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冠感染传播途径主要为哪些

55353次浏览

新冠感染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般来说,新冠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呼吸道飞沫传播最常见,外出没有戴口罩,与新冠感染患者距离一米以内,被传染可能性很大;新冠病毒还会通过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

1、呼吸道飞沫传播:新冠感染最主要传播方式,就是带病毒飞沫进入健康者呼吸道导致发病。新冠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患者说话、咳嗽、打喷嚏喷溅出来飞沫中会携带大量新冠病毒,其他人没有戴口罩与新冠感染患者距离在一米以内,被传染可能性非常大。

2、消化道传播:患者尿液、粪便中也有新冠病毒,食物被带有病毒粪便、尿液污染后处理不当,会通过消化道传播;与患者一起就餐,没有使用公筷,也可能通过进餐传播。

3、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新冠感染较常见的传播方式。接触物品被沾染病毒,没有洗手就触摸口鼻、眼睛等,可导致新冠病毒传播。

相关推荐

青霉素过敏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根据目前已知新冠疫苗的成分,这是一种灭活疫苗,而其中并不含有青霉素的主要成分。对于青霉素过敏者,是可以选择注射新冠疫苗。过敏体质者接种疫苗后可能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应提前告知医生,接种后观察30分钟,之后若有不适也请及时就医。
新冠疫苗能治艾滋病吗
新冠疫苗是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需要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能治疗艾滋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预防的疫苗。具体分析如下:
流感病毒性肺炎症状有哪些
流感病毒性肺炎常见的症状为咳嗽,有时还伴有多痰,主要是阵发性咳嗽,持续时间较短,但经常性发作。同时,还会出现发热的症状,若是不及时治疗,病情倘若恶化后还会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而且流感病毒性肺炎发展至中期还会表现出气喘的症状,特别是运动量增加或者是情绪激动时易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
病毒性肺炎的症状
病毒性肺炎的症状是四肢乏力,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人体导致其消耗大量能量,与肺部有关的机体活动也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出现咳嗽多痰的症状,大多数都为阵发性咳嗽,痰液减少,一般为黏痰。而且,呼吸困难是病毒性肺炎病情发展较为严重时期所表现的症状,主要为气喘、呼吸声重,若是不及时治疗还会恶化为呼吸衰竭的后果。
纯棉口罩可以防病毒吗
纯棉口罩只有保暖作用,无法起到预防病毒的作用。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都有防护作用,可以预防病毒,在疫情期间要选择此类口罩才可以做到有效的防护。
病毒性肺炎怎么治疗
治疗病毒性肺炎,最好是查清楚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根据病毒性肺炎的具体病因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取得的效果才会比较理想。病毒性肺炎的患者,在进行治疗中,患者可以通过药物的方式来促进病毒性肺炎的治疗进度,目前的药物控制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理想的,但是药物的选择要在患者的病毒性肺炎病情下选择。也可以通过中医的方式来促进治疗,目前的中医方式对于病毒性肺炎的效果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不错的,但是必须到正规的中医诊所接受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患者,要十分注意日常的护理细节,患者这段时间的饮食必须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蔬菜或者是水果,少吃一些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04

2020-02-12

65437次收听

02:25
预防新型肺炎如何正确洗手
患者想要正确洗手可以使用7步洗手法。7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顺序为:掌心,手背,指根,指背,大拇指,指尖,手腕。次序可以相应的颠倒,但是洗手的方法各个部位都要洗到。洗手时的注意事项有:一、洗手全程用流动水。二、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每个部位清洗15秒钟。三、洗手毛巾要定期消毒,可用酒精,或高温消毒。
盐水漱口能预防新型肺炎吗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接触传播主要是通过手触摸到的物品被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飞沫污染,病毒就可以通过手进入口腔、鼻腔、眼睛的黏膜。儿童和老人是一些抵抗力比较弱的人群,容易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感染。因此,在家里一定要注意对物品、环境的消毒。正确的洗手,是可以避免接触传播的重要的途径。一般来讲,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有可能实现,一般来说在1到2米之间。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相当于比较安全的,2米开外更安全一些。打喷嚏、咳嗽、讲话的时候,飞沫喷出来的距离远很多。因此,即使是跟人接触的时候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也要注意戴好口罩。病毒对热和紫外线是敏感的。但是,一般条件下太阳的照射温度,它达不到56摄氏度,并且日照的紫外线达不到紫外线灯的强度。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能达到杀灭病毒的要求。所以,如果你要外出晒太阳,还是需要把口罩戴好,做好必要的防护。盐水漱口只是能让您的口腔能够清洁一些,但是,如果手触碰到被病毒污染的一些物品,然后去吃东西,完了以后没有洗手,那么,还是会把病毒带到口里。所以,用盐水漱口的方式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远不如在碰口腔、眼睛和鼻子之前,把手洗干净更可靠。
语音时长 02:07

2020-02-06

59612次收听

新型冠状肺炎接触就传染吗
新型冠状肺炎接触不一定传染。疾病的传染是取决于三个方面的,第一个是传染源,第二个是传播途径,第三个是易感人群。第一,传染源。目前主要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潜伏期的患者也是具有传染性的。第二,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就是说,跟一个肺炎的患者在一起,他大声的说话、咳嗽,他没有带口罩,你也没戴口罩。这种情况下,是有传播的可能性的。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也就是说,接触到被病原体污染的一些物品,回家以后也没有及时洗手,然后就会把病原体带回家,所触碰到的东西,也可能会被传染上病原体。第三,易感人群。目前是普遍易感,但是目前根据现在临床上的发现,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以后,病情是较重的。所以说,如果是正常的成年人,出门戴口罩,回家洗手,这种对病原体的传染是有一些阻断作用的。
语音时长 01:41

2020-02-06

57960次收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烧多少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烧多少度,在医学上是这样来划分体温的:三十七点三至三十八摄氏度为低热;三十八点一至三十九摄氏度为中等度热;三十九点一至四十一摄氏度为高热;41摄氏度以上为超高热。所以平静状态下,温度超过三十七点三摄氏度视为发烧。但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比较特殊,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一般为3~7天,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最长不超过14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05

57889次收听

患新型冠状病毒会喉咙痛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的确有可能会出现喉咙的疼痛,但不是典型症状。这种病毒的感染的部位主要在呼吸道,这种病毒嗜肺组织,所以病毒感染以后对于肺组织造成的损伤的可能性更大,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对于上呼吸道的侵袭也会有一定的存在,所以患者的确有可能会出现咽喉部的疼痛,但是这种症状发生的概率可能不如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明显,况且出现咽喉疼痛,也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其他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也同样有可能会造成这样的症状。患者如果有这样的症状,需要到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依据实际上是要依赖于身体检查,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查。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05

64017次收听

01:59
新型肺炎的症状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干咳、乏力,潜伏期短的2-3天,长的10-12天,平均是7天左右,与SARS都同属于瘟疫。中医没有流感这个名词,这属于时行感冒、伤寒、瘟疫,那么祖国医学治疗各种时行感冒、瘟疫有着丰富的经验。如病人体温38度以上,出现咳嗽、乏力这些症状,要立即去医院就诊,以除外新型肺炎疾病,当然在去医院的同时,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边治边查。
02:29
哪类人群易感染新型肺炎
身体弱的人容易感染新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干咳、乏力。因此平时要多锻炼身体,比如游泳、打太极、练气功,这样就可以减少感冒、感染的机会。另外现在出门戴医用口罩就可以,多戴一层这样就起到防护的作用。平时尽量减少出门,减少在人群多的地方去活动、聚会,尤其尽量不要去疫区。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平时建议大家可以嘴里含一瓣大蒜,大蒜有辟恶解毒的功效,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一旦出现咳嗽、乏力、发烧等这些症状,应该积极地到医院就诊。
02:49
新型肺炎可以中医治疗吗
中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和2003年SARS同属瘟疫。中医史上有中药治愈瘟疫的真实案例,如用白虎汤治愈了乙脑,第二年北京发生乙脑,白虎汤效果不明显,当时著名的中医蒲辅周先生提出用白虎汤加苍术治疗,疗效显著。2003年SARS我们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无并发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新型肺炎没有SARS传染性强,也属于瘟疫的范畴,相信医生通过中医辨证治疗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02:20
病毒性肺炎有传染性吗
病毒性肺炎有传染性。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沿着呼吸道播散到肺而出现的肺部炎症反应,大多发生在冬、春两季,常在婴幼儿、老年人或者妊娠妇女中发病。病毒性肺炎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传播速度较快。初期一般症状较轻,但是病比较突然,较早就会出现咳嗽、咯痰、咽痛等症状,而且伴有一些流感样的症状,比如鼻塞、流涕。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正常甚至偏低,X线检查可见双肺纹理增多等。除抗病毒治疗外,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多喝水,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做好隔离,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