不是有结肠息肉的可能。而不是等到要出现了某些症状再去查。如果出现了腹泻、便秘甚至便血的情况,一定要做肠镜检查来明确到底有没有息肉,以及有没有肿瘤的情况。
02:28
结肠息肉治疗
多发的炎症性息肉,可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比较大的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性息肉,需在内镜下治疗,还要进行病理检查。如属于多发的炎症性息肉,一般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不需要内镜下的切除。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比较大的,需要内镜下治疗。如果超过零点五以上的,可以在内镜下用电切的疗法来切除掉,切除的息肉还需要送检病理。根据病理类型来决定下一步的复查间隔的时间,以及判断愈后;如果比较小的息肉,零点五以下的可以内镜下用活检钳钳除掉或者用APC电凝。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就是癌性的息肉,活检或切了之后,可能需要追加手术。
02:41
结肠息肉注意什么
结肠息肉要心情好,尽量不要拉稀,也不要便秘,要合理的饮食,争取做到每天排便1到2次,或者是两天排便一次,注意定期复查。如果发现有结肠息肉了,一定要每年到医院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不到一年有腹泻,便了,排便有浓血,要随时到医院去做检查。如果生气,要把气散出去,中医叫做气滞血瘀,血瘀时间长了,气行不了,血也行不了,就可能会长肿块。息肉不是癌症,是炎症,吃点肠道的消炎药即可。息肉有可能是腺瘤,腺瘤它长成癌,至少还要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你给它切除了,下次再复查也会好的。
02:39
结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恢复
一般的小的息肉术后,术后三天左右就可以恢复了,如果小于0。5公分的,当天做肠镜,当天切除息肉,只要当日喝一点热的粥或者是萝卜汤,排了气就可以了。如果说大于0。5公分,小于一公分的,就可以住院,要禁食三天,不能让大便排出,因为排大便,吃了饭了以后就会有肠蠕动,肠蠕动切除的部位,可能会肠壁比较薄弱,可能会产生肠穿孔。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来说住院一周左右,三天控便,如果说第四天可以吃流食,第五天吃半流食,如果说正常排便没有问题,患者没有腹痛,也没有腹胀,排便基本上没有血就可以出院了。结肠息肉不是特别可怕,我们建议一年做一次肠镜,如果肠镜没有异常,可以改变为以后5年做一次肠镜,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结肠镜检查注意事项
结肠镜检查,已经成为当今比较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结肠镜检查术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前一天尽量只吃无渣半流质食物,特别是不能够摄入纤维类食物,前一天要口服果导、沙可啶等止泻药物,肠镜检查当天不吃任何东西。检查后要注意如果有腹痛情况,及时就诊消化内科,术后1小时可以吃点易消化食物。
结肠镜检查前如何做好肠道准备
由于肠腔中粪便的存在会严重影响结肠镜的诊断和治疗,因而在接受结肠镜诊治时一定要保持肠腔的清洁,所以之前的肠道准备非常重要,结肠镜诊治的成败与肠道准备的好坏密切相关。
结肠腺瘤息肉会癌变吗
结肠腺瘤息肉会癌变吗?腺瘤息肉在临床十分常见,也非常的高发,又可以称息肉状腺瘤,既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发现很多的息肉,该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结肠腺瘤息肉是大家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那么,结肠腺瘤息肉会癌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