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有哪些后遗症
68942次浏览
相关推荐
低钾血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低钾血症可累及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早期出现呼吸困难、四肢肌肉无力、抑郁、嗜睡、恶心、便秘、食欲不振、腹泻、心律失常、心悸等症状,应积极治疗。
钾的正常值
低钾症状
钾低是什么原因

低钾的原因主要有钾摄入的减少:食物中的钾含量丰富,正常进食很少发生低血钾。各种原因比如消化道梗阻、昏迷、手术后等较长时间不能进食者,可因摄入不足导致低血钾。第二是钾排泄增多:1、经胃肠道丢失钾:胃、肠液中含有大量的钾离子,严重呕吐、腹泻的患者,一方面大量的消化液丢失,另一方面无法从食物中摄入,也易发生低血钾。2、经肾脏失钾,常见因素有:①肾小管性酸中毒:导致的H+排泄障碍,导致Na+和K+的排泄增多,引起低钾、低钠血症和酸中毒。②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当醛固酮分泌过多时,体内的钠蓄积而钾大量排出,前者导致高血压,后者导致低钾血症。③利尿药:噻嗪类利尿剂、噻嗪样利尿剂和泮利尿剂等,排钠利尿的同时也排出钾离子,长期或者大量使用导致低血钾。
什么是氯化钾缓释片

氯化钾缓释片是治疗低钾血症,或者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比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尿剂、利尿药,低钾性家族的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促使低钾的情况。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比如进食少、严重腹泻等情况,要预防性的补钾。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多源性早搏、快速心律失常。氯化钾缓释片一次零点五克到一克,每天二次到四次,饭后服用。在临床上氯化钾缓释片用于饭后吃的比较多,直接口服,并且根据患者的钾离子的程度决定,每天的氯化钾缓释片的用量是多少,而且在服药期间一定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钾情况。避免因药物过量,引起的血钾的异常升高。尤其是对于一些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更应该密切地监测血钾的变化。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低钾血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细胞内外缺钾的程度及缺钾发生的速度,急性低钾血症症状比相同水平缺钾的慢性低钾血症严重。主要表现在神经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各方面。神经肌肉系统:常见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后者发作前可先有肌无力,虽然发作与血浆钾绝对水平有关,但与细胞内外钾离子梯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梯度越大则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越大,以致肌肉兴奋性减低,在血浆钾升高时也可发生瘫痪,发作以晚间及劳累后较多,受累肌肉以四肢最常见,头颈部肌肉一般不受累,但可累及呼吸肌而出现呼吸困难,发作前可有四肢麻木感,继而乏力,最后自主活动完全消失,一般近端肌肉较远端肌肉症状稍轻,患者不能站立,行走,坐着或蹲着不能站起,较轻者可靠手扶支撑物勉强站起,不能自主翻身,也可发生痛性痉挛或手足抽搐,中枢神经系统大都正常,神志清醒,可有表情淡漠,抑郁,思睡,记忆力和定向力减退或丧失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脑神经罕见受累,神经浅反射减弱或完全消失,但深腱反射,腹壁反射较少受影响。心血管系统:低钾可使心肌应激性减低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泌尿系统:长期低钾可使肾小管受损而引起缺钾性肾病,肾小管浓缩,氨合成,泌氢和氯离子的重吸收功能均可减退或增强,钠排泄功能或重吸收钠的功能也可减退,结果导致代谢性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内分泌代谢系统:低钾血症可有糖耐量减退,长期缺钾的儿童生长发育延迟,低钾血症患者,尿钾排泄是减少的(24小时),但由肾小管性酸中毒和急性肾衰竭引起者,尿钾排泄量增多。消化系统:缺钾可使肠蠕动减慢,轻度缺钾者只有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者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成人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低钾血症(hypokalemia)的最常见原因是由于呕吐、腹泻或利尿治疗而导致的经胃肠道或泌尿系统的钾丢失。低钾血症还可能是因为短暂性的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所致,后者称之为重分布性(redistributive)低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