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儿吐奶从鼻子里出来怎么办

2340次浏览

婴儿吐奶从鼻子里出来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量、拍嗝、更换奶嘴、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婴儿吐奶从鼻子里出来通常与喂养不当、胃食管发育不成熟、胃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因素有关。

1、调整喂养姿势

喂养时让婴儿保持头高脚低的半直立姿势,身体与地面呈30-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喂奶后维持该姿势20-30分钟,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奶液反流。母乳喂养时注意让婴儿完全含住乳晕,奶瓶喂养时确保奶嘴充满奶液。

2、控制奶量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单次奶量不超过胃容量的三分之二。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毫升,1-3个月婴儿为90-150毫升。可通过观察婴儿停止吸吮、扭头回避等饱腹信号判断喂养量,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胃内压增高。

3、拍嗝

喂养中途及结束后竖抱婴儿,用空心掌由下至上轻拍背部5-10分钟,促进胃内气体排出。可采用坐位拍嗝法,让婴儿坐在照料者大腿上,一手扶住下巴,另一手轻拍背部。拍出嗝后再保持竖抱姿势10分钟。

4、更换奶嘴

奶瓶喂养时选择适合月龄的慢流量奶嘴,倒置时奶液呈滴状而非线状流出。检查奶嘴孔大小是否合适,孔径过大易导致流速过快。可选用防胀气奶瓶,减少吞咽空气。喂养时保持奶瓶倾斜角度使奶嘴始终充满奶液。

5、就医检查

若频繁出现喷射性吐奶、呕吐物带血或胆汁、体重增长缓慢、呼吸异常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查肥厚性幽门狭窄、胃食管反流病等器质性疾病。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腹部超声、食管pH监测等检查,必要时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等促胃肠动力药。

日常护理需注意喂养后1小时内避免更换尿布、摇晃等腹部受压动作,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度。记录吐奶频率、量及伴随症状,母乳喂养母亲应减少咖啡因、辛辣食物摄入。若婴儿出现拒奶、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或吐奶伴随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须立即就医。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保证每日尿湿6-8片尿布为摄入量充足的标准。

相关推荐

宝宝鼻塞出汗怎么回事
宝宝鼻塞出汗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环境因素、生理性出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原因有关。可通过保持环境清洁、调整室温、鼻腔护理、补充维生素D、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
荨麻疹吃防风通圣丸可以吗
荨麻疹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外寒内热型荨麻疹的辅助治疗。
角膜上皮损伤容易好吗
角膜上皮损伤通常较容易恢复,多数情况下1-3天可自行愈合。角膜上皮损伤可能与异物刺激、隐形眼镜佩戴不当、干眼症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
身上长像肉一样的疙瘩是怎么回事
身上长像肉一样的疙瘩可能是皮赘、脂肪瘤、软纤维瘤、表皮囊肿或寻常疣等皮肤病变引起的。皮肤表面出现肉质赘生物通常与局部皮肤增生、脂肪堆积、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形态变化、就医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去医院检查痒疹用化验吗
去医院检查痒疹用化验吗,很多患者在患上痒疹这么一种疾病之后,赶紧上医院去检查,但是又不知道具体该怎样检查,弄的患者们很迷茫,其实这方面的知识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病程,即可诊断,需与下列疾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