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怎么回事
骨关节炎可能由关节软骨退化、肥胖、关节损伤、遗传因素、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骨关节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

1、关节软骨退化
关节软骨退化是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变薄,导致关节面失去缓冲作用。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减少关节负重活动,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等软骨保护剂,必要时可进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
2、肥胖
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软骨磨损。肥胖患者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可达体重的数倍,长期超负荷容易诱发骨关节炎。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关节冲击小的运动方式。
3、关节损伤
关节外伤或反复微损伤可破坏软骨结构,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常见于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表现为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急性期需制动休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消炎镇痛药,配合冷敷缓解症状。
4、遗传因素
部分骨关节炎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胶原蛋白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可能累及多个关节。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护,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关节功能评估,必要时早期干预。
5、长期劳损
职业性或运动相关的重复性关节活动可导致慢性劳损,如矿工的膝关节、纺织工人的手指关节等。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建议调整工作姿势,使用护具分担负荷,可配合微波、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骨关节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担。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钙质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牛奶、深海鱼等。适度进行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如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关节稳定性。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物。
相关推荐
01:44
01:01
02:40
0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