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痛是怎么回事
肩颈痛可能由肌肉劳损、颈椎退行性变、肩周炎、神经压迫、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牵引治疗、心理疏导、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肌肉劳损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重复性动作会导致斜方肌、肩胛提肌等肌肉群持续紧张,引发局部乳酸堆积和微循环障碍。典型表现为颈部僵硬伴随转动受限,夜间枕部放射痛明显。建议每小时活动肩颈5分钟,配合局部热敷和低频脉冲电刺激缓解症状。
2、颈椎退行性变
椎间盘含水量下降及骨赘形成可能刺激窦椎神经,常见于C4-C6节段病变。患者多出现晨起手指麻木、转头时眩晕等症状。颈椎磁共振可明确椎管狭窄程度,急性期可使用颈托制动,配合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营养神经。
3、肩周炎
肩关节囊粘连性炎症导致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疼痛弧在60-120度最为显著。夜间痛醒是特征性表现,超声检查可见滑膜增厚。早期可通过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后期需进行麻醉下手法松解。
4、神经压迫
椎间孔狭窄或胸廓出口综合征可能压迫臂丛神经,引发沿神经走行的放射性疼痛。Tinel征阳性提示神经卡压,肌电图检查能定位损伤节段。轻度压迫可尝试颈椎牵引,严重者需行椎间孔扩大术。
5、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状态会引起肌肉异常收缩,形成颈肩部触发点疼痛。这类疼痛具有游走性和情绪波动相关性,心理量表评估有助于诊断。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放松训练比单纯药物更有效。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电脑屏幕中心与眼睛平齐,使用记忆棉枕头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每周进行2-3次游泳或瑜伽锻炼增强肌肉耐力,避免突然转头和提重物动作。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上肢无力、排便异常时,需立即就诊排除脊髓压迫等严重病变。饮食上可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帮助减轻神经根炎症反应。