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常见的尿结石有哪些类型

发布时间:2020-08-2851562次浏览

尿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近几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很多男性朋友都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要想减少疾病的困扰,就要了解这种疾病的类型,才能更好的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那么常见的尿结石有哪些类型呢?

尿结石的类型主要由其晶体成分决定,一般可以划分为草酸盐尿结石,磷酸铵镁结尿石,尿酸盐结石,胱氨酸尿结石四类型。

尿结石的类型取决于其晶体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草酸盐尿结石。棕褐色,质紧硬,表面粗糙有刺,呈桑椹形,切面呈环形层状。容易损伤尿路粘膜引起血尿,在碱性尿内形成,可以是单纯的草酸钙结石,但多数为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性结石。

2、磷酸铵镁尿结石。灰白色,表面光滑或有颗粒,质硬或松脆易碎。在肾盂、肾盏内可形成鹿角形结石。切面常见有核心(为细菌或脱落上皮等),呈同心性层状结构。在碱性尿中形成,常与碳酸盐混合。

3、尿酸盐结石。黄色或褐色,表面光滑,质硬,圆或卵圆形,常形成多数小结石,在酸性尿内形成。尿酸结石可为单纯性或与草酸钙、磷酸钙等形成混合结石,单纯尿酸结石X线可透过常不显影,混合结石X线不透过可显影。

4、胱氨酸尿结石。黄白色、光滑、外观蜡样,X线能透过,不易显影,形成于酸性尿中。

尿结石不仅会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尿结石患者应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相关推荐

01:52
尿结石是哪里痛
不同位置的结石会引起不同部位的疼痛。肾脏中的结石可能会引起腰部疼痛。肾盂内大结石和肾盏结石,可能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只有在活动后会出现上腹部或腰部钝痛。输尿管结石,有可能会引起腰部的剧烈疼痛。典型的表现是阵发性腰痛,或者上腹部的疼痛,且程度非常剧烈,这种疼痛还可能会沿着输尿管的走形,向下面放射到同侧腹股沟。结石再继续下移到输尿管中段时,可能会导致腹部疼痛。当结石掉到输尿管的膀胱壁段,或输尿管开口位置,会下腹部疼痛,同时还可能会伴有尿道和阴茎头部疼痛。
尿结石能喝小米粥吗
尿结石一般来说是可以喝小米粥的。喝小米粥对尿结石的病情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对于尿结石的患者在饮食方面还是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可能会加重尿结石的病情也有可能会促进尿结石的病情出现反复的发作,对于尿结石的患者,在饮食方面主要是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新鲜的蔬菜,新鲜的水果,富含水分,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另外也应该适当多吃一些谷类的食物和薯类的食物,对尿结石的治疗和预防也会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83951次收听

女性尿结石严重吗
女性尿结石严不严重,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部位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判断。如果结石比较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而且结石比较小,对患者的身体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不必担心,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理,同时还可以配合服用药物排石,都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女性尿结石比较大,出现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出现肾积水、肾脏感染等症状,还有可能会诱发其他的并发症,需要积极调理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2

74165次收听

尿结石要怎么护理呢
有很多朋友在出现了尿结石这种疾病之后,都不注重疾病的护理,反而导致了疾病的恢复比较慢,那么到底尿结石要怎么护理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治尿结石的药有哪些
男性疾病还是比较多的,其中尿结石较为常见。其实尿结石早期时还是比较容易治疗,大量饮水就能够将结石冲刷排出。但是一旦发展到后期,治疗起来就会比较麻烦了,给患者自身造成的影响也相对会比较大,那么,治尿结石的药有哪些?
如何治疗尿结石好呢
尿结石是一种非常容易患上的泌尿系统疾病,现在很多的男性都患上了这种病症,该病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有些患者朋友不知道怎么去治疗,这让他们非常的担心,所以患者朋友非常有必要了解下该病的治疗常识,下面就来为大家讲解下如何治疗尿结石。
尿结石最佳治疗方法
尿结石作为一种顽固性的尿路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积极治疗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那么我们一旦得了尿结石,应该如何正确治疗呢,尿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简绍下吧。
尿结石6mm要碎石吗
出现6mm的尿结石患者一般不需要采用碎石法治疗,因为患者通过保守方法治疗的效果成功率比较高,而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了多喝水、服用扩张输尿管的药物、做跳跃运动等。如果通过这些保守方法治疗结石排出来,可考虑采用碎石法治疗。
尿结石能排出来吗
大部分尿结石能排出来。尿结石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和血尿,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尿结石可否自行排出与以下条件有关:1、与结石大小有关,直径小于零点六厘米;2、与结石形态有关,如结石表面光滑容易排出,若粗糙则使结石很难排出;3、结石所在部位是否合并其他病变,如结石所在的部位受外界压迫或狭窄时易造成梗阻,不利于结石排出;4、与结石停留时间有关,如结石在某部位停留时间较长,导致结石被包裹,不能自行排出。一般尿路结石的人水喝的水较少,且肉类蛋白摄入较多,容易导致结石生成。建议去当地二甲或三甲医院看泌尿外科,服用排石冲剂等。多饮水,但要注意一次喝500ml以上,半小时后适当活动,这样会使结石容易排出。可夜间饮水一次,少吃含钙高的食物,防止结石复发。
语音时长 01:24

2020-01-09

52084次收听

尿路结石怎么治疗
尿路结石治疗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治疗原发病如代谢紊乱、感染等;另一方面是处理结石并发症如梗阻,感染等。1、较小的输尿管结石,采用针刺和中药治疗。2、梗阻或感染较重以及结石较大,考虑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结石位于尿道舟状窝,向尿道内注入石蜡,然后将结石推挤出尿道口,或用血管钳经尿道口将结石取出。4、前尿道结石,在阻滞麻醉下,压迫结石近端尿道,注入液体石蜡,向尿道远端推挤,勾取或钳出,取出有困难者可选择输尿管镜下碎石。5、后尿道结石,用尿道探条将结石推入膀胱,再按膀胱结石处理。注意事项:1、尿酸结石,采用低嘌呤饮食,膀胱酸结石,采用低蛋氨酸饮食。2、磷酸结石采用低钙、低磷饮食。
语音时长 01:17

2019-12-30

55718次收听

02:37
尿结石手术后注意事项
尿结石手术后注意事项,首先就是需要预防感染以及定期复查;其次就是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再者就是需要注意尿道修复等等症状,注意避免坠积性肺炎等等。尿结石按部位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结石的部位和大小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1、肾结石治疗有经皮肾镜,输尿管镜逆行取石等手术。因涉及经皮造瘘,瘘管及输尿管支架植入等问题,所以,术后需预防感染,定期复查。2、治疗膀胱结石的同时,需注意治疗原发病,如老年人的阳性前列腺增生症。3、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术后需注意尿道修复,出血、感染,疼痛等症状,还要注意避免坠积性肺炎,下肢血栓等。
02:43
尿结石手术的危害
尿结石手术的危害包括:输尿管粘连以及狭窄、肾造瘘感染、出血、疼痛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等。不同部位的尿结石,采集手法不同,危害也不同。有以下几种情况:1、输尿管软镜取石的危害:有输尿管误杀,输尿管被戳破,输尿管形成粘连,狭窄等。2、肾结石的经皮肾镜治疗需在患者腰部或背部打孔,结石复杂时需多个通道,所以术后疤痕较多,同时有肾造瘘感染的可能。3、手术本身有感染,狭窄,出血,疼痛等危害。4、其他相关并发危害有,电解质紊乱,腹腔镜术时的二氧化碳潴留,中毒等。所以,尿结石不同,造成危害也不同,因如今科学水平发展,所以,对于手术并发症可采取相应的措施。
尿结石治疗费用多少
尿结石治疗费用要看结石的位置、数量、大小以及有无严重的并发症。对于一些小石头,比如一公分以下的石头,多建议患者保守治疗,主要还是以吃药为主,这种相对比较,钱就比较便宜。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肾结石石头,例如两公分以上,再用保守的方法就已经很难做到。这种情况往往要经皮肾镜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同时抗炎止疼等对症处理,花费就更大一些。还有,比如先天的畸形引起的输尿管肾盂连接部的狭窄,除了结石治疗本身以外,还要纠正先天的畸形,这个费用就要更大一些。所以,不同的情况费用是不一样,有便宜的,可能就是几千块钱,吃药有可能不到一千块钱,也有可能石头就排出来了。对于一些复杂的石头,几千块钱肯定就挡不住,需要几万,甚至可能花费十几万。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17

59699次收听

03:07
尿结石有哪些症状
尿路结石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肾区和输尿管走行区出现剧烈的疼痛,而且不能通过变换体位缓解,像刀割一样,称之为绞痛。疼痛除了短时间的剧烈发作外,还会沿着肾脏区域往腹部,下腹部以及会阴区放射,称之为放射痛。除此之外,很多患者出现尿血,因为石头在输尿管或者肾脏里移动的过程中会引起尿路黏膜的损伤,引起局部的出血,会出现小便里带血的情况。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烧,因为泌尿系结石常合并尿路感染,严重的尿路感染会出现发热、血尿等情况,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高热,这时结石可能会引起积脓。
02:06
尿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尿路结石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饮水量不够。尿路结石常在以下人群和地域发作:第一,比较炎热的区域,比如中国南方区域,贴近赤道区域。第二,高温作业的人群,比如炼钢工人、交警、出租车司机。由于在气温炎热的情况下工作时间较长,饮水量不够会造成结石形成。通过这个原因延伸到学科上,结石的形成最主要是结石的结晶形成,比如患者体内的水分含量少了以后,尿液中的结晶就会沉积形成结石。第三,疾病引起的结石,比如代谢性疾病或者感染性疾病导致的病理性结石,这个要通过疾病的检测才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