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引起的后背疼时怎么回事
颈椎病引起的后背疼可能与神经根受压、肌肉紧张、局部炎症、椎间盘退变、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肩背酸痛、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等症状。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姿势调整等方式缓解。
1、神经根受压
颈椎病变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后背放射性疼痛。患者可能出现颈部僵硬伴上肢无力感。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突然转头动作。
2、肌肉紧张
颈椎稳定性下降时,背部肌肉会代偿性收缩导致劳损性疼痛。常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疼痛呈持续性酸胀感。建议采用热敷缓解痉挛,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外用,每日进行颈肩部拉伸锻炼。
3、局部炎症
颈椎小关节或周围软组织炎症可能扩散至后背区域。疼痛特点为夜间加重伴晨僵,活动后稍缓解。可短期服用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控制炎症,配合超短波理疗促进血液循环。
4、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可能直接刺激窦椎神经引发牵涉痛。这类疼痛常伴随颈部活动弹响感,CT检查可明确诊断。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盐酸替扎尼定片缓解肌肉痉挛,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
5、姿势不良
长期含胸驼背会使颈椎负荷增加,导致后背肌群慢性劳损。建议调整办公桌椅高度,使用记忆棉颈椎枕,每小时做一次扩胸运动。游泳和瑜伽有助于增强背部肌肉力量。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注意颈部保暖。工作中每40分钟起身活动颈肩部,可进行米字操等舒缓运动。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等脊髓受压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磁共振检查。饮食上适当增加牛奶、深海鱼类等富含钙质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延缓颈椎退变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